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苏教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加减法意义,及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在基础上学习的,它是求剩问题的逆思考。这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这与学生已有的一些经验(总认为剩下的情境用减法来计算)发生冲突,为了让学生很好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1.游戏引入,初步建立起求“原来有多少”这一问题的操作模式。
我首先在盒子中放一些小棒后问学生:“你知道里面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摇摇头,接着我拿出一些给小朋友,让小朋友数数已拿出了几根和还剩下几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现在可以知道原来盒子有几根小棒吗?你是怎么想的?通过把两部分进行合起来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从直观层面初步认识到求“原来有多少”就是把“已经拿走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2.情境创设,再次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
在操作演示的基础上,呈现主题图,让学生试着用三句话来说说图意,对于其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板书(已经、剩下、原来),在学生列式解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28个桃在哪里呢?特别是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时特别有意思,有学生说:“如果没摘之前,篮子里桃也在树上。”其实学生的已是逆向思考的体现,通过反思交流这
一年级数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一、创设游戏,激趣导入 数字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生活馆: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看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师:这12是怎么来的?(数出来的)要求学生把12写在盘子下面,若有学生写了给予表扬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实际问题 - 图文
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1.
2、小朋友做剪纸 ,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
3、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
4、早上小朋友排队做操,红红前面有5人,后面有8人,这一排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
5、如果一次只能端两盘,那么一次最多能端( )个梨,最少能端( )个。列出算式。
□○□=□
最少:□○□=□
最多:
1
6、小明正在做老师布置的题目,老师布置了多少道题目?在比较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我已经做好了8道 就要做好了 5 10 18
最多:
□○□=□ 最少: □○□=□
2
11.
原来有( )个桃,拿走了( )个, 还剩多少个?
(个)
12.
.
(1)一共折了多少个?
( 个) (2) 比 多折了几个?
13、 原来有 又买来 7个 原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7和“试一试”,第60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初步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特点,感受数学抽象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出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人从盛有红花片的盒中抓一把红花片,另一人从盛有蓝花片的盒中抓一把蓝花片。先猜一猜对方抓了多少个花片,再互相数一数各抓了多少个花片。
进一步要求:同桌两人再比一比,谁抓的花片个数多,谁抓的花片个数少? 学生按上述要求再次进行抓花片活动,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设计说明:抓花片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从多与少的角度充分感受两个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多,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少,红花片的个数与蓝花片同样多等。另一方面也能引发学生对两个数量多与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例题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场景图。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在玩抓花片的游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解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个体差异,所以,我也在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于上课前的备课,我的看法是,教师要以教学核心备课,备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充分理解课后的练习题,理清思路,设计完善的教学教案。教师只有备好了课,才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
在上课时,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很关键。要创设各种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数学课堂比不上语文课堂那么煽情、活力无限,但导入新知识时,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平时我就会用看图、故事讲述、或有趣的小游戏等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导入新课。
学生在课堂上的40分钟很关键,课后的习题作业也同样重要。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专心认真听课,课后必须按时、独立完成每一道练习题。首先放手学生动脑动手做题,我巡视,再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讲解掌握不太好的题。其他个别学生,我会在课后进行单独辅导,不让孩子掉队。
学生每天学习新知识,我也在学习我的新教法,向我的同事学习。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一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艰苦历程,深受新课改的冼礼,我觉得自己在教材钻研、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收获。表现出能关注学生,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其他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民主平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过程,重视引导求异思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等贯彻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希望能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不费劲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多数同学已表现出对数学的一定兴趣,并已逐渐适应,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已逐渐懂得倾听他人发言,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一、在教材探研方面
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都发生重大变化,突出了知识的形式的探究过程,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领略教材图例的含义,我精心设计组织了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教材的例题、"练一练"中,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数一数
1.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
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到数身边的实物,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老师应充
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
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比多少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通过主题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
多”“少”来描述事物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同样多”“
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1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7和“试一试”,第60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初步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特点,感受数学抽象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出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人从盛有红花片的盒中抓一把红花片,另一人从盛有蓝花片的盒中抓一把蓝花片。先猜一猜对方抓了多少个花片,再互相数一数各抓了多少个花片。
进一步要求:同桌两人再比一比,谁抓的花片个数多,谁抓的花片个数少? 学生按上述要求再次进行抓花片活动,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设计说明:抓花片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从多与少的角度充分感受两个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多,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少,红花片的个数与蓝花片同样多等。另一方面也能引发学生对两个数量多与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例题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场景图。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在玩抓花片的游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解
2017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实际问题》专项练习题
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一、 填表 13辆 7辆 18个 9个 15只 8只 小军做了 小红做了 9个 7个 6个 5个 10面 9面 原有 卖出 还剩 ( )个 ( )只 ( )辆 一共做了 ( )个 ( )个 ( )面 二、选一选
1.小明:我们已经剪了35朵花了,够吗?
小兵:还差的多呢! 你认为他们一共要剪多少朵花呢?
36 30 50 5
□ □ □ □
2.李老师带着15个小朋友乘车,每人一个座位,用哪辆车比较合适? 15 20 18
□ □ □
3.一(3)班评出了15名三好学生,老师领来16个奖品,每人发一
个够吗?
够( ) 不够( )
4.如果一次只能端两盘,那么一次最多能端( )个梨。 最少端走( )梨。
1
5、 小明有两盒蜡笔,一共10枝。下面哪一盒不是他的?
□ □ □
+ + = 三、看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甘肃省礼县实验小学 赵彩霞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案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设计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能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辩认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现“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若干,纸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色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交流、合作方法为一体,注意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美丽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种城保里住着各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