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第2课时青春萌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知识目标: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了解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

写一写: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异性朋友

活动一:心理咨询

情景一: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儿吗?我很害怕。”

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情分析:

个人认为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触闭卷考试,分值由原来的一百分降至五十分,能力可能会显得有较大差距,对考试的适应性也可能会比较差。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但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较弱。今年教材的改版正好能够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但从学习方面来讲,七年级学生记忆能力比较强,但不注重方法的掌握,缺乏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大致从整体上涉及到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近法治天地等四方面的内容,但是

最新2022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1 生活需要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视频:依法治国——法律保护我们

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需要法律”。

【讲授新课】:

环节一:走近法治

1.法律与生活

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

民法总则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每个公民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份权利保障书。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提问: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通过说明了什么?

结论: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 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 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 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测试情况看,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由于初步接触新版本教材,师生都需要去学习,对新教材的适应性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 础上,应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同时,努力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篇一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四个七年级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X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生本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把感恩教育贯穿始终,以形成良好品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七年级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大致从整体上涉及到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近法治天地等四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一种感性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青春时光方面:涉及三课内容。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七(1)至七(6)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个人认为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触闭卷考试,分值由原来的一百分降至五十分,能力可能会显得有较大差距,对考试的适应性也可能会比较差。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但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较弱。今年教材的改版正好能够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但从学习方面来讲,七年级学生记忆能力比较强,但不注重方法的掌握,缺乏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大致从整体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接纳与欣赏自己的原因,识记和掌握做更好的自己和改正缺点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的水平,增强做更好的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积极接纳与欣赏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坚定我要飞得更高、做更好的自己的信念和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教学难点】

欣赏自己需要欣赏自己的哪些方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 生命就像是一场神奇的旅行,前面总有我们未知的人或事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经历。进入初中,大家比以前更关注自己的形象了,如在外表衣着上,更干净、更整齐;在学习上,更认真、更努力;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更积极主动了;在做事情时,开始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等等。这一切变化说明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在逐渐苏醒,已经开始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未来了。在这种积极努力奋进中,同学们也有着许多的担忧和烦恼:英语课上自己也想为全班同学领读,又一想到自己的英语口语很烂,也许会被同学嘲笑,于是,立刻又放弃了;发现同桌长得很漂亮,而自己相貌平平,心里很是郁闷了一阵子??

可以说,同学们觉得中学生活让大家信心满满的同时,烦

2019年春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l课时 悄悄变化的我

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

(1)请完成下列比较。 [例答]

一年前的我 现在的我 身高 154厘米 163厘米 体重

48千克

56千克 肺活量

2 200毫升

2 350毫升

奔跑速度

百米速度为14秒47

百米速度为14秒03 胡须

1

没有

有了稀疏的绒毛 声音 童声 变粗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例答]了解或不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说明了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在经历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教材P4【探究与分享】

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说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例答]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即可。如运动时尽情挥洒汗水,娱乐时凝神专注很投入等。

教材P4~P5【探究与分享】

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例答]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教材P5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知识目标

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

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

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文字——中学时代。

3.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1.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教材P2—3)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中学生与小学生两种身份的思考,带领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体味成长的意味,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现场演绎对话,可以适当增加对话和旁白。(提醒: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