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地理注词典
“通鉴地理注词典”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通鉴地理注词典”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通鉴地理注词典”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词典:种植业
地理词典:种植业
种植业
农业类型
种植业也就是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各样农作物并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了人工培育来取得粮食、饲料、副食品、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种植业包括了各种农作物、果树、药用、林木、观赏等植物的栽培。
农作物种植
地理位置
在中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南方是以水田为主,北方是以旱田为主。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种植制度、条件、作物结构、生产布局与商品化程度,以及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措施与方向,按照区域内的相似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并保持了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中国的农作物种植业区域划分成10个一级区与31个二级区。其中一级区分别为:玉米、甜菜、东北大豆、春麦区;北部高原小杂粮与甜菜区;黄淮海棉、油、烟、麦、果区;长江中下游油、桑、稻、棉、茶区;南方丘陵茶、双季稻、柑橘区;华南热带作物、双季稻、甘蔗区;川陕盆地薯类、稻、玉米、柑橘、桑区;云贵高原玉米、稻、烟草区;西北绿洲甜菜、麦、棉、葡萄区;青藏高原小麦、青稞、甜菜区。
地理词典:种植业
种植业
区位优势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来精耕细作,东南亚、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恰好满足了水稻种植业对于
地理信息小词典
地理信息小词典
1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2、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一1956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3、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7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一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4、ISO/OSI参考模型
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5、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6、编码
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
地理信息小词典
地理信息小词典
1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2、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一1956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3、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7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一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4、ISO/OSI参考模型
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5、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6、编码
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
地理词典:山东丘陵
地理词典:山东丘陵
山东丘陵
地理位置
山东丘陵,中国三大丘陵之一,是山东省中部、东部低山丘陵的总称。它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北面隔渤海湾与辽东半岛遥遥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面积约占半岛面积的70%。
山东丘陵
地形地貌
山东丘陵是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平均海拔约650~800米。地形上可分为三部分:鲁中南低山丘陵,海拔约500~1000米;胶东低山丘陵,海拔约200~500米;胶莱谷地,海拔大约20米左右。丘陵上矗立着少数山峰,主要的山岭有泰山、沂蒙山等。这些山峰虽海拔不高,但气势雄伟,如泰山海拔1524米,巍峨挺拔,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喻。
鲁中穹窿丘陵地,泰山、鲁山的顶部为盾形山地,由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因凸起的盾形地已被不少宽谷放射状地分割开来,故被称为“打碎了的盾形地”。作为盾顶的山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片麻岩(即泰山杂岩)组成。南北两侧依次为古生代石灰岩层和煤系,侏罗纪砂页岩和煤系。还有60~70米厚第四纪黄土层的堆积,形成了广大的山足倾斜平原,一些地方受河流切过则形成了阶地。
山东半岛中部的胶莱平原将山东丘陵分隔为鲁东丘陵和鲁中丘陵两部分,在鲁中丘陵区分布着一片方山丘陵,即“崮子”地形,简称“崮”,如孟良
资治通鉴
篇一:《资治通鉴》名句
《资治通鉴》100个名句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B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遇檠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百闻不如一见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乘长风破万里浪
此间乐,不思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墨间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F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G古人贵朝闻夕改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H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何不食肉糜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汉朝与夜郎谁大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J 鸡鸣狗盗之徒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军令有所不从
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疾风扫落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K口有蜜,腹有剑
L洛阳强项令
M莫敢饰诈,务尽其情
P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Q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屈节辱命,虽生,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篇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1)、先是,两京军巡及诸州马步判官,皆以补将吏,於是诏吏部流内铨注拟选人。 1. 两京军巡:两京指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
? 宋初沿五代时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为西京。 ? 北京大名府:北宋宋仁宗时期为抵御契丹将大名建为陪都,即今河北省大名 市
? 南京应天府:北宋置应天府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太祖在后周曾任归德
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再升为北宋的南京,作为东京汴梁的陪都。
军巡:分左右军巡与军巡判官,掌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等事。为宋代军巡 院的官职,主要置于开封及河南、应天、大名等府。(正八品) 2. 马步判官:
马步: 宋初各州有马步院。以军人为判官,掌狱讼。后改各州马步院为司寇院,以文臣为司寇参军,后改司寇为司理。
判官:隋朝始置判官。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宋代三司、开封府、左右军巡院、各州都置判官,各州判官由皇帝选派的京官充任。(从七品上阶)
3. 流内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继《春秋》后的一部以编年体的史学巨著,司马光自幼好读《左氏春秋》,喜欢编辑旧事以成编。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作品涵盖周、秦二朝,当时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满意,于是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将颖邸旧书2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参考,并供给笔墨、缯帛、费用、餐点、果物等服务,要他继续写下去,并准许他借阅皇家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藏书。
于是司马光就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居家极其简陋,夏天闷热难堪,汗水常滴在草稿上,请匠人另辟一地下室,“常读书于其中”,“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每夜秉烛著书,生病时亦不休息。好友劝他“宜少节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篇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1)、先是,两京军巡及诸州马步判官,皆以补将吏,於是诏吏部流内铨注拟选人。 1. 两京军巡:两京指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
? 宋初沿五代时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为西京。 ? 北京大名府:北宋宋仁宗时期为抵御契丹将大名建为陪都,即今河北省大名 市
? 南京应天府:北宋置应天府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太祖在后周曾任归德
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再升为北宋的南京,作为东京汴梁的陪都。
军巡:分左右军巡与军巡判官,掌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等事。为宋代军巡 院的官职,主要置于开封及河南、应天、大名等府。(正八品) 2. 马步判官:
马步: 宋初各州有马步院。以军人为判官,掌狱讼。后改各州马步院为司寇院,以文臣为司寇参军,后改司寇为司理。
判官:隋朝始置判官。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宋代三司、开封府、左右军巡院、各州都置判官,各州判官由皇帝选派的京官充任。(从七品上阶)
3. 流内
续资治通鉴
篇一:资治通鉴读后感
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心得
——以一个法律人的角度
刑二庭张中一
一、所读书籍情况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宋、辽、金、元的历史,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仿《资治通鉴》体例编写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共220卷,约360万字。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
二、自己的阅读经历
以前1998在读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资治通鉴,便如饥似渴看了一部分,后来因学业紧张,就没读了。直到2009年在常德中级法院
参加工作,才重拾资治通鉴,看完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又读了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继《春秋》后的一部以编年体的史学巨著,司马光自幼好读《左氏春秋》,喜欢编辑旧事以成编。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作品涵盖周、秦二朝,当时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满意,于是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将颖邸旧书2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参考,并供给笔墨、缯帛、费用、餐点、果物等服务,要他继续写下去,并准许他借阅皇家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藏书。
于是司马光就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居家极其简陋,夏天闷热难堪,汗水常滴在草稿上,请匠人另辟一地下室,“常读书于其中”,“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每夜秉烛著书,生病时亦不休息。好友劝他“宜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