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主要问题
“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主要问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主要问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主要问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与采样指南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与采样指南
呼吸道标本采集及运输
一、上呼吸道标本
1、送检指征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厌炎等,凡具有以下情况任何一项者疑似患者。
1.1 病毒性普通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怀疑为咽部链球菌感染,应做细菌培养。 1.2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明显咽痛、咽部发红、畏寒、发热, 体温可达39°C以上。1.3 喉咙痛、咳嗽、喉部有脓样分泌物等临床症状。
1.4 上呼吸道感染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需送相应部位分泌物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
2、标本采集 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鼻咽、咽拭子标本。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的不同有选择性的采集标本,以便更好地分离出病原菌。采集时应选择无菌、不含抑制剂的棉拭子,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营养肉汤蘸湿拭子,并直取感染部位,减少污染。2.1 鼻拭子的采集:最好使用扩鼻器,先用拭子拭去鼻黏膜表面的分泌物并丢弃,用第2个试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或营养肉汤,插入鼻孔采集病灶标本。
2.2 咽拭子的采集:采集标本时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由检查者将舌向外拉,使腭垂尽可能向外牵引,用无菌的鼻咽拭子(一端弯曲的金属棉拭)由口腔进入,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与采样指南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与采样指南
呼吸道标本采集及运输
一、上呼吸道标本
1、送检指征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厌炎等,凡具有以下情况任何一项者疑似患者。
1.1 病毒性普通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怀疑为咽部链球菌感染,应做细菌培养。 1.2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明显咽痛、咽部发红、畏寒、发热, 体温可达39°C以上。1.3 喉咙痛、咳嗽、喉部有脓样分泌物等临床症状。
1.4 上呼吸道感染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需送相应部位分泌物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
2、标本采集 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鼻咽、咽拭子标本。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的不同有选择性的采集标本,以便更好地分离出病原菌。采集时应选择无菌、不含抑制剂的棉拭子,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营养肉汤蘸湿拭子,并直取感染部位,减少污染。2.1 鼻拭子的采集:最好使用扩鼻器,先用拭子拭去鼻黏膜表面的分泌物并丢弃,用第2个试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或营养肉汤,插入鼻孔采集病灶标本。
2.2 咽拭子的采集:采集标本时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由检查者将舌向外拉,使腭垂尽可能向外牵引,用无菌的鼻咽拭子(一端弯曲的金属棉拭)由口腔进入,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中国专家共识
牵头专家:胡必杰、倪语星、马小军、肖永红 编写专家(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蔡绍曦、陈佰义、褚云卓、高晓东、顾兵、黄勋、李光辉、李卫光、刘思远、刘运喜、陆群、卢晓阳、吕媛、孙自镛、索瑶、汤灵玲、王辉、王明贵、王选锭、吴安华、徐英春、颜青、俞云松、战榕、张卫红、宗志勇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2017年1月
目录
总则 .................................................................................................................................... 3 第一节:血培养标本 ........................................................................................................ 5 第二节:呼吸道标本 .................................................................................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1.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是什么?
答: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是: (1).避免长居菌群污染。
(2).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常规培养应在2h内(厌氧培养应不超过30min)送达实验室。
2.在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
答: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根据是否保留血管内导管采取不同采集方法:
(1).保留导尿:至少采集两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经外周静脉采集,另一套从导管内或输液港隔膜无菌方法采集。两个位置采血间隔时间<5min。各自做好标记。
(2).不保留导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集两套血培养,并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血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室温保存。
3.留置导尿管患者如何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
答:留置导尿管患者采集标本前,应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松开导尿管,并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采样部位,将注射器刺入导尿管,抽取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4.如何正确采集痰液标本?
答:痰液标本的采集可采用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法、经人工气道抽吸等多种方法。
自然咳痰
试题: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培训试卷
科室 姓名 职业 得分 一、 单选题50分(每题5分)
1. 微生物实验室误差最大的影响因素为: ( )
A. 实验前误差 B. 实验误差 C 验后误差 D. 随机误差 2. 血培养必须在( )内送检
A. 30min B. 1h C. 2h D. 4h 3 血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与( )成正比例的关系
A. 温度和时间 B. 采血量和采血时间 C. 采血量和采血套数 D. 采集方法和采血量
4. 某患者采血培养1套,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判断这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需要( ) A. 增加消毒次数 B. 增加采血量 C. 增加采血套数 D. 延长培养时间 5. 血培养瓶接种前和接种后,放置的最佳温度为( ) A. 0℃ B. 4℃ C. 室温(15~25℃) D. 35℃ 6.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最佳
完整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检验中心
贺锐
临床细菌学检验流程标 本
涂 片 培 鉴 养 定
药敏试验
发 报 告
细菌鉴定 形态学检查 生物化学检查法
如 何 免疫学检查法 认 识 细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 菌? 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分类 涂片镜检
临床标本的规范采集与处理 是细菌学检验标准化的开始
标本采集原则 发现感染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 检查 采集的时间应在疾病早期、急性期和症 状典型时,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标本 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 从实际感染部位得到临床标本,减少或 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必须取得足够量的标本,以满足培养的 要求
标本采集原则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床旁接种可提高病 原菌检出率 盛标本的容器须用商品无菌盒或经灭菌处 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送检标本必须注明姓名、年龄、性别、取 材部位、临床诊断和检验项目,以便实验 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 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血液细菌培养(血培养)血培养的范围(美国CUMITECH规定)
病人体温: ≥38℃ ≤36℃ WBC计数: ≥10000 ≤1000以上四条任意一条符合,送血培养标本
血培养的范围(国内) 不
完整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检验中心
贺锐
临床细菌学检验流程标 本
涂 片 培 鉴 养 定
药敏试验
发 报 告
细菌鉴定 形态学检查 生物化学检查法
如 何 免疫学检查法 认 识 细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 菌? 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分类 涂片镜检
临床标本的规范采集与处理 是细菌学检验标准化的开始
标本采集原则 发现感染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 检查 采集的时间应在疾病早期、急性期和症 状典型时,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标本 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 从实际感染部位得到临床标本,减少或 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必须取得足够量的标本,以满足培养的 要求
标本采集原则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床旁接种可提高病 原菌检出率 盛标本的容器须用商品无菌盒或经灭菌处 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送检标本必须注明姓名、年龄、性别、取 材部位、临床诊断和检验项目,以便实验 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 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血液细菌培养(血培养)血培养的范围(美国CUMITECH规定)
病人体温: ≥38℃ ≤36℃ WBC计数: ≥10000 ≤1000以上四条任意一条符合,送血培养标本
血培养的范围(国内) 不
实验八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认识
实验八 主要病原菌的认识
一、 实验前要说明的几点问题
提前十分钟进入实验室,抄写板述。上课,点名入座。 二、板述内容: 1、目的要求
认识几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 2、实验内容
1.1 观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
魏氏梭菌的形态、染色特性、生化特性。
1.2 观察大肠、沙门、葡萄球菌、链球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1.3 观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1.4 观察大肠杆菌、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现象。 三、实验部分
1、链球菌
以马腺疫链球菌和兽疫链球菌为例。 (一) 马腺疫链球菌
形态特征: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在脓汁病料标本中呈40—50个圆形,卵圆形或似三角形菌体组成的弯曲的长链,无芽胞与鞭毛。
培养特性:在血液琼脂上,培养18—24h后,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露滴状小菌落,呈β型溶血;在血清琼脂上能生成细小粘稠、湿润、透明、表面具有颗粒状构造的露滴状菌落。 (二)兽疫链球菌
形态特征: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形态大致同其他链球菌,在脏器涂片标本中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3-5个)存在。新分离菌株,特别是在鲜血或血清培养
4.6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标准规程
操作程序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
版本:1.0 生效时间:2016.12.1 文件编号SOP-LJ-AQSS 第1页/共6页 编写者:戴书连 文件发放范围:检验科各专业组 审核者: 批准人: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
1、目的: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2.1早期采集
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2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2.3适量的标本
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2.4适当的采集方法
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2.5盛放标本的容器
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3、标本的
微生物实验问题与答案
微生物实验问题与答案
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1、为什么油镜的放大倍数比普通物镜大?
答:油镜能减少光的折射,进而提高视野的亮度;通过提高显微镜的数值口径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
2、数值口径的表达公式?
答案:N.A=n ×sin α,n为介质折射率;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 3、显微镜数值口径与分辨力的关系?
答案: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光的波长成反比,与数值口径成正比。
4、油镜的使用与普通物镜有何不同?
答案:油镜必须借助于光折射率等于或接近于玻璃的试剂,如香柏油等才能使用,而普通物镜则不需要;油镜是由100×物镜与香柏油构成,而普通物镜则限于10×物镜、40×物镜等。 5、使用油镜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答案:上下调节镜头时应使用微螺旋,否则容易损坏镜头;应使油镜始终浸泡在香柏油中,否则就不是油镜;使用完毕后,必须用搽镜纸沾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搽去残留的油迹,否则会玷污油镜。
6、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
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