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实验报告溶液的配制
“医用化学实验报告溶液的配制”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医用化学实验报告溶液的配制”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医用化学实验报告溶液的配制”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大学化学实验
实验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
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
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
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
cAVA?cBVB?A?B
式中,cA、V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
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其中,酸、碱的
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
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
酸碱滴定中常用HC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报告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报告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2)、掌握铬黑T指示剂的应用条件和终点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EDTA(Na2H2Y)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也可以先配制粗略浓度,再用金属Zn、
ZnO、CaCO3或MgSO4· 7H2O等标准物质来标定。当用金属锌标定时,用铬黑T(H3In)做指示剂,在pH=10的款冲溶液中进行,滴定到溶液呈蓝色时为止。滴定反应式:
指示剂反应 Hln2- + Zn2+ = Znln- + H+
22-2+2-+ 滴定反应 HY + Zn = ZnY + 2H
终点反应 Znln- + H2Y2- ZnY2- + Hln2- + H+
二、 实验注意事项
(1)、称取EDTA和金属时,保留四位有效数;
(2)、控制好滴定速度;
(3)、加热锌溶解时,用表面皿盖住以免蒸发掉。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表面皿。
药品:EDTA二钠盐、金属锌、1:1的氨水、1:1的HCl 、铬黑T指示剂、氨水—NH4Cl缓冲液(PH=10)
四、
高中化学实验-实验6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6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常用容量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学会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掌握用基准物质标定酸、碱溶液的方法。
4. 掌握滴定管的准备、滴定操作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5. 熟悉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终点的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1. 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是指浓度准确已知并可用来滴定的溶液,一般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来配制。通常,只有基准物质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而其他的物质只能用间接法配制。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试剂的组成应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 ② 试剂的纯度在99.9%以上;
③ 试剂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很稳定; ④ 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定量的转移至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溶液的浓度可通过计算直接得到。
间接法:先配制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基准物质(或已经用基准物质标定过的标准溶液)来标定其准确浓度。
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的酸碱因含有杂质、潮解和吸附等问题,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适当的基准物质进行标定。本实验中所用到的N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1)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稀释的操作
2. 熟悉规范化地使用台秤、量筒或量杯等仪器的实验操作 3. 培养细心观察,准确操作,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物质的量浓度:CB=nB/V 单位:mol/L 质量浓度:ρB=mB/V 单位:g/L 质量分数:ωB=mB/m 体积分数:φB=VB/V
溶液浓度的配制方法有两种:
1. 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ωB,其配制的方法是:将定量的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即可
2. 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CB、ρB、φB,其配制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溶质与适量的溶剂酰混合,使得溶质完全溶解,定量转移到量筒或量杯中,然后再加溶剂到溶液总体积,最后用玻璃棒搅匀。
三、实验预习题
1. 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时,该如何操作? 2.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该如何操作?
3. 什么叫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有几种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四、实验用品
φB=0.95的酒精,Na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1)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稀释的操作
2. 熟悉规范化地使用台秤、量筒或量杯等仪器的实验操作 3. 培养细心观察,准确操作,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物质的量浓度:CB=nB/V 单位:mol/L 质量浓度:ρB=mB/V 单位:g/L 质量分数:ωB=mB/m 体积分数:φB=VB/V
溶液浓度的配制方法有两种:
1. 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ωB,其配制的方法是:将定量的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即可
2. 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CB、ρB、φB,其配制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溶质与适量的溶剂酰混合,使得溶质完全溶解,定量转移到量筒或量杯中,然后再加溶剂到溶液总体积,最后用玻璃棒搅匀。
三、实验预习题
1. 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时,该如何操作? 2.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该如何操作?
3. 什么叫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有几种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四、实验用品
φB=0.95的酒精,Na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1.30%丙烯酰胺溶液(100ml) 【配制方法】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的蒸馏水中。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用Nalgene滤器(0.45μm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4℃温度。
【注意】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一些价格较低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通常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在丙烯酰胺贮存液中加入大约0.2体积的单床混合树脂(MB-1Mallinckrodt),搅拌过夜,然后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以纯化之。在贮存期间,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酰和双丙烯酸,因此大于1年的溶液应该被丢弃。 2.40%丙烯酰胺(用于DNA测序,1L) 【配制方法】把380g丙烯酰胺(DNA测序级)和20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0ml的蒸馏水中。继续按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溶液的方法处理,但加热溶解后应以蒸馏水补足 至终体积为1L。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整理版)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
一、DNA电泳相关:
1、DNA电泳缓冲液:
(1)Tris-乙酸(TAE)缓冲液:TAE较为常用,且价格低,但其缓冲能力较弱。所以TAE电泳需要蠕动泵使两极贮液槽进行液体循环,而且TAE需要经常更新;且要加入EDTA,目的在于鳌合二价离子,抑制DNase,以保护DNA。
① TAE使用液:
1×:40mmol/L Tris-乙酸 1mmol/L EDTA ② TAE贮存液(每L): 50×:242g Tris碱 57.1ml 冰乙酸
100ml 0.5mol/L EDTA(pH8.0)
(2)Tris-硼酸(TBE)缓冲液:
① TBE使用液:
0.5×:0.045mol/L Tris-硼酸 1mmol/L EDTA ② TBE贮存液(每L): 5×: 54g Tris碱 27.5ml 硼酸
20ml 0.5mol/L EDTA(pH8.0)
(3)Tris-磷酸(TPE)缓冲液:
① TPE使用液:
1×:90mmol/L Tris-磷酸 2mmol/L EDTA ② TPE贮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化学教学论实验——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10级化教班
组:第八组
组员:王红梅()
汪婷()
魏琼()
单晓燕()
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原理,电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产物;
2、掌握离子迁移、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与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演示技
能;
3、以及探究浓度、电压、电极对电解质溶液电解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即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可以利用某些有色离子(如Cu2+ ,MnO4-等)的迁移来演示说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
氯化钠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即Na+和H+)移向阴极,阴离子(即Cl-和OH-)移向阳极。
阳极反应:2Cl- - 2e==Cl2↑(氧化反应)
阴极反应:2H+ + 2e==H2↑(还原反应)
总化学反应式: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水的原理:阴极:4H﹢+4e﹣=2H2↑
阳极:4OH﹣-4e﹣=O
2↑+2H
2
O
电解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
实验报告
院(系) 生化系 年级 10级 专业 化工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物化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11月 29 日 实验地点 3栋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二、实验原理:
吸附能力的大小常用吸附量Γ表示之。Γ通常指每克吸附剂上吸附溶质的物质的量。吸附量Γ 的大小与吸附平衡时溶质的浓度C有关,常用的关联式有两个:
(1)Freundlich经验公式:
式中,x 表示吸附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 表示吸附剂的质量(g);c 表示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mol/L);k,n表示经验常数,由温度、溶剂、吸附质与吸附剂的性质决定。
以lg Γ 对lgc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得n 和k。 (2)Langmuir吸附方程:
式中,Γ
∞
表示饱和吸附量;C 表示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K 为常数.
∞
用c/Γ对c作图得一直线,由此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得Γ吸
医用化学实验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供与医学有关各专业用
医用化学实验
主编 余瑜 尚京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供与医学有关各专业用
医用化学实验
主 编 余 瑜 尚京川 罗美明 赵先英 贾云宏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于明安(重庆医科大学) 王 驰(重庆医科大学) 尹计秋(大连医科大学) 闫福林(新乡医学院) 母昭德(重庆医科大学) 孙立力(重庆医科大学) 陈文斌(长治医学院) 陈志琼(重庆医科大学) 李 伟(重庆医科大学) 李雪华(广西医科大学) 余 瑜(重庆医科大学) 何 丹(重庆医科大学) 陆 巍(重庆医科大学) 周丽平(重庆医科大学) 周 卿(遵义医学院) 苏 宇(川北医学院) 杨晓兰(重庆医科大学) 张淑蓉(重庆医科大学) 尚京川(重庆医科大学) 罗美明(四川大学) 赵先英(第三军医大学) 贾云宏(辽宁医学院) 胡雪原(重庆医科大学) 赵旭东(重庆医科大学) 徐 红(贵阳医学院) 曾 里(重庆医科大学) 董 丽(新乡医学院)
北京
李雪华
副主编
前 言
《医用化学实验》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之一,是医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