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笔记 中世 近世
“日本文学史笔记 中世 近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日本文学史笔记 中世 近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日本文学史笔记 中世 近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日本文学史笔记
日本文学史(上)
一,总论
1,分期:a.上古:大和、飞鸟、奈良(4C—794) b.中古:平安(794—1191) c.中世:镰仓、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1191—1603) c.近世:江户(1603—1867) d.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1867—今)
2,特征:a.特有的民族形式和技巧 b.自上而下的改革 c.“拿来主义” d.承古续今的连续性和多种形式的并存性
3,古典文艺论:a.文艺十论:真言、可笑、哀怜、物哀怜、艳、余情、幽玄、有心、寂、意气 b.构成史:四个阶段 c.分类:抒情理论、叙事理论、戏剧理论 d.特点:适应短小形式,不触及政治及尖锐问题
二,上古文学 1,《古事记》:太安万侣(撰)、稗田阿礼(诵) 2,《风土记》:仅出云国的完整 3,《日本书纪》:舍人亲王(编) 4,《万叶集》:后期——大伴家持(编) 5,《怀风藻》:最古汉诗集
三,中古文学 1,《古今和歌集》:醍醐天皇(敕撰) 2,三代集:古今~、后撰~、拾遗~
3,八代集:后拾遗~、金叶~、词花~、千载~、新古今~ 4,物语源头:a.歌物语:《伊势物语》 (大和~、平中~) b.传奇物语:《竹取物语
东方文学史考研笔记
东方文学史笔记
古 代 文 学
文学状况
一 古埃及文学
古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是神话:太阳神拉、水神努、土地及丰收之神奥西里斯、爱情之神赫托尔。
诗歌是古代埃及文学中最早的一种文学体裁:
《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
《亡灵书》: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文集。
术语解释
《亡灵书》:
1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
2《亡灵书》汇入了大量的宗教性诗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有利于后人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及宗教信仰。
故事是古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
《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
《乡民与雇工》
二 巴比伦文学
《埃努玛·埃立什》:是一篇流传很广的关于创世纪的神话。
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汇编。是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完成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三 古印度文学
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种姓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等。印度
《欧洲文学史》笔记整理
导言:《欧洲文学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 一 、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1、把握作品的文化背景
丹纳《艺术哲学》“艺术是森林中大树上最秀美的枝条” 2、对作品进行细心体会
尊重自己,使自己与作品坦诚相对; 尊重作品,让作品自己开口说话。 3、站在时代纵深向度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当代理想主义。 二、本门课学习目的 1、熟悉文本(text):人物、故事情节、背景、作品中心思想、典型场景、意象及其文学史地位;
2、学会对作品进行解读的方法;
文化语境-个人体验-具体到作品的要素 3、通过名著来了解西方文化; 《浮士德》中永远向上的精神 《罪与罚》中的宗教精神
“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阅读书目
1、荷马《荷马史诗》 2、《古希腊悲剧》 3、但丁《神曲》 4、薄伽丘《十日谈》 5、拉
中国文学史 - 笔记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 ;
三.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 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 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 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 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
金元明清文学史笔记
第三本
第六编 元代文学(公元1279-1368年)
1、?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类作品。从配乐曲词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I曲,而且同属于北曲系统的乐曲;从文学分类原则来说,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是诗歌——一种起源于民间,与音乐关系密切,字句更为参差的自由诗。元曲内容:元曲在内容上大多代表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散曲风格明快活泼,杂剧风格多样,因此成为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2、元曲: ①杂剧:戏剧
②散曲:新兴的诗歌体裁
3、特点:一般都可以合乐而歌,一般指的是北曲
第一章 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
第一节
一、 中国戏曲的久远渊源
1、以先秦俳优、唐参军戏为代表的滑稽戏
俳优、伶优、倡优(滑稽戏谑、乐器、舞蹈)
2、以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歌舞、唐宋元曲为代表的歌舞戏
唐代的歌舞戏:唐代带历史性的歌舞表演有了很大的发展,演员自演自舞,反映了歌舞戏有叙述体想代言体发展。
3、以六朝俗讲、唐变文、宋诸宫调为代表的讲唱文学。
总之,上述的各种戏曲形式,都对戏曲的发展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元杂剧的产生和元末南戏的成熟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过最早的戏剧雏形是宋杂剧和金院本 固定的演出场所:
1、互瓦舍(互肆):宋元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
金元明清文学史笔记
第三本
第六编 元代文学(公元1279-1368年)
1、?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类作品。从配乐曲词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I曲,而且同属于北曲系统的乐曲;从文学分类原则来说,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是诗歌——一种起源于民间,与音乐关系密切,字句更为参差的自由诗。元曲内容:元曲在内容上大多代表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散曲风格明快活泼,杂剧风格多样,因此成为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2、元曲: ①杂剧:戏剧
②散曲:新兴的诗歌体裁
3、特点:一般都可以合乐而歌,一般指的是北曲
第一章 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
第一节
一、 中国戏曲的久远渊源
1、以先秦俳优、唐参军戏为代表的滑稽戏
俳优、伶优、倡优(滑稽戏谑、乐器、舞蹈)
2、以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歌舞、唐宋元曲为代表的歌舞戏
唐代的歌舞戏:唐代带历史性的歌舞表演有了很大的发展,演员自演自舞,反映了歌舞戏有叙述体想代言体发展。
3、以六朝俗讲、唐变文、宋诸宫调为代表的讲唱文学。
总之,上述的各种戏曲形式,都对戏曲的发展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元杂剧的产生和元末南戏的成熟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过最早的戏剧雏形是宋杂剧和金院本 固定的演出场所:
1、互瓦舍(互肆):宋元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
明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八编 明代文学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明代文学的大致分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以看作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嘉靖以后,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近古的新时代。
二,城市文化形态形成的因素: 1)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
2)市民队伍扩大、复杂化,以及由之而来的新的读者群的壮大 3)审美趣味的变化雅文学和俗文学的融合和双向流动 4)出版、书肆等硬条件的成熟 三,王学左派的兴起
1)随着朱元璋、朱棣这样铁腕人物的消失,政治高压政策难以为继 2)禅宗思想的影响
3)时代的呼唤,新的市民阶层对代言人的需求 四,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 1)对情、欲的肯定成为潮流
2)冲破僵化的思维,在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
3)冲破旧有藩篱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同时,其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俗文学的发展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词海》)。 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包括: A、小说创作状况的历史演变 B、小说观念的历史演变
现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 1. 理论指导
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胡适和陈独秀。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1917.1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1917.2
人的文学:用人道主义为主,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人的文学。 ⑴ 个人的文学,“生物本能”、“内面生活”
⑵ 人生的文学,主张“以普通的文学,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 二、五四文学思潮的论争
1. 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 1919年《新潮》 《新青年》VS《荆生》、《国故》 2. 与《甲寅》派的论争 1925年 《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
3. 与《学衡》派的论争 1922年1月 《学衡》派代表人物:胡先啸、梅光迪、吴宓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1. 文学研究会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 时间:1921年1月 地点:北京 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许地山、郑振铎等12人。
共同态度: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文学和游戏文学,被称为“为人生派”。
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特色,它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2. 创造社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 时间:1921.7 代表人物:郭沫若
法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法国文学史 一、中世纪 11-15C
1. 英雄史诗 《罗兰之歌》 La Chanson de Roland (英雄驰骋战场)
2. 骑士文学 《Tristan et Iseult》 (特里斯坦与伊瑟,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
《玫瑰传奇》
十字军东征,宗教信徒的虔敬和狂热,武士精神的勇猛和野蛮,封建势力,基督教,商业扩张都在此达到顶峰。(骑士文学中爱情是纯粹精神性的,不参杂任何其他因素的神圣情感)
3. 诗歌 Francois Villon
4. 市民文学 《列那狐的故事》
讽刺叙事诗,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各种性格,狼代表贵族,暴虐又愚蠢;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权力和正义;兔代表下层群众,软弱可欺?
5. 市民戏剧 《巴特兰律师》 6. 市民故事
二、十六世纪法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
背景: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人文主义精神,以人权反对神权 1. 弗朗索瓦·拉伯雷 Francois Rebelais 1494-1553,作家,医生 (医学博士,语言天才) · 《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 用了13种语言:
· 巨人的故事本是民间流传的某些巨大无比,豪饮豪食
日本文学简史 重点纲要
第一章 上代文学
1、当时,日本没有独自的文字表达方式,所以歌谣、神话基本上都是依靠口头传承的。这被称为“口承文学”。
2、在口承文学时代,要用异国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日本本土的歌谣、神话,是极为困难的。尽管如此,还是产生了所谓的万葉仮名,用以记录诗歌文学。 3、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葉集。 4、日本最古老的汉诗集是懐風藻。 5、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是古事記。 6、《古事记》由上中下三卷构成。上卷记录神代之事,也就是神话和传说;中卷记录了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神话,也有史实,不完全属于帝记;下卷记录了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属于帝記。 7、《古事记》采用古汉语、变体汉文和假名注音相杂的“和漢混淆体”。
8、仿照中国历代正史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敕撰正史的是日本書紀。 9、《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收录了不少古代歌谣,这些古代歌谣总称为記紀歌謡。 10、就在《古事记》编撰的第二年,天明天皇下诏撰修各国的地方志。目前仅存的只有五国风土记,即常陸風土記、播磨風土記、出雲風土記、肥前風土記和豊後風土記,其中只有出雲風土記保存完好。
11、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