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案人教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低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必要性;同时,我校在
本学期非常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笔者把德育教育带进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 德育教育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由此看来,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师,让德育教育渗透入高效课堂中,使数学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结合我校提出的“136”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理念”,“三个重点”,“六个环节”。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学而有异,合而不同”,即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在统一的教学条件下接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根据办学理念,结合二年级学生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实施高效课堂的数学教学,并且把德育教育与二年级高效课堂的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我的数学教学工作的重心。
在这里,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三维
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
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 例题图片。
主 要 教 学 流 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分完一轮,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可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
二年级下册悠悠课堂二年级数学试卷
二年级下册悠悠课堂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1×24=24分)
1、53里最多有( )个7;42里最多有( )个8。
2、354里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由5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要比余数( )。
5、最大的两位数是( )。它比最小的三位数小( )。 6、5米=( )分米 3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7、从0、5、6、2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 )
最小三位数是( )。
8、在397、799、798、703、719这几个数中,( )和( )
接近800,( )比800小得多,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9、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厚12( )。 一张方桌高8( )。
旗杆高9( )。 一枝钢笔长14( )。
10、在
÷ = 5中,除数最大是( )。
二、接着往下写数。(4分)
1、897、898、899、。
2、970、980、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
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 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重、难点: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 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1、加减、连减应用题 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学科 数学 二 年级 审批: 周次 1 份数 1 课 题 主 备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辅 备 授课时间 知识与 技能 教 过程学 与方法 目 情感态标 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预习要求 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过程,提出有关问题并回答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实施教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 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
教案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学科 数学 二 年级 审批: 周次 1 份数 1 课 题 主 备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辅 备 授课时间 知识与 技能 教 过程学 与方法 目 情感态标 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预习要求 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过程,提出有关问题并回答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实施教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 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
教案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
胜利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问题导学案
胜利小学高效课堂问题导学案
目标 定向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 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有几个 这样的物品长。 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
展 示 提 升
流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 5 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 5 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 4 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 5 把小 刀长?
程(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 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 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都用方木块测量数
学书的长、宽,还有铅笔的长度,看看结果如何
目标 定向
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检 测 反 馈程 流2
1 课本第 2 页 1——3 题。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测的方法。 测量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