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加减混合

“第10课时加减混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第10课时加减混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第10课时加减混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整式的加减:第6课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6课时:整式的加减(3)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 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 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

《中庸》第10课时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庸》第十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十章,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尝试背诵《中庸》的第十章。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真正的强”的人生道理,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1

2、解释: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二、新授。

幻灯出示原文

1、学生自由朗读 (幻灯出示,带拼音读) 2、教师范读。 3、正音。

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15.2.2_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五章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15.2.2 分式的加减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3 )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 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 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

(问题4)

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 2 (单位:km )分别是 S1, S2, S3 ,2011年和 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2011年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2010年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

-

对于

1 1 n n 3

,

-

如何计算呢?

这是关于分式的加减 问题,你会计算吗?

S

二、观察类比,学习新知

1.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

1 2 1 2 3 ; 5 5 5 5

1 2 1 2 1 ; 5 5 5 5

1 1 2 3 1 2 1 1 1 2 3 1 2 5 ; . 2 3 2 3 3 2 6 2 3 2 3 3 2 6想一想:以上运算用到什么运算法则?【同分母的分数加

第10课时教案首页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技術學院神木校區课时教案首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时教案 课题名称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实验4 凸轮机构的运动仿真 9-25 12级采矿1班 12级采矿1班 9-26 12级矿电1班 12级矿电1班 课次 9-25 12级机电1班 12级机电1班 10 9-26 12级机电1班 12级机电1班 知识目标:1、掌握应用ADAMS建立凸轮模型; 2、掌握应用ADAMS施加凸轮副。 3、掌握应用ADAMS进行后处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应用ADAMS分析凸轮的速度曲线; 与 2、应用ADAMS分析凸轮的位移曲线。 教学要求 3、应用ADAMS分析凸轮的加速度曲线。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重点:凸轮机构的建模。 重点难点 解决办法:在平面连杆基础上,用ADAMS进行凸轮建模。 及 难点:凸轮副的施加。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凸轮副属于线和面接触,强调选择接触线和接触面。 引课…………………………………………………………………5min 实验目的(知识讲授)……………………………………………………2min 实验原理(理论推导)……………………………………………………3min 教学设

4、秋天(第10-11课时) -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总第 10、11 课时

课 题:4、秋天

教材分析:

这篇教材是一首诗歌。

以《秋天》为题,表明了作者是以秋天作为描写对象的。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年四季都有可写的。但因为春天百合竞艳,万卉争妍,充满了勃勃生机,所以人们往往爱唱春天的赞歌。其实,秋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棉花白、稻谷黄、高粱红??也有秋色宜人之美啊!

秋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属于收获的季节,牲畜膘肥体壮,庄稼丰收在望,人们喜满胸怀,到处是一派令人心醉的兴旺景象!

本文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教学设计应该从诗歌情感强烈、语言优美的特点出发,从小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经验出发,通盘考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4、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文中10个生字,学习新词;

第3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65页信息窗2、红点、绿点的知识,66页自主练习1-5题。

学情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内容。学习该内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加减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课堂上学生通过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单位必须相同才能进行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数学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必须相同才能进行相加减”的算理,发展数学思考。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一、基本练

1.⑴ 3+3+2 = ⑾ 5-2-1= ⑹ 5+3+1 = ⒃ 2+6-5= ⑺ 4+3-5= ⒄ 8-2+1= ⑻ 10-6+3= ⒅ 8-3+1= ⑵ 5+4+1 = ⑶ 2+6+1 = ⑷ 1+7+1 = ⑸ 5+4+1 = ⑹ 6+3+1 = ⑺ 7+1+2 = ⑻ 2+4+1 = ⑼ 3+2+5 = ⑽ 2+4+2 = 2.⑴ 4-1+2= ⑵ 1+6-4 = ⑶ 10-3+1 = ⑷ 10-4+2= ⑸ 4+5-3 = ⑿ 6-3-1= ⒀ 8-3-4= ⒁ 9-3-1= ⒂ 10-7-1= ⒃ 8-2-1= ⒄ 10-3-2= ⒅ 9-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2)

2018.5.24

基础知识练

1. 口算。

2.52+0.26= 1.6-1.2= 3.23+0.24= 7.32-1.11= 5-4.1= 0.32+2.5= 7.95-0.9= 4.6+2.35= 5.28+0.2= 1-0.87= 2.脱式计算。

7.02+11.38+20.96 12.45-1.96-0.8 85.7-(15.3-4.8)

3.把一段长10.4米的绳子剪成三段,第一、二段共长7.6米,第二三段共长8.3米。第二段长多少米?

4.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同学们积极收集废纸。第一小组收集了36.2千克,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多收集了9.3千克,第三小组比第

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一、基本练

1.⑴ 3+3+2 = ⑾ 5-2-1= ⑹ 5+3+1 = ⒃ 2+6-5= ⑺ 4+3-5= ⒄ 8-2+1= ⑻ 10-6+3= ⒅ 8-3+1= ⑵ 5+4+1 = ⑶ 2+6+1 = ⑷ 1+7+1 = ⑸ 5+4+1 = ⑹ 6+3+1 = ⑺ 7+1+2 = ⑻ 2+4+1 = ⑼ 3+2+5 = ⑽ 2+4+2 = 2.⑴ 4-1+2= ⑵ 1+6-4 = ⑶ 10-3+1 = ⑷ 10-4+2= ⑸ 4+5-3 = ⑿ 6-3-1= ⒀ 8-3-4= ⒁ 9-3-1= ⒂ 10-7-1= ⒃ 8-2-1= ⒄ 10-3-2= ⒅ 9-2

一数总第10课时练习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练习一

备课序号:第5 单元第6课时,总第 10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

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物体的多少,区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 教学准备:实物多媒体、小棒 教学资源:

表达训练:会数5以内的数,表述大小比较以及区分几和第几。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迁移互助

请同学们将我们学过的0-5按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遍。 二、探究互助

1、第1题:

引导:第二幅图是什么意思?(飞走了两只)第三幅图是什么意思?(全部飞走了)

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

引导理解题意:每个圈里都要画满五个△,第一个圈里还要添画几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呢?(渗透五的组成)(互助)

3、第3题: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然后小组内读一读。 4、第4题:

引导:第一幅图□和○一样多,该画几个□?第二幅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