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的方木块、
画有P.97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 2.被减数=( ) 3.减数=( ) 4.一个因数=( ) 5.被除数=( )
6.除数=( ) 二、尝试 1.方程的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P.105页上图。)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教师:杨娜
日期:2014年11月12日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今的人教版 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借用天平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1、在学习中,我以天平的平衡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性质,平衡的条件是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体到方程中应用起来学生感觉比较抽象,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操作中理解加、减一个数的目的和依据。
我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抛砖引玉) 2、学生亲自动手反复不断的进行操作。(学生动手操作) 在此基础上,我再做进一步的引导。
活动是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通过以
《简易方程复习》 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 刘洋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脉络和整理复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加深对方程的深层理解,能熟练正确的理解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的学习能力。
3、渗透用方程解决问题中的等量代换思想和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图 教学过程: 一、内容梳理
1、今天我们来复习《简易方程》这个单元,请你快速浏览教材相关内容,回忆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或复习本,回忆相关内容。) 谁能说说,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本单元知识点,互相补充。并相机板贴本单元知识点) 2、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以组为单位,和小伙伴一起,给本单元的内容分分类,并交流分类依据。
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把本单元内容分为哪几类,以及你们的分类依据又是什么?
(学生汇报,关注分类依据是否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性) 小结:从本质上看,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字母
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要解简易方程,我们首先要指导什么是方程,然后要指导依据什么来解方程,以及怎样解方程。当我们会解不同类型的方程之后,就要用方程来解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两种,并掌握这两种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一:辨一辨,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60+23>70 8+X 6+X=14 36-7=29 50÷2=25 X+4<14 y-28=35 5y=40
(引导得出:判断方程的条件 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
2、复习2: 在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X+4=48 x+4 ○ □ =48 + 12 X-4=48 x-4 - 12 =48 ○ □
(引导得出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x × 4=48 x × 4 × 10 =48 ○ □ x÷4=
简易方程复习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复习
知识回顾: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b)×c= a×(b×c)
乘法分配律 (a+b) ×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面积公式:s=a2
长方形 :周长公式:c=2(a+b)
面积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三角形 面积公式:s=ah÷2
梯形 面积公式:s=(a+b)h÷2
3.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s=vt c=ax c=at
二、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含有求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 和性质2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①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②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决问题:
步骤:
1. 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2.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练习:
一、填空:
1. 师傅每小时加工a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b个零件,师徒两人合作2小时,共加
工零件( )个。
2. a与b的和的一半是(
《简易方程复习》 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 刘洋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脉络和整理复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加深对方程的深层理解,能熟练正确的理解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的学习能力。
3、渗透用方程解决问题中的等量代换思想和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图 教学过程: 一、内容梳理
1、今天我们来复习《简易方程》这个单元,请你快速浏览教材相关内容,回忆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或复习本,回忆相关内容。) 谁能说说,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本单元知识点,互相补充。并相机板贴本单元知识点) 2、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以组为单位,和小伙伴一起,给本单元的内容分分类,并交流分类依据。
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把本单元内容分为哪几类,以及你们的分类依据又是什么?
(学生汇报,关注分类依据是否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性) 小结:从本质上看,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字母
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要解简易方程,我们首先要指导什么是方程,然后要指导依据什么来解方程,以及怎样解方程。当我们会解不同类型的方程之后,就要用方程来解
《解简易方程》教学案例
学思共融相得益彰
——《解简易方程》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本案例的课题是《解简易方程》(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p57-58),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所依据的原理(等式基本性质),又包括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下图所示。
概念:方程 方程的解 解方程
原理:等式的基本性质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解简易方程,是依据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的知识衔接。
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有激情,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本课曾经参加学区的说课研讨,在片区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执教的班级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插班生组成的特殊团体,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他们生动活泼,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上课敢想敢说敢问,课堂学习积极性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
《直线的参数方程》教学反思
《直线的参数方程》教学反思
我所教班级是文科班,学生的总体数学水平处于我校的中等水平,学生们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本身的兴趣有限,对前面学过的有关直线和圆中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一般。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我采用如下方案对参数方程进行了讲解。
一、讲解情况
第一,讲解学习本章的重要意义。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多维度的、多种多样的,仅仅用一种坐标系,一种方程来研究是很难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的问题的。在这一点上,参数方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学习参数方程有其必要性。
第二,讲解参数方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方程之间、坐标之间的互化,使学生明白坐标系及各种方程的表示方法是可以视实际需要,主观能动地加以选择的。
第三,讲解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能熟练解题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第四,布置课后练习。既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第一,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注重学以致用。课堂不应该是 “一言堂”,
1
学生也不再是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瓶”,课堂上,老师应为学生讲清楚相关理论、原理及思维方法,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
篇一:《分式方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6.3.1《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数学思考:
能将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解决问题:
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 2.教学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三、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是思维的严谨性仍相对薄弱,虽然他们喜爱学习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但仍需老师引导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意义,这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这一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方程的意义》,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接着通过实例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然后再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