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1

(三)目标确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提出了这样一条具体目标:通过观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周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对旧知识加以巩固,也是为以后学习圆的面积,学习圆柱和圆锥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自主探究等教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讨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启蒙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

学具:圆形物品、圆形纸片、画有圆的白纸、直尺、绳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我们也学习了圆的认识,并且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前进镇中心学校——明 虹

设计说明: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是知识的一个升华,一个质的飞跃,对新接触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教学设计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自主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及个性差异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能够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交流、讨论、探究中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时间 第八周 教学方法

质疑引导,组织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步骤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形花坛。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学生想办法:(1)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2)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C=(a+b)×2 3、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新知探究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

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圆》教案

目标确定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圆。因此,本节课,我将侧

重于学生对圆的特征、画法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2. 教师用书表述

(1)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活动,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

(2)应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对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

(3)教学生用圆规画圆时,应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然后交流画法。

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图呈现的是城市广场的生活场景,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圆形物体,其意图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如易滚动、外形美观等),更于无形之中借助直观的生活情境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思想。做为本单元中的起始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圆这种曲线图形,而且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4.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面积》说课稿 说教材:

1、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初步学习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1

1

教学难点:由于圆与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性质有很大不同,对“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都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圆教学设计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圆2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执教者:cy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

行、列确定物体的位臵,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臵与方向的学

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

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

物体的位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臵的方法,说出某

一物体的位臵。

2、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位臵,用数对表示位臵的思考应用过程,体验

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奥秘,体验成功

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臵。

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臵,正确区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这些平面图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

圆是由 曲 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圆心

O

圆中心 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o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同圆内,直径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o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GE C M o F B D N H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r d

r

r

o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r

d

or

r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r

d

or

d=2rd r= 2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在同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 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与 半径的关系是: d = 2 r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d 或 r 2

(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即

1 2

)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微信分销系统平台 枎痋爿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圆的画法: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 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3厘米)。0 1 2 3 4 5 6

2、把有针尖的一只 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 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 只脚旋转一周,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西师大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扇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科书第14页的例3,例3是扇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圆与涂色部分)的关系,认识圆心角、弧、扇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西师大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扇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科书第14页的例3,例3是扇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圆与涂色部分)的关系,认识圆心角、弧、扇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