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新人教A
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函数的表示形式,其目的不仅是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的需要,而且是为加深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3.情态与价值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表示的必要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本班学情分析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法与教学用具 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 1.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预案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我们在前两节课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会求函数的值域,那么函数有哪些表示的方法呢?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这一问题. (二)研探新知 1.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呢?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2.明确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解析式的特点为:函数关系清楚,容易从自变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5全套教案
数学5 第一章解三角形
章节总体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练习卷及答案
高二数学练习卷(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B=( ) A.{0,1,2,3,4} B.{1,2,3,4} C.{1,2} D.{0} 2.设集合U?{1,2,3,4,5,6},M?{1,3,5} , 则CUM?( ) A.{1,2,4} B{1,3,5}. C . {2,4,6}} D .U 3.函数f(x)?lg(x?1)的定义域是( )
A.(2,??) B.(1,??) C.[1,??) D.[2,??) 4.二次函数y?x2?2x?5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4] B.(4,+?) C. [1,+?) D.(-?,1) 5.若函数f(x)?3x?3?x与g(x)?3x?3?x的定义域均为R,则( ) A.f(x)与g(x)均为偶函数 B.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C.f(x)与g(x)均为奇函数 D.f(x)为偶函数,g(x)为奇函数 6.偶函数y?f(x)在区间[0,4]上单调递减,则有(
2012高一数学 模块测试 5(人教A版必修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必修3综合模块测试(人教A版必修3)
一、选择题(每小题各5分, 共60分)
1.设x是x1,x2,?,x100的平均数,a是x1,x2,?,x40的平均数,b是
x41,x42,?,x100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x?40a?60b10060a?40b100a?b2 B. x? C. x?a?b D. x?
2.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5个长方形,若正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等于其它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的
14,且样本容量为100,则正中间的一组的
频数为 ( ) A.80 B.0.8 C.20 D.0.2
3.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环节中,七位评委为考生A打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统计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85, 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无法 看清,若统计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应该是 ( ) A.5 B.6 C.7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教案
3.2.1对数及其运算(三)
教学目标: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重点: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过程:
1、首先可以通过实例研究当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时,整个对数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求
设
,写成指数式是
,取以 为底的对数得
即
在这个等式中,底数3变成
.
后对数式将变成等式右边的式子.
一般地
关于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这里可以仿照刚才具体的例子计算过程证明对数换底公式,证明的基本思路就是借助指数式.
换底公式的意义是把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可将不同底问题化为同底,便于使用运算法则.
由换底公式可得:
(1)
.
(2) 2、例题:
.(
1、 证明:
证明:设 ,,
,
,,则:,
∴,从而 ;∵ , ∴ ,
即:。(获证)
2、已知:
求证:
证明:由换底公式 ,由等比定理得:
,∴,
∴。
3、设,且,
1? 求证:;2? 比较的大小。
1? 证明:设,∵,∴,取对数得:
,,,∴
;
2?
,又
,∴
,∴
, ∴
。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对数的换底公式 课后作业:习题2.2A组第11 、12题.
人教B版必修3高一数学《抽样方法》学案
高一数学2.1《抽样方法》学案4月 日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
样的关系;
3、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
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重点难点:掌握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步骤,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填写下面的内容: 1.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我们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_______,其中每个考察的对象叫_______.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_______,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_______. 2.简单随机抽样
设一个总体由N个个体组成,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_______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3.简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方法: 、
4.抽签法的步骤: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教案
3.2.1对数及其运算(三)
教学目标: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重点: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过程:
1、首先可以通过实例研究当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时,整个对数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求
设
,写成指数式是
,取以 为底的对数得
即
在这个等式中,底数3变成
.
后对数式将变成等式右边的式子.
一般地
关于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这里可以仿照刚才具体的例子计算过程证明对数换底公式,证明的基本思路就是借助指数式.
换底公式的意义是把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可将不同底问题化为同底,便于使用运算法则.
由换底公式可得:
(1)
.
(2) 2、例题:
.(
1、 证明:
证明:设 ,,
,
,,则:,
∴,从而 ;∵ , ∴ ,
即:。(获证)
2、已知:
求证:
证明:由换底公式 ,由等比定理得:
,∴,
∴。
3、设,且,
1? 求证:;2? 比较的大小。
1? 证明:设,∵,∴,取对数得:
,,,∴
;
2?
,又
,∴
,∴
, ∴
。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对数的换底公式 课后作业:习题2.2A组第11 、12题.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测试题(人教A版) (2)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测试题(人教A版)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in3900?( )
A.1 B.?1 C322.
2 D.?32 2.下列区间中,使函数y?sinx为增函数的是
A.[0,?] B.[?2,3?2] C.[??2,?2] D.[?,2?]
3.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2的是( )
A.y?sinx B.y?sinxcosx C.y?tanx2 D.y?cos4x
4.已知?a?(x,3), b??(3,1),
且?a?b?,
则x等于 ( )
A.-1 B.-9 C.9 D.1 5.已知sin??cos??13,则sin2??( )
A.12 B.?12 C.89 D.?89
6.要得到y?sin(2x?2?3)的图像, 需要将函数y?sin2x的图像( )
A.向左平移2?3个单位 B.向右平移2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教案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题 授课时间 3.2.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能够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适合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体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验收集图表数据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能建立适合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 难点 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深入体会数学模型在现实生产、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价值。 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起函数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实际问题 读懂问题 将问题抽象化 数学模型 解决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些实际问题给出了图表数据信息,对这类问题就要求我们能够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适合的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 例1(见P104例5)、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销售单价/ 元 日均销售量/桶 6 7 8 9 10 11 12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2教案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2教案完整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