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复习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北师大版
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精品资料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游客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松山自然保护区、玉渡山风景区和百里山水画廊这四个风景区旅游的满意率,数学小组的同学商议了几个收集数据的方案:
方案一:在多家旅游公司调查400名导游; 方案二: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400名游客; 方案三:在玉渡山风景区调查400名游客; 方案四:在上述四个景区各调查100名游客. 在这四个收集数据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D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2. “I am a good student.”这句话中,字母“a”出现的频率是( B ) 211
A.2 B. C. D.
151811
3.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0,若确定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 C ) A.7 B.8 C.9 D.12
4.在一次体育测试中,10名女生完成仰卧起坐的个数如下:38,52,47,46,50,50,61,72,45,48,则这10名女生仰卧起坐个数不少于50个的频率为( C )
A.0.3 B.0.4 C.0.5 D.0.6
5.根据下列条
数学七年级上第六章预习学案
数学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6.1单项式与多项式
【预习目标】
1、了解整式的相关概念,会识别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系数和次数
2、在参与对单项式、多项式的识别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预习重点:
1、 能说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2、 能说出多项式每一项的系数、次数,及整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预习任务】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学习要抓好每一个细节) 1、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什么叫整式?
2、 下列代数式中,( )是单项式,( )是多项式,( )是整式。 ① -3x ②
111mn ③ a ④ mn+5m ⑤ ⑥ 107
x22二、合作交流:(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1、怎样判断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①
1ab ② -4x2y ③ m ④ 12 22
2
(2)、指出下列多项式每一项的系数和次数
① x-xy-2y
② -
122 2222
ab-5a-7b③ 3x-2xy+4xy ④ 4x-7x+5 22、怎样判断一个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
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河 北 远 程 教 育 网 www. educas
2005年· 制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世界各大洲人口比例图5.19 9% 3.1 5% 0.3 0%
7.84 13%
36.8 61% 7.29 12%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 >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60.55 亿,其中约有36.8亿人(61%)生活 在亚洲,而亚洲人口又以中国和印度 为最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日 本 1.27亿人 中 国 12.95亿人 巴基斯坦 1.56亿人
印 度 10.14亿人孟加拉国 1.29亿人 印度尼西亚 2.12亿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世界各大洲人口数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 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 计算: ①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 世界的净增人口数; ②世界每净增100人,其中有 多少人在亚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新
《普查和抽样调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感受抽样的必要性。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是整个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学习难点。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数学教案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3课时)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平方值的计算等确立平方根的意义、开方的运算。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2.对于任意有理数都能区分其“+”、“-”性,运用计算器已势在必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类比平方值的求法,定义出平方根的概念,同时从这个过程可知一个什么样的数才具有平方根,这种数有几个平方根?并比较这两个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 2.了解无理数的发现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其边长,由此引出求某数的平方根的问题,在涉及到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开方时,则引进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器对任意正数进行开方。这样将有理数与无理数沟通起来成为实数。
学情分析
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任何数的形式主义都能够顺利得到,同时也感知了“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相等”,故由平方值去探索平方根的问题实际上只是互逆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
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252分别是1、3、4、6、,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
5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教案与试卷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教材分析
亚洲与我们的联系最密切,通过亚洲的学习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本章第一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世界第一大洲”主要讲了亚洲的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第二部分“地形和河流”讲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第三部分“亚洲复杂的气候”,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和简单成因,其中有意识地通过成因的分析使学生领会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由亚洲的气候学习到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落实设计思想中体现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第二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
北师大最新版七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表示三
课题:数据的表示(三)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会处理较为简单的统计数据。(2)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并能从直方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制作步骤.本课《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对频数直方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通过对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对比感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能更直观分析整体成绩的分布情况,
北师大最新版七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表示三
课题:数据的表示(三)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会处理较为简单的统计数据。(2)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并能从直方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制作步骤.本课《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对频数直方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通过对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对比感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能更直观分析整体成绩的分布情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上)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能够利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本节课是初中统计部分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更好的指导、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设计理念:
(1)、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选取的问题力求贴近学生,有生活气息;(2)、教与学的形式以师生合作探索活动为主;
(3)、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提炼数据的全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独特的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从实际生活入手,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明确数据收集的要求,初步感受统计独特的思想方法;
(3)、让学生学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