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群体冲突
“中国社会群体冲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社会群体冲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社会群体冲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吴忠民
2012-10-22 15:43:50 来源:《东岳论丛》(济南)2006年02期第5~31页
【作者简介】吴忠民(1959-),男,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北京100091)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群体(以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为主)的基本状况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的时代条件及中国渐进型改革中的失误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呈现弱势化趋向。其弱势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同时经受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劳动权利的维护处在十分弱化的状态之中;令人担忧的社会保障状况;劳动技能总体水准下降;程度不同的边缘化等。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的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占据突出的位置;二是与特定的阶层结构化过程密切相联;三是其弱势化有进一步加重甚至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势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其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发展的意义,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社会基础,严重削弱经济的拉动力,危害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等。应对之策主要是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矫
论群体冲突以及群体冲突的处1
论群体冲突以及群体冲突的处理
中央党校2009级经管班 李 杰
摘要:群体冲突是在群体之间公开表露出来的敌意和相互对对方活动的干涉。从一个方面看,冲突将妨碍现有组织与人员的运转,但是群体冲突并不总是有害无益的。如果能保持在合理的程度和有限的重要事件上的话,那么冲突实际上能使组织更有效地运行。群体冲突的形成是个人、群体和组织各方面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群体冲突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群体冲突对组织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可以人为地影响和干预群体冲突的结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分析了群体冲突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解决组织内群体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群体冲突;原因;组织行为;影响;解决策略
一、群体冲突的定义
“冲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冲撞或对立。这种解释似乎简单明了,但冲突的内涵却远远比其字面意思要宽广和丰富。它既包括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等有形的冲突,也包括了文化、价值观、道德、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冲突;冲突范围可以是组织间的冲突,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是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的冲突。群体冲突: 是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在目标上互不相容和互相
尔雅中国社会与文化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2
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我的答案:√
2
《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 ? ? ?
A、赫斯特 B、贝内特 C、普利策
D、亨利·斯坦利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 ?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
D、国内战争时期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对中国各社会阶层做翔实的分析,包括阶层、人群、工作、收入、家庭结构、在总人群占比、各类人群分别适合哪一类的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项目,非常详细,逻辑清晰。
阶层 1 顶层 2 上层
人群 省部级以上高管5000位、富豪榜2000位
人数 7000人 27万人 55万
户均人口 (人/户) 2.2 2.8
阶层人口
正副市厅级高管(含上一级退休)、富豪、顶级演艺体 育明星 正县处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富裕人士、创业新贵 中上层A 3 中上层A 、大型外企高层、黑金人士、一线演艺及体育明星 中上层 副县处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创业新贵、大型国企 4 中上层B 外企中高层、中型外企民企高层、上市公司享有股权激 中上层B 励中高层、高薪行业专业人士、演艺体育人士、黑金人 5 中层 6 7 8 9 10 11 12 底层 13 底层B 底层B 下层 中层B 中层B 中下层A 中下层A 中下层B 中下层B 下层A 下层A 下层B 下层B 下层C 下层C 底层A 底层A 城镇失业及半失业人员、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农民 中层A 中层A 正科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民企中高层、外企高级 白领、知识精英、个体经营者、SOHO人士、二三线演艺 体育人士 副科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
书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齐弋博
内容摘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先生的作品,该书以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法律这两个点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中国法律的主要特征,文中介绍家族、婚姻、阶级和宗教巫术。有纵向的分析也有横向的比较,如同在这段历史上打出一个网格,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史的视角 风俗伦理 父权 法律特权 法律儒家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根据其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讲稿改写的,初版于1947年。后由作者加以修改补充,译成英文,于1961年在国外出版,1981年作者又应中华书局的要求对原书作了某些修改,再次印刷出版。本书一共有六章,前面有一个导论,后面有一个结论,书的最后还附有《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一文。 作者在导论中便提出,本书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作者认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之一。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任何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而制定的,如此一来,只有充分的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第一章 中国社会问题 一、问题的界定
1、对社会问题的误读;
(1)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热点问题 ;
(2)个人不认同、不赞成的社会现象就是社会问题; (3)社会上所有的阴暗面及不健康现象就是社会问题;人力无力改变的现象就是社会问题。 2、关于社会问题的定义
(1)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2)构成社会问题的五大因素
? 这种社会情境属于一种超常状态,即超过了社会正常的状态; ? 这种超常状态对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人有害或不利 ;
? 这种超常状态的危险性虽然首先由少数人发现,但已成为相当一批人的共识; ? 多数人具备了影响这种超常状态使之得到改善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能够得到实
现 ;
? 这种愿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社会和群众的力量。 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的看法 (1)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
(2)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现行社会规范、主导价值观) ; (3)它们持续了很长时间;
(4)由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
会综述
2012-08-03 14:09:58 来源:爱思想 2012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须宪法重塑社会价值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年也需要重新认识宪法的贡献。基于以上共识,10月22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此次会议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兰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转型与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治化、宪法与国家权力的结构与运作、财政立宪主义与社会保障、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大会主题发言社会转型涉及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制度的转型。我们从清末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实现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这其中,宪法学者做出哪些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陈斯喜副主任认为,前几代宪法学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舆情热点是民众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一种集中表达形式,是民众对某种社会政治事件、现象或公共管理事务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的结果。舆情热点大多指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点、难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是民众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突出表现。2010年,民众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更加高涨,舆情表达更加积极,舆情热点更加复杂、更加广泛,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地以舆情热点的方式显现出来。本文拟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热点的主要特点、态势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对如何创新和加强舆情引导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一、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热点的主要特点和态势
2010年是充满艰难和挑战的一年。连续的贸易战、货币战、敏感地区争端以及西方国家不断地抛出各种手法和议题向中国发难,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前所未有地复杂起来。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后续影响开始凸显,广大民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种民生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各种趋于固化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更加困难,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化,这给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势必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也使得2010年的社会舆情热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