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李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教学片断 ]

师:同学们,我们家现在都有电话。有的小朋友家里有固定电话,有的家里有手机,那么你会打电话吗?

生:(齐声说)“会!”……

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呢?”

生:“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师:“拨的数字是什么?”

生:“是电话号码。”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现在用数字写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生:“写好了。”

师:“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分别由几个数字组成?”

生:“ 7 个…11个…”

师:“我们市的家庭固定电话号码都是 7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

话的时候,这 7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同样你打手机的时候,11个数字也是一个都不能少。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生:“想。”

师:“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活动去记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当堂的教学效果看,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积极投入。同样是采用了体现学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蓝旗 内江市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校

案例背景:

这里有一堂小学数学课的听课记录,是重庆市南岸区某实验小学(以下简称A校)三年级数学教师所上的一次公开课。该教师是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刚毕业工作两年的新老师,上课风格活泼、新颖,是该校重点培养的新秀。本节课她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通过对这节课的详细观察来分析该教师在处理合作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案例呈现:

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

设计理念:在课堂的几个活动提问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1,分组。将全班40名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按座位的就近原则分配。 2,准备贴在黑板上的纸质贴纸。 3,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今天来做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 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 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学案例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论,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40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有问题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展、有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在好的问题情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菱形性质时,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看谁说的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说:(1)吃过的菱形形状的食物(2)春节时门上贴的剪纸花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 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 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课题:平均数

课时:一课时

材料准备:教师的讲台上有一个“工具箱”,里面预先准备了一些粉笔头、一些

碎纸、一些纱线,一些正方体的小积木,而学生则准备有铅笔盒、记录本等。

临床描述

在本节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先向学生呈现了一段录像,在录像中描述了这样

一段情节(简述):

在一个幼儿园的某一个教室里,十几个幼儿正围坐在一起,玩着“搭纸”游

戏。这时,一位女教师手捧一个纸盒走进来,从镜头中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有

着漂亮包装的糖果。教师将这个纸盒放在学生前面的一个小桌上(类似于教师的

讲台),又匆匆出去了。

小朋友们开始好像并没有太多的注意,老师拿了什么进来,又为什么要出去。但是,因为这位老师好久没有进来,小朋友们就开始有些奇怪了。先是窃窃私语,然后是出声的争论。这时可以听到他们议论最多的是,盒子里面究竟是什么。再

后,有一个小朋友大着胆子走上前,看到了纸盒里是好多的糖果,大为兴奋,挥

着小手大声地告诉大家。于是,小朋友纷纷上前探个究竟。开始是二、三个,然

后就有许多小朋友上来看。

瞧这些小朋友,有些兴奋和骚动。还有几个小朋友的小手开始不停地动着,

而且头不断地向前张望着。

终于,一个小朋友忍不住悄悄上来,在纸盒前驻足片

大班数学案例分析:测量(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大班数学案例分析:测量(二)

大班数学活动测量(二)教案主要包含了测量(二)内容,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案例分析测量(二)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案例分析:测量(二)

“测量”是大班孩子非常喜欢也是他们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所以,在大班适当地安排一些测量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不断地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就和孩子一起进行了一个“学习用非科学测量工具测量”的活动。首先,我作了充足的准备,给每个孩子设计了一份记录表,还准备了各种测量工具,让幼儿选择,今天活动我们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所以,我实际上上了两次,但这两次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和效果。其中我作了一些调整。

第一批孩子能力整体比较弱。所以,在开始的第一环节“用筷子去量桌子的高度”时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有的孩子量的起点不对;有的孩子量了一段后接的不恰当,导致测量结果发生了偏差。经过交流、演示,孩子们都掌握了一种正确的测量方法,他们都知道量好一段用手指按住作为记号,接着再量一段,可是接下去的一个环节又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出示的记录纸上有四种东西:桌子、椅子、窗户、门

生活中的数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生活中的加法】

徐逸凡

学数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上好中学?不,其实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应用,其中生活中的加法是最能提高办事效率的。

前几天,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购物,一进超市,我发现所有的购物车里都装有一个折叠凳,这样可以让小孩坐在上面,小孩不乱跑,大人不费劲,购物车加折叠凳,很好。

在超市里转了一会儿,妈妈说:推购物车太累,咱也卖不了那么多东西。你把购物车推回去,换个购物筐来。”我放回购物车,正准备拿筐时,发现筐子上竟然多了一个长把,筐底还有四个轮子,这下省事了,我拿着长把,把筐子拉走了。筐子加长把加轮子,让购物轻松不费劲。

拉着满满一筐东西,我们准备下电梯,我发现别人的购物车的轮子牢牢地吸附在电梯上,即使松开手,车子也稳稳地停在那。我想可能是轮子上有磁铁。轮子加磁铁,下电梯时更安全。

此外,生活中的加法还有很多,比如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棱,可以让拧瓶盖就轻松了不少;杯子上栓根绳子,方便携带;铅笔上带橡皮,让你再也不用千辛万苦找橡皮了;衣服上的帽子,可以随时防寒这样的发明使我们生活更方便,效率更高。

多么神奇啊!把几种东西结合在一起,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生活中的加法】

刘林轩

今天,上完两个半小时的奥数班,我头都大了,有一种不想

市政学案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第一章课件后:谁的城市?全面理解市政主体的内涵,深入认识市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结合本案例,用科学发展观来说明市民在市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市政的基本特征.

多元市政主体;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地位和作用: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所以市民不可缺少; 市民的参与体现民主;

只有让市民参与才能了解市民需要什么 政府才能做好服务; 科学行政,提高市民的主人公意识; 提高政治透明度,深化改革; 市政的基本特征:too easy……..

二、第2章,讨论题:城市化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人类发展?

结论:城市化是有利人类发展的。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二元分割,协调性较差。

2.结构相似,没有明显特色(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垄断及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

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城市化进程速度过快,体系设置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协同发展效应不足)

4.行政力量扮演重要角色,缺乏产业支撑。(缺乏核心主导产业支撑城市后续发展)

5.重视城市硬件建设,忽视内在功能建设(城市硬景观建设漂亮,但在服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