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篇一
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反思提升
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doc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 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xxxx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登陆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平台, 指导教师顺利的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通过测评, 教师们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 也打破了他们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 特别是在测评时提到某些软件、 专业术语很多教师都从来没听说过, 更何况应用和掌握了。 因此, 我们要好好利用此次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平台, 把握好这次难得学习机会, 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弥补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陷, 让更多的孩子热爱数学, 学好数学。 为此,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次培训研修计划。
一、 研修目标
1. 通过培训, 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合理利用软件、 数字教育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
2.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有效开展自主、 合作、 探究等学习活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3. 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养成网络学习习惯, 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 具体措施
1. 要求教师每天利用1—2小时登陆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计划
一、 研修目标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 根据各主管部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相关文件要求, 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素养,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校本研修实施考核方案。 。
二、 研修内容与形式
(一) 研修内容
(一) 动员引领、 制定计划(9月9 日--9 月 31 日 )
1、 召开全校校本研修动员大会, 做好报名工作。
2、 引领培训、 小组划分。
3、 制定各类研修方案、 研磨教研组、 备课组研修计划,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二)线上学习、 讨论实践 (10 月 8 日--11 月 15 日)
1、 线上课程学习。 教师按照个人学习计划中选定的能力点, 完成线上 25学时的课程学习。
2、 线下讨论实践。 完成线下 25 学时的课程实践。 以教研组、 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践” 力争运用到教学中。
(三)互动交流、 完善自我(11 月 15 日--12 月 8 日) 以学校教研组、 备课组为单位, 组内总结交流, 提炼经验做法, 提取他人经验做法, 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之研修计划
在这个寒冷而又温湿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个人研修计划
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以期在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应用等能力方面有更长足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文件精神,在专家的讲解引领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变传统讲授课堂为生本课堂,促使自己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微能力点的分析
1.选择微能力点
学情分析——B1:技术基础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学法指导——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2.微能力点分析
(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1)
教师能够利用智学网、省平台、门口易测APP等工具在课堂内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从而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有助于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
该能力点属于混合学习环境,主要用于学情分析,可借助的技术工具相当丰富:智学网、省平台、门口易测等。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如班级成绩统计,年级各班成绩对比,分数等级同比分析等。
(2)学生信息道德培养(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是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与常规教学中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研修总结
Xx市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远程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正飞速的发展着,并且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个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此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和更新。培训中,我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提升专业,丰富
个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计划
个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计划
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高素质、强潜能、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新人。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1、领导小组 组长:李志山
副组长:杜拴锁 郝志强 田勇刚 郭霄飞 成员:孟润锁 古张保 胡金霞 2、考核小组
由校长、教导处组成。
1、研修对象:电教组全体在职教师。 2、考核对象:电教组全体在职教师 主要学习方法为“四个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部门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料,通过教师集中培训、自学理论,再通过上机操作、教研活动、撰写案例、撰写学习心得等,达到与实践相结合; 2、依靠广大教师的个体努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论学习材料的自学、笔记、心得、案例等,把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真正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自我研修是集中
培训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时补充,由每位教师个体完成。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自学计划。
3、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观看大量的光盘资料,还有网络课程资源,不可能全部安排全
【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个人研修计划
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以期在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应用等能力方面有更长足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文件精神,在专家的讲解引领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变传统讲授课堂为生本课堂,促使自己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微能力点的分析
1.选择微能力点
学情分析——B1:技术基础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学法指导——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2.微能力点分析
(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1)
教师能够利用智学网、省平台、门口易测APP等工具在课堂内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从而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有助于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
该能力点属于混合学习环境,主要用于学情分析,可借助的技术工具相当丰富:智学网、省平台、门口易测等。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如班级成绩统计,年级各班成绩对比,分数等级同比分析等。
(2)学生信息道德培养(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是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与常规教学中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个人研修计划.doc
一、 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能力情况
1. 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 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常用计算机输入、 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 鼠标、 光驱、U 盘、 显示器等);
②会正确开关计算机; 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 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 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 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每分钟可输入 10 个汉字;
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 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 粘贴、删除、 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 Word 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 格式编排和打印;
3. 信息技术课堂应用: 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 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 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 于课堂教学。
二、 所选择的微能力点及原因
三个微能力点: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原因: 这三个微能力点难度较小, 通过努力认真学习可以学会, 观看视频, 并且能完成相应作业, 另外对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能激发兴趣, 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完成历史学习任务, 辅助历史教学。
三、 研修愿景或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篇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2014年5月27日,由能力提升工程催化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发布。这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顶层设计的一部分。
2014年11月3日,在这个寒冷而又温湿的季节里,《宁夏“国培计划(201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班了。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怎么写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方案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个人规划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预期成果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内容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内容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总结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措施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登录入口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案例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课堂教学融合学生问卷分析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典型案例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官网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个人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