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考试重点西农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西农”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林学概论考试重点西农”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林学概论考试重点西农”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农林经济管理系林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整理,来源于课本《林学概论》徐小牛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一、导论:
1、 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 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
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① 全球气候变暖
② 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
③ 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 酸雨蔓延
⑤ 森林锐减
⑥ 土地荒漠化
⑦ 大气污染
⑧ 水污染
⑨ 海洋污染
⑩ 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
4、 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 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
1、 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
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
张梨梨林学概论重点
林学: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 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 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
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
(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
(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名法: 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双名法=属名+种加词(
现代风景园林学概论 - 图文
现代风景园林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园林设计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一直与人类发展息息相连,包括人们对生存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环境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改造活动。这种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发生过多次物质形态和审美思想的变迁,最终孕育了现代风景园林学。
第一节 风景园林学的相关概念
Landscape(园林)——概念的解读长期有争议: 1.全国农林院校介定为“风景园林”专业 2.清华大学译为“地景”
3.香港、台湾译为“景观建筑”学 4.工科院校多译为“景观”学 5.日本译为“造园”学 6.韩国译为“造景科”
7.近代园林之父Olmst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8.中国园林专业创始人之一汪菊渊院士: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Landscape(园林)——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用艺术的手段来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园林—— 园林学——
现代风景园林学——
LA——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师—
水土保持林学 复习重点
水土保持林学 复习重点
绪论
1、水土保持林学: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
2、水土保持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改善山地丘陵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3、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2)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4)科学研究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5)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6)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7)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造轻管 第一章 水文效应 1、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对这些要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进行改变、调控,最终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配比例,从而改变水文
自考史学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史学概论考试重点
1.“历史”有哪几层含义,为什么要加以区分?
广泛上的历史指客观世界运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含自然史和人类史。
狭义上的历史指人类史。它包含有三层含义:①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事物本身;②关于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经过人脑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包括对过去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过程阐述观点看法的著作③把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名学科或专业,即历史学。
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忽视他们的区别,就会产生许多误解,引起不良后果。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历史书是主观的认识,历史认识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而历史学是一门学科,是现在的人对过去事情的研究,包含历史和历史书两层意思。历史是客观的,而历史书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历史真相,也可能有意无意地歪曲历史真相,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一旦看到不同的历史书对同一历史事件或过程的说法不同,就难以区分是非真假。
2.广义的史学理论与狭义的史学理论含义如何?
广义的史学理论是指历史学的理论(即史学理论)以及对历史的理论(即历史理论)。 狭义的史学理论即对历史学的研究。
史学理论除了高层的史学哲学、低层的具体历史问题理论外,还包括法国年鉴学派“总体史
调查概论 考试重点总结
调查概论
1. 任何一个企业在决定制造某种产品之前必须对潜在市场做全面的了解,根据市场需求来
制定生产和营销计划,为了做出正确决策就必须进行市场调查
2. 全面调查:要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信息,但他的工作量比较大,费用比较高,时间比较长。
可以提供任何层次的估计。如果具有某项特征的单位数量极为稀少,就要进行全面调查。由于受其自身规模的制约,非抽样误差对他的影响更大一些。
3. 抽样调查:能在充分满足客户所需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更快,更节省的方法,
抽样规模小,更容易进行监控。由于仅用总体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总体来估计总体特征产生抽样误差。
4. 在工业企业的调查中,对大型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对小型企业进行抽样调查。 5. 目标总体就是希望从中获取信息的总体,他是客户所感兴趣的所有单元的集合。
6. 调查总体就是实际调查所覆盖的总体,在抽样调查中称为抽样的总体。理性状态下,这
两个总体应该相一致,但实践中往往不一致。
7. 几种有缺陷的抽样框:1,不完全涵盖:目标总体中的某些单位被排除在抽样框之外,
包括不全,遗漏了一些单位。这将导致低估目标总体大小并使估计出现偏差。2,过涵盖:抽样框中包含了本来不属于目标总体的单元。3,重复:抽样框中某个单元不止一次出现
大学采煤概论考试重点
采煤概论重点内容复习
1.地质作用:
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
地质作用也分为:
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2岩浆活动3变质作用4地震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1风化和剥蚀2搬运和沉淀3固结成岩
2.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演化而形成的。
4煤层形成的条件:1古植物2古气候3古地理4古构造
5成煤作用可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两个阶段。
6煤质的主要指标:
水分、灰分、挥发分、胶质层厚度、发热量、硫和磷的含量、含矸率。
7煤层的厚度分为:
薄煤层(0.5~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8m)、巨厚煤层(8m以上)
8煤层厚度对开采的影响,煤层分为:
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9煤层中有无较稳定的夹石层,煤层可分为简单结构煤层和复杂结构煤层。
10地质构造:
1/ 14
在地壳运动下,煤和岩层改变了原始埋葬状态,所产生的变形或变位的形迹。
11地质构造可分为:1单斜构造2褶皱构造(背斜和向斜)3断裂构造12断层两盘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13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相对关系,断层分为: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14岩层的
西农花卉学试题库
花卉学试题
一、花卉植物拉丁名:
牡丹()芍药()月季()菊花()翠菊()鸡冠花()地肤()千日红()一串红()三色堇()百日草()万寿菊()孔雀草()石竹()须苞石竹()美女樱()波斯菊()霞草()紫茉莉()大花马齿苋()月见草()五色苋()金鱼草()金盏菊()雏菊()花菱草()茑萝()虞美人()矢车菊()萱草属()鸢尾()德国鸢尾()银苞鸢尾()荷包牡丹()漏斗菜属()美国紫菀()荷兰菊()蜀葵()大丽花()百合()山丹()卷丹()麝香百合()水仙()喇叭水仙()美人蕉()大花美人蕉()郁金香()风信子()石蒜()小苍兰()葱兰()仙客来()大岩桐()马蹄莲()报春花属()瓜叶菊()香豌豆()大花君子兰()垂笑君子兰()四季海棠()非洲菊()鹤望兰()春兰()蕙兰()建兰()卡特兰()石斛()荷花()睡莲属()千屈菜()王莲()芡实()香石竹()天竺葵()一品红()龟背竹()变叶木()扶桑()仙人掌()金琥()昙花()令箭荷花()玉树景天()量天尺()虎刺梅()
二、名词解释:
1、露地花卉、水生花卉、旱生花卉、湿生花卉、春播花卉、秋播花卉、春植球根花卉、秋植球根花卉、宿根花卉、温室花卉;
2、春化作用、光周期、光照强度、光质、年
《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 肖和福
《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林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生产周期长;②位于偏远地域;③资源的可再生性;④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2、林业功能:林产品的供给功能、林业的就业增收功能、、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林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和林业的文化传承功能。
3、林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贸易业、人造板工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机械加工业、野生动物保护和繁殖业,以及森林旅游业等。
4、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
5、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1949年的8.6%净增11.76个百分点。我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7、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环境保护概论 考试重点
1.环境: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2.城市环境:人类利用和改善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3.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
(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2)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
(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
相对地说,城市气温、云量、雾量、降雨量、烟尘、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多环芳烃等有害气体含量较高。
4.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 对水量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
特别是暴雨排水工程,从而减少渗透,增加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补给,破坏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城市化还增加耗水量,导致水资源枯竭,供水紧张。地下水过渡开采,常导致地下水面下降和地面下沉。
(2) 对水质的影响:生活、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对
水环境的污染。
5.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6.全球性和广域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1)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7.1972年6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地球。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