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告别革命论
“浅谈告别革命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浅谈告别革命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浅谈告别革命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浅谈“告别革命论”
浅谈“告别革命论”
文学院 10对外汉语 201009123034 李晓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学术自由远离政治是一个文化强国应该恪守的原则。
“告别革命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与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刘再复先生在1995年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一书中。
选中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告别革命论”的定义,出乎意料的发现介绍这一观点基本含义的文章不多,议论它的文字倒比比皆是。这让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言论如此引人关注? “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关键词:革命 改良
“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这种观点只是拿革命的缺点和改良的优点作比较,很不客观。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人力、物力、财力投资都极大。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中记载,经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所以,“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一点有其
再议“告别革命”
荣剑、秦晖、朱学勤:再议?告别革命? 来源: 彭爱东的日志
1995年,李泽厚、刘再复在《告别革命》的序言中说:?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和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我们所说的革命,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不包括反对侵略的所谓‘民族革命’)。?在书中,作者主张?要改良不要革命?,?赞成英国式的改良,不赞成法国式的暴风骤雨式的大革命?,?解决阶级矛盾可以是阶级调和,协商互让,进行合作,即改良而非革命?,并宣布要告别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以及一切革命。
《告别革命》一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引发极大反响,呼应者甚众,?告别革命?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集体性反思革命史观的标志性思想事件。在当时,反对?告别革命?的声音并非没有,但相比之下近乎微弱。1999年,《战略与管理》杂志刊登了李朝晖的一篇文章《革命之不可轻言告别》,文中写道:?反对那种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呼吁革命不可轻言诚然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能看到,革命之所以始终挥之不去,根本在于绝对的权力的不良运行,而不是野心家的推波助澜。那么,呼喊告别革命,就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诉求。?
近2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语境有了很大变化,然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一九二七年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试看农民一向痛恶学校,如今却在努力办夜学。??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小学教师对待农民的态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农民的帮助者,反而变成了农民所讨厌的人。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宁欢迎私塾老师,不欢迎小学教员。如今他们却大办其夜学,名之曰农民学校。有些已经举办,有些正在筹备,平均每乡有一所。他们非常热心开办这种学校,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不久的时间内,全省当有几万所学校在乡村中涌出来,不若知识阶级和所谓“教育家”者流,空唤“普及教育”,唤来唤去还是一句废话。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一九二九年
教授法:
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2、由近及远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一九二七年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试看农民一向痛恶学校,如今却在努力办夜学。??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小学教师对待农民的态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农民的帮助者,反而变成了农民所讨厌的人。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宁欢迎私塾老师,不欢迎小学教员。如今他们却大办其夜学,名之曰农民学校。有些已经举办,有些正在筹备,平均每乡有一所。他们非常热心开办这种学校,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不久的时间内,全省当有几万所学校在乡村中涌出来,不若知识阶级和所谓“教育家”者流,空唤“普及教育”,唤来唤去还是一句废话。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一九二九年
教授法:
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2、由近及远
浅谈海洋国土论
浅谈我国海洋国土争端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2010-1
姓名:毛正楠 学号:1001130119
摘要:公元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战败甲午海战,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台湾,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弹指一掍间就已逝100多年,尽管抗战胜利已走无数岁月,但台湾没有回归,中日依旧斗争于钓鱼岛的管辖权。目前,南海争端层出不穷,南海局势愈加复杂,这个问题并不只是与南海周边国家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争端背后都有大国的身影。但我们必须知道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所公认的,并具有法律效力。 关键词:海洋国土 钓鱼岛 南海 一、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1、中国宣称对钓鱼台拥有主权的依据
从地理学上分析,钓鱼岛等岛屿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东中国海大陆架边缘,南接2000多米深的冲绳海沟。因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大陆型”岛屿,附属于台湾岛;而琉球群岛是“大洋型”岛屿,故不能认为钓鱼岛附属于琉球群岛。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最早由中国发现和命名。在明清两代钓鱼岛就被中国用作往返琉球时的航行指标,并被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和划属台湾的附属岛屿,其周围海域也一直是台湾人民的渔场。1940年东京法院的一
浅谈海洋国土论
浅谈我国海洋国土争端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2010-1
姓名:毛正楠 学号:1001130119
摘要:公元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战败甲午海战,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台湾,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弹指一掍间就已逝100多年,尽管抗战胜利已走无数岁月,但台湾没有回归,中日依旧斗争于钓鱼岛的管辖权。目前,南海争端层出不穷,南海局势愈加复杂,这个问题并不只是与南海周边国家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争端背后都有大国的身影。但我们必须知道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所公认的,并具有法律效力。 关键词:海洋国土 钓鱼岛 南海 一、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1、中国宣称对钓鱼台拥有主权的依据
从地理学上分析,钓鱼岛等岛屿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东中国海大陆架边缘,南接2000多米深的冲绳海沟。因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大陆型”岛屿,附属于台湾岛;而琉球群岛是“大洋型”岛屿,故不能认为钓鱼岛附属于琉球群岛。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最早由中国发现和命名。在明清两代钓鱼岛就被中国用作往返琉球时的航行指标,并被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和划属台湾的附属岛屿,其周围海域也一直是台湾人民的渔场。1940年东京法院的一
浅谈海洋国土论
浅谈我国海洋国土争端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2010-1
姓名:毛正楠 学号:1001130119
摘要:公元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战败甲午海战,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台湾,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弹指一掍间就已逝100多年,尽管抗战胜利已走无数岁月,但台湾没有回归,中日依旧斗争于钓鱼岛的管辖权。目前,南海争端层出不穷,南海局势愈加复杂,这个问题并不只是与南海周边国家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争端背后都有大国的身影。但我们必须知道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所公认的,并具有法律效力。 关键词:海洋国土 钓鱼岛 南海 一、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1、中国宣称对钓鱼台拥有主权的依据
从地理学上分析,钓鱼岛等岛屿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东中国海大陆架边缘,南接2000多米深的冲绳海沟。因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大陆型”岛屿,附属于台湾岛;而琉球群岛是“大洋型”岛屿,故不能认为钓鱼岛附属于琉球群岛。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最早由中国发现和命名。在明清两代钓鱼岛就被中国用作往返琉球时的航行指标,并被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和划属台湾的附属岛屿,其周围海域也一直是台湾人民的渔场。1940年东京法院的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危机_文学革命论_之革命话语考论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3
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危机
文学革命论!之革命话语考论
唐小林
摘要#
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史,把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中的革命话语叙述为 革
命%,而把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中的改良话语叙述为 改良%。这种 顾名思义%式的叙
述,不仅导致主观历史对客观历史的严重背离,而且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根基的匮乏。事实上,无论在陈独秀还是在胡适,亦无论是 革命%还是 改良%,其实质都是 改良%,而非文学史之所谓 革命%。而其中最具学术意义的是:这种背离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以后又因何造成一种真理性、知识性的假象被代代传承?文学史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究竟是何关系?此种关系又如何处理?对这些问题的审理,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乃至中国历史现代性叙述的诸多问题,甚至是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革命论!;革命话语;改良;知识性危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5)03-0164-07
中图分类号#I206 6
1917年,胡适、陈独秀分别在 新青年!2卷5号、6号上发表的 文学改良刍议!和 文学革命论!,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2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的。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一个最基本国情——两对主要矛盾——三个革命对象——四个革命动力
案例:播放视频《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和《旧中国贫民的遭遇与生活境况》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
告别娑婆
告别娑婆 陈奕迅 The Key
陈奕迅 - 告别娑婆
编:C. Y. Kong 监制:思歪江 C. Y. Kong 就安漠轩 ...
茫茫人生 千百次聚头 没有贪新都会厌旧 茫茫人生 走到了尽头 重生再邂 逅
欲语无言 擦过的身 影 前世 今生的感 应 谁回眸过 谁和我
世世代代 离离合合中 相 认 灵魂 囚身体里 盼自由 因果里听候
灵魂 囚身体里 渴望回头 填补 一切错漏
逝水韶华 远去的心境 回顾当初的高兴 人谁无过谁无错
世世代代 离离合合 看破哭笑声 决不 轮回不轮回这生余 业永在 再不轮回 无常中 徘徊 来生无尽人世内
没有恨爱要赊 没缘份暂借 没场地 没有角色 来 拉 扯 往后 独 守 在 野 祈求时光 终会向后流 不 想 有 以 后
祈求繁星 终会向着上游 重组整个宇宙
万里银河 进退中苏 醒 前世今生中心领 尘寰无我 循环破
世世代代 离离合合里撤兵 决不轮回不轮回 这生 余业永在
再不轮回 无常中徘徊 来生无尽人世内 永不轮回不轮回
叫诸神亦意 外
雪中寻梅无常中徘徊 来生求别人替代
[03:06.90没有恨爱要 赊 没缘份暂借 没遗憾 没有意识
平反争取乞讨拖拉施舍 没有计算不贪心不怕死
然后没有盛世要 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