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三论宗初祖

“中国佛教三论宗初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佛教三论宗初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佛教三论宗初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是一篇从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和对中国佛教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三论宗的思想和历史意义。三论宗的产生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论宗的思想是对佛教般若思想的详细阐述和最大发挥。研究三论宗对正确理解和认识佛教的般若思想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从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主要思想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进行阐述的。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有识之士和教内外佛学爱好者,对研究三论宗的思想起到一点启示。

关键词:三论 般若 二谛 缘起性空

作者理净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绪论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人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立名成为三论宗。三论宗的主要思想是阐述般若思想,因此也有说是“般若宗”,由于般若思想是讲“性空”之理论,所以也称为“性空宗”。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为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由于罗什的般若思想在中国弘传正值魏晋南北朝之“玄谈”盛行时期,在罗什的佛学思想未传来之前,当时的佛教思想主要受玄学的影响,当时弘扬般若思想的还有道安等六家七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第一章 列化所谓传统宗系 第二章 印度佛教大宗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早期学派 第四章 天台宗佛教

第五章 地论宗佛教与摄论宗佛教 第六章 三论宗佛教 第七章 法相宗佛教 第八章 俱舍宗佛教 第九章 净土宗佛教 第十章 禅宗佛教

第十一章 律宗佛教 第十二章 华严宗佛教 第十三章 密宗佛教

第十四章 藏传噶当派佛教 第十五章 蒇传宁玛派佛教 第十六章 蒇传萨迦派佛教 第十七章 藏传达波噶举派佛教 第十八章 藏传格鲁派佛教

第一章 列化所谓传统宗系 一、宗系的概念 (一)宗的概念 所谓宗,是共同遵守同一知见的修行团体。不同宗系,各自拥有依据自己的根本知见建立起来的修行体系。 (二)派的概念

所谓派,是在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支出的派别。 二、传统宗系的概念 (一)所谓传统

所谓传统,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具有一定影响的东西。 (二)传统宗系

所谓传统宗系,是指在佛教中,由历史沿传而来,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宗系。 三、佛教分宗的起始 (一)小乘分部的起始

(1)小乘分部的起始时间 小乘分部,起始于释尊灭后百余年,也就是公元前四世纪。 (2)小乘分部的主要原因

小乘分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天比丘提出所谓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

中国佛教简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佛教简史

方立天 主编;华方田 副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5月第2次印刷

第一篇 佛法东来-两汉、三国、西晋佛教

佛教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两汉、三国、西晋时期,是佛教初传中国内地并在中国社会扎根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国时期,戒律传入中国,开中土依戒律受戒之先河;朱士行西行求法,是中国沙门西行求法之第一人。 第一章

东汉佛教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

东汉末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一度出现了比较活跃的情况,先秦诸子学说纷纷再兴,其中名法和道家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玄学处于酝酿之中。这种思想文化状况显然为佛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留下了空隙。

两汉时期社会上盛行的各种方术迷信与东汉时产生的道教等,也都为佛教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道教最初往往将佛教引为同道,而佛教在初传之时也往往被曲解为道术的一种。

汉与西域各国的交通线路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指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沿昆

仑山北麓,经于阗而至莎车。北道是指从敦煌北上到伊吾(今新疆哈密),然后西行,沿天山南麓,经龟兹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以上两道都在天山南侧,因而又统称天山南路。此外,还有一条天山北路,即从哈密出发沿天山北麓而行,中经乌孙、大宛,至康居。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摘要: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关键词: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佛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一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

中国佛教名山寺院详细分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四大名山 一、山西五台山

南山寺显通寺广仁寺镇海寺广宗寺普化寺 金阁寺

龙泉寺殊像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 望海寺尊胜寺灵应寺法雷寺佛光寺演教寺 普济寺黛螺寺灵境寺竹林寺妙德寺广化寺 佑国寺善财寺三泉寺寿宁寺极乐寺碑楼寺 秘密寺佛母寺 二、浙江普陀山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梵音洞盘陀庵 梅福禅院无垢庵紫竹林庵观音洞普陀精舍 三、四川峨嵋山

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神水阁中峰寺广福寺 清音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严顶

四、安徽九华山

化城寺祗园寺月身宝殿上禅堂下禅堂立庵 天台寺九华寺百岁宫甘露寺旃檀林慧居寺 净土庵接引庵九华莲社念佛禅院广济寺东崖寺 无相寺华严寺禅华天寺翠峰寺广福寺福度寺 会龙寺广胜寺圣贤寺龟山寺平坦寺净信寺 广化寺回龙庵甘露庵西天竺庵大桥庵松树庵 长生庵一宿庵双峰庵复兴庵德永庵九莲庵 龙庵通慧庵十王殿莲花庵翠去庵拜经台 念佛堂大厦庵观音庵永兴茅蓬净修茅蓬定西茅蓬 心安茅蓬蕴空茅蓬华严洞海会寺金刚寺莲宗精舍 双溪讲寺香山茅蓬法华寺天池庵聚龙庵龙安院 圆通庵韦驮庙 2.八小名山 一、北京香山

香山寺碧云寺宝相寺

跨文化之桥_中国佛教建筑研究的新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21卷 第1期 2004年3月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JournalofJilinArchitecturalandCivilEngineeringInstituteVol.21 No.1Mar12004 文章编号:100920185(2004)0120037204

跨文化之桥

———中国佛教建筑研究的新视点

莫 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长春 130021)

摘要:从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入手,论证了跨文化交流与佛教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角度系统梳理佛教建筑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研究要点与主要概念.

关键词:佛教建筑;文化交流;中国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佛教建筑

  佛教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公元前6.,佛教曾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公元前2世纪末,这两种文化才开始交流,并在中国传播开来.、改造和重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1].在中国,佛教艺术空前繁荣,在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其在建筑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在中国古老建筑中保存最多的就是佛教建筑.

佛教文化研究中所谓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生存、认识和活动的方式

跨文化之桥_中国佛教建筑研究的新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21卷 第1期 2004年3月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JournalofJilinArchitecturalandCivilEngineeringInstituteVol.21 No.1Mar12004 文章编号:100920185(2004)0120037204

跨文化之桥

———中国佛教建筑研究的新视点

莫 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长春 130021)

摘要:从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入手,论证了跨文化交流与佛教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角度系统梳理佛教建筑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研究要点与主要概念.

关键词:佛教建筑;文化交流;中国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佛教建筑

  佛教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公元前6.,佛教曾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公元前2世纪末,这两种文化才开始交流,并在中国传播开来.、改造和重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1].在中国,佛教艺术空前繁荣,在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其在建筑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在中国古老建筑中保存最多的就是佛教建筑.

佛教文化研究中所谓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生存、认识和活动的方式

中国的佛教 - 禅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的佛教——禅宗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在两个方面上开展。一是对佛教经义的探究,这是一种作为宇宙人生最终目的的追寻的哲学。二是作为一种求得解脱现实痛苦、抵达某种生活妙境的修行手段。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离开了前者,对生活妙境的追求便失去了深刻的依据;而离开了后者,佛教的发展便失去了现实土壤。正是在佛经的翻译、佛理的深究中,中国佛教才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印度的路子来,才渐渐地与本民族先秦时代萌芽发展的老庄哲学相互融通,渐渐适应了中国文化的要求而融汇成中国的佛教。禅宗的形成便是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禅宗的形成大体可以“六祖”慧能的成名作为分界。慧能的佛学思想体现在他的门徒所编撰的《六祖坛经》中,这部书记叙了慧能师从弘忍求法,得五祖衣钵真传,而后弘扬禅法的诸多事情,因慧能在当时声名显赫,门徒颇多,所以记叙大体可信。《坛经》所宣扬的思想是禅宗的精髓,也是慧能之后禅学之所以迅速发扬光大的原因。

《坛经》中所诉的慧能经历有许多传奇成分,但这些成分并不都是编造。六祖本不识字,却具有极高的天赋,尤其是对空无的悟性。她借助不识字便不陷入繁琐名相的优势,倒把成佛的道路极大地缩短了,举手投足之间,若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便能成佛。这理所当然地

佛教的外衣_道教的内容_福建民俗佛教论略 (1)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史论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年第$期)

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

福建民俗佛教论略

谢重光

内容提要:福建省许多民间信仰的神祗,如定光古佛、三平祖师、清水祖师等等,有着佛、菩萨的形式,但神明的功能及信众对它的信仰心理和祭拜仪式都与道教无甚区别。这些信仰大都奠定于唐宋时期,当时福建开发程度低,巫文化氛围浓厚,佛教为了传播的需要,纷纷以巫术道法树立威信、吸引信众,其佛学、禅法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久之,便形成了今天所见佛道不分的民俗佛教。认清这点,对于我们认识福建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福建民俗佛教巫文化传统佛道不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福建省有不少民间信仰的佛、菩萨,如定光古佛、三平祖师、清水祖师等等,虽然有着一件佛教的外衣,究其行事,却与道教俗神或一般的民间信仰并无本质差别,我们把这种民间信仰称为民俗佛教。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所得民俗资料,论述道教与巫术在福建民俗佛教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福建民俗佛教在佛教外衣下的道教实质。

一、在浓郁的信巫尚鬼历史氛围下,僧侣的传教活动采用了巫道的形式

福建的民俗佛教诸神,多产生于唐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