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剪纸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剪纸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剪纸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价值_汤彩萍
2013年第7期
)(总第223期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学前教育研究No.7,2013SerialNo.223幼儿园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价值*
汤彩萍**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张家港215600)
[摘要]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开发幼儿园剪纸园本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丰富幼儿园内涵建设,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
[关键词]剪纸;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
剪纸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一门可以让语言休息的民间艺术,由于其使用工具、材料的
[1]简单、普遍,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是幼儿园建构园本课程时可以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笔者
所在幼儿园开展了以“剪纸”这门手工艺术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园本课程探索。历时8年的实践证
植根园本培训形成的园本课程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的潜能与个性发明,扎根草根研究、
展、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价值
(一)冲击教师文化素养,促教师重构知识
乍一听“剪纸”,材料、工具简单,无非就是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来完成造型、构图的手
园本课程的开发论文
园本课程的开发对幼儿教师职业
发展的作用
姓 名 成小花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号 1362001204983
园本课程的开发对幼儿教师职业
发展的作用
【内容摘要】园本课程开发作为幼儿教师的一种行动研究,是以园所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园所为课程开发的决策依据,以园所内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的一种课程研究模式,其实质是一个发掘与利用幼儿课程资源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有效合作,核心在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促进教师形成完整、敏锐的课程意识。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对园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综合而言,园本课程开发是促进幼儿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
【关键词】园本课程 课程开发 幼儿教师 素质提升
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为实现自身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受教育者提供的最适宜的教育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教领域里的课程改革就已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在国家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组织与实施部分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
校本课程—剪纸 - 图文
第一章 剪纸的概述
一、剪纸的概念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流传于民间的,以纸为材质,以剪、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剪纸的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南北朝时代就已有了剪纸。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趣味性、实用性等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剪纸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我国各地习俗不同,大体可分为窗花、刺绣花样、灯花、喜庆纹样、门笺等几种类型。
喜 花 ←
绣 花 样 →
窗角花
(喜上眉梢) ←—
门笺 —→
- 1 -
窗花 (福鱼、 富余) ←—
老寿星 —→
藏书票 ←—
刊头 ←—
↓邮票 剪纸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社会生活,它反映的大
都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观念、性格特征以及审美态度等等。题材和内容主要是:一、祈祥纳福,应节之兆;二、婚姻爱情,生命繁衍;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四、民俗风情,传统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刊头、尾花、插图、连环画、动画、印染、舞台美术、商标、
藏书票等许多方面。
插图 ←—
- 2 -
狮(阴刻、安塞) ↓
二、剪纸的艺术特点
1、意象造型,形象简括
校本课程剪纸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剪纸教学设计
第一课 剪纸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剪纸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 2、 认识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背景材料
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公元前1600-1100)就有人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最早劳动人民是从绣花花样中得到启发,主要用于节日和喜庆之时装饰窗户、房门、家具。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活泼,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在我国不少地区仍是美化家居的重要方法之一。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发掘民间工艺。各省市也都成立了许多民间美术研究社,不少传统手工艺已逐渐从生活用品转化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民间工艺品不但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越来越多走进\寻常百姓家\。
3、 我国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发展潜力很大,有待我们青少年更进一步去了解和发扬。 二、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
1、 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
2、 通
小学剪纸教材校本课程
篇一:剪纸校本课程
剪纸校本课程
? 作者: 王伟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回族剪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校确立了《回族民间剪纸与校本特色教学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改造。中学剪纸活动课程是属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回族民间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回族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中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地域的、民族的特点的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回民中学,地处吴忠市红寺堡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汇集着宁南山区八县回汉兄弟姐妹,有着良好的的民俗风情!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特别是每逢回族传统节日、乔迁新居、举行婚礼、给孩子贺满月、抓周等喜庆活动时,便剪出寄托她们理想的作品,以增加生活的新鲜气息和欢快的气氛。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
园本课程
何为园本?何为课程?园本即本园,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所指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课程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等在内的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几个教学活动内容就行了。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报告
以往的幼儿教育过于注重统一和评价的知识学习层面,忽视了幼儿、教师、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旧模式、旧课程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课程模式,为我园的幼儿教育注入活力。
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研究涉及全体教师和全院幼儿,着眼于教师的成长和幼儿课程的多元化,研究的内荣和意义: (一)研究的内容
1、积极利用地方及园所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教育应是回归生活化的教育,在幼儿所处的鲜活环境中自然的开展和实施。西安是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大都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本土
园本课程
何为园本?何为课程?园本即本园,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所指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课程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等在内的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几个教学活动内容就行了。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报告
以往的幼儿教育过于注重统一和评价的知识学习层面,忽视了幼儿、教师、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旧模式、旧课程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课程模式,为我园的幼儿教育注入活力。
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研究涉及全体教师和全院幼儿,着眼于教师的成长和幼儿课程的多元化,研究的内荣和意义: (一)研究的内容
1、积极利用地方及园所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教育应是回归生活化的教育,在幼儿所处的鲜活环境中自然的开展和实施。西安是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大都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本土
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邵士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老师感到迷惑、迷惘甚至恐惧,不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意见。
一、尊重劳动成果,鼓励独立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是有能力者为之,是需要老师付出一定的劳动的,是老师的劳动成果,没有开发兴趣或能力的人成为该课程的一员,吃大锅饭,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是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这样做只能打击老师们的积极性,使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的质量不高,或者不能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若多人要合作,也要有合作的基础,合作的基础是有共同的爱好与兴趣,能够共同为之付出努力,这种合作才有意义。国家课程体现的是共性,校本课程则是张扬个性。校本课程要有多样性,要丰富多彩,就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示范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典型案例分析
示范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典型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全美幼教协会:一种有组织的框架,它描述了儿童应学习的内容,儿童达到规定课程目标的过程和为帮助儿童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教与学所发生的环境.
国内课程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二.国内外幼儿园常见课程模式列举 国外: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
1、缘起: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2、教学内容 日常生活教育
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江山市江东小学课题组?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课题研究以美术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基层美术教师依托当地的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等因素,通过搜集素材来新编或改编教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社会资源 整合 学生发展
第一部分 背景及意义
?
课题组负责人:何耀胜 报告执笔者:何耀胜 其他成员:姜建忠、陈军、林敬华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