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98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198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198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

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校长网教学资源频道 441f9acc4431b90d6c85c7e6

历年全国高考试题 441f9acc4431b90d6c85c7e6/gaokaoshit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 史

第I 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

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

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集成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7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

24.(2017·全国Ⅰ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

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 (2017·全国Ⅰ卷) 表1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纪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郡级政区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2017·全国

卷) 表2

记述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出处 Ⅰ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99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

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

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 试题解析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析】

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没有关系。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

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附标准答案-江苏卷09253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地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地是b5E2RGbCAP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地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地显著特点是p1EanqFDPw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3.以下关于“市”地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地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

200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单项选择题:

1.(A多元化经营)的经营方式风险最大。 2.(A确定目标和计划)不会出现在实施计划的过程当中。

3.(B顾客满意度调查)属于定性的绩效测量方法。 4.(B缩减经营成本)最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利润。 5.(B团队成员不愿意参与其他成员的工作)不是由授权带来的好处。

6.(C)不属于企业文化范围内的。C资源的计划 7.(C人员调换)可防止团队双方产生摩擦和冲突 8.(C资源的计划)不属于企业文化范围内的 9.(D)理论讲述了人们的期望是与他们的努力相关。D期望理论

10.(D参会人员必须是管理者)对于开好会议是无用的

11.(D计划)不属于经验学习周期

12.(D领导者取后做出决定)的做法不能帮助团队做出有效的决策

13.(D期望理论)讲述人们的期望是与他们努力相关

14.(D情绪性)不属于健康冲突的特征

15.(D团队目标)不是影响工作计划制定的主要限制因素

16.(D想法越离奇越好)不属于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

17.(D信息能够被高层管理者迅速采纳)不是非正式沟通的优点。

18.(D以上答案都对)工作是一个团队领导者应该做的事。(A计划工作B培训团队成员C激励员工) 19.(D以上答案都对)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20.按照时间管理矩阵,重要但不紧迫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