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三章思维导图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年级地理第三章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第三章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检测题 - 图文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狭人稠 B.多火山、地震 C.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 D.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 2、下列关于日本对外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都需要大进口 B.工业原料进口多,工业产品出口多 C.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 D.工业产品进口多,工业原料了口多 3、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国是( )
A.尹拉克B.沙特阿拉伯C.埃及D.法国 4、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红海沿岸B.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C.地中海沿岸D.沙漠中的绿洲 5、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跨亚欧两大洲 B.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C.世界农业大国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6、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 ) A.俄罗斯B.德国C.法国D.英国 7、法国首都巴黎市区跨( )
A.泰晤士河两岸B.塞纳河两岸C.黄浦江两岸D.圣劳伦斯河两岸 8、是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建都已有800余年历史,她是( ) A.伦敦B.北京C.罗马D.巴黎
9、法国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
①钢铁工业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章 导学案 - 图文
新墩镇中心学校讲学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课时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核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理这一门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一般的学习方法, 2.了解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3.培养学地理情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的地理之谜和地理问题,增强求知欲,从而让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现象;
4.初步形成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概念,理解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理及地理与我们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地理及地理与我们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1.下列体育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冲浪 内陆地区 B. 冬季运动会 广州 C. 登山运动 平原地区 D. 滑雪运动 东北地区 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A.
七年级上 第三章 实数 浙教版
1. 平方根
(1) 含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
方根(或二次方根)即如果x =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
2根。
(2) 表示方法:一个整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a”或“2a”,
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2”中的2叫做根的指数(一般可省略不写);“a”或“2a”读作“二次根号a”或“根号a”;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表示为“-a”或“-2a”;正数a的平方根为 ±a ,读作“正负根号a”我们把a的正的平方根a称为a的算术平方根。
(3) 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
一个平方根,还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4) 开平方运算
1) 定义:求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
中数a叫做被开方数;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2) 平方根(或算术平方根)的几个公式:式子±a有意义的条件为a≥0;a 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a是非负数,即a≥0;
,??a?=a(a≥0);?a? =a(a≥0)
22a2=a=a,a≥0或;-a,a﹤0
3) 非负数及其性质:
A.非负数:若a≥0,则称a为非负数,初中阶段有三种非负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导学10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呼吸系统有哪些的组成?
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
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
5、你平常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
6、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7、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8、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智勇大冲关】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2、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
七年级 第三章 实数 同步练习 浙教版
弄清题意、拟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回顾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16的平方根是?2。( ) 2、平方根是自己的是0和1。( ) 3、
9??3 ( ) 4、 49的平方根是?7。 ( )
5、2的平方根是?2。 ( ) 6、81的算平方根是9。 ( ) 7、7是7的平方根。 ( ) 8、1的平方根是1。 ( ) 9、?49?7。 ( ) 10、-1的平方根是-1。 ( )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5的平方根是?5。 B、算术平方根是自己的是0和1。 C、
100??10 D、7的平方根是7。
2、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下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根是( )
22A、a?1 B、?(a?1) C、?a?1 D、?a?1 23、16表示( ) A、16的平方根。 B、4的平方根。
C、16的算术平方根。 D、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四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 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总体性的、高度概括的 培养目标——学校
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的教育理想;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马斯洛、赫钦斯;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等;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实数教材分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实数》教材分析
桐庐县毕浦中学 陈小林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开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及其运算。 本章教材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1、新“课标”下的本章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陈述,我们得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会进行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根据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本章的知识结构
实际计算的需要 平方根 开平方 算术平方根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无理数 实数 立方根 开立方 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实数的运算
3、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
(1)数形结合思想。本章为数与形的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试题
(50分钟,共100分)
一、想想填填(每空1分,共20分)
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是因为鼻腔可对吸入的空气起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因而当人患重感冒,用口呼吸时,会感到口干舌燥,就是因为口腔在__________吸入的空气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
答案:温暖 清洁 湿润 湿润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的场所。它位于__________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__叶,在肺泡外包裹着大量___________。
答案:气体交换 胸腔 两 三 毛细血管
3.患感冒时流出的大量“鼻涕”是鼻腔内表面的__________分泌的黏液;咳出的“痰”是气管和支气管__________所分泌的黏液,以及粘着的尘粒和__________等组成的。所以,此时更应注意个人的卫生。
答案:黏膜 腺细胞 病菌
4.人体呼吸过程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增加了,而__________减少了。
答案:二氧化碳 氧气 5.肺泡是肺的结构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默写)
第三章默写1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 1、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赤道____的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是____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__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哪些?★
①____现象。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远去的帆船____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_____。
④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⑤天涯海角走不到边。⑥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的内部结构:★
①由外到内:____;____;地核(外地核、内地核)。
②岩石圈:____和____顶部,______以上部分。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____的发源地。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二、岩石的用途
1、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
2、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______、浙江的青田石。
3、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______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
料和____。
第三章默写2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
化石等。
①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资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受力分析提升卷
一、选择题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cm B.15cmC.20cm D.25cm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 A. 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 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3、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B.F2<F3C.F3>F4D.F3=F4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