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本内容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本内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本内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 《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1课 《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内容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 一 关于文化
? 1、文化的内涵如何界定?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
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
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文化没有形状,无法描述;没
有范围,难以界定。文化就像是空气,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它当中,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当我们试图伸手去“把握”它时,却又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惟独不在我们手里。 ------易中天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
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物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 文化,表现为五花八门。 因为任
云南六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共100题,单选题50题,多选题30题,判断题20题。 一、单选
1.都江堰自修建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防旱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在两千多年前由( )主持修建的。 A.李斯 B.李冰 C.李兵 D.郑安平 【答案】B
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指的是( )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榜样 【答案】C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始建于(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西周 【答案】A
4.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 )都曾修建过较长的城墙。 A.秦、魏、赵、韩、齐、楚、宋 B.秦、魏、赵、韩、陈、楚、宋 C.秦、魏、赵、韩、齐、楚、吴 D.秦、魏、赵、韩、齐、楚、燕 【答案】D
5.长城上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 ) A.军情报警 B.士兵休息场所 C.存放食物 【答案】A
6.京杭运河是( )在位时通航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唐太宗 【答案】B
7.故宫三大殿中俗称“金銮殿”的是( ) A.太和殿 B.保和殿 C.中和殿 【答
云南六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共100题,单选题50题,多选题30题,判断题20题。 一、单选
1.都江堰自修建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防旱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在两千多年前由( )主持修建的。 A.李斯 B.李冰 C.李兵 D.郑安平 【答案】B
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指的是( )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榜样 【答案】C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始建于(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西周 【答案】A
4.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 )都曾修建过较长的城墙。 A.秦、魏、赵、韩、齐、楚、宋 B.秦、魏、赵、韩、陈、楚、宋 C.秦、魏、赵、韩、齐、楚、吴 D.秦、魏、赵、韩、齐、楚、燕 【答案】D
5.长城上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 ) A.军情报警 B.士兵休息场所 C.存放食物 【答案】A
6.京杭运河是( )在位时通航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唐太宗 【答案】B
7.故宫三大殿中俗称“金銮殿”的是( ) A.太和殿 B.保和殿 C.中和殿 【答
齐鲁书社六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诗词诵读(二) 第17课 古诗两首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揭示课题
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三)、学生写话:大致写写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背诵这首诗。 四、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
六年级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及答案
六年级
共110题,单选题56题,多选题31题,判断题23题。
一、单选题(56)
1.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指的是( )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答案】C
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说法律不迎合权贵,就像木匠用的墨线决不会屈就于弯曲的木料一样。这句话是( )说的。 A.墨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老子 【答案】C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始建于(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西周 【答案】A
4.长城上烽火台的作用是( )
A.军情报警 B.士兵休息场所 C.堆放柴火的场所 【答案】A
5.京杭大运河是( )在位时开通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唐太宗 【答案】B
6.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是( ) A.京杭大运河 B.都江堰 C.坎儿井 【答案】B
7.故宫三大殿中俗称金銮殿的是( ) A.太和殿 B.保和殿 C.中和殿 【答案】A
8.中医“四诊”指( ) A.望、闻、问、针灸
B.看、问、切、把脉 C.望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来源:校长室 作者:校长 发布时间:2010-12-30 点击: 2907 ]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 《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齐鲁书社六年级传统文化17-34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诗词诵读(二) 第17课 古诗两首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揭示课题
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三)、学生写话:大致写写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背诵这首诗。 四、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