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危重症患儿的护理课件
目 录
一、抗生素类
头孢美唑钠........................................................................................................1-1 头孢呋辛钠........................................................................................................1-2 头孢地嗪钠........................................................................................................1-3 拉氧头孢钠........................................................................................................1-4 五水头孢唑啉钠........................................
常用危重症病情评分方法
常用危重症病情评分方法
一.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结局预测软件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
1. 简明损伤程度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everity,AIS -2005版),评价创伤严重程度(解剖学角度) 2. 损伤程度计分法和新损伤程度(Injury Severity Score——News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 NISS),评价损伤程度严重程度(解剖学角度)
3. 昏迷程度评价方法(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程度
4. 创伤程度评价方法(Trauma Score, TS),评价创伤程度严重程度(解剖学,生理学角度) 5. 修正创伤评价方法(Revised Trauma Score,RTS),评价损伤程度严重程度
6. 小儿损伤程度评分(Paediatric Trauma Score,PTS),评价小儿损伤程度(解剖学,生理学角度) 7. 院前创伤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
8. 腹部创伤指数(Abdominal Trauma Index, ATI),评价腹部创伤程度 9. 贯穿性腹部创伤指数(Penetrating Abdom
急危重症护理重点
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
名解: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2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3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4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5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6脑复苏:心脏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7广义的创伤:也称为损伤,是指人体受外界的某些物理性刺激、化学性或是生
急危重症护理重点
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
名解: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2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3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4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5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6脑复苏:心脏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7广义的创伤:也称为损伤,是指人体受外界的某些物理性刺激、化学性或是生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有:
A.第一目击者 B.急救医护人员 C.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作用:
A.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 B.科学地管理急诊科工作,组织急救技术培训 C.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 D.战地救护 E.以上都是 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3.一般情况下,救护车上应配备几名合格的急救人员: A.1~2名 B.3~4名 C.4~5名 D. 5~6名, E.6~7名 (二)填空题
1.现代急救护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 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 2.危重病(症)救护的研究范围主要有 、 和 。 3.急危重症护理学研究范畴包括 、 , 、
4.一个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应包括 、 、 、 、 。 (三)名词解释
1.EMSS 2.院前急救 3.危重症救护 4.急危重症护理学 (四)简答题
1.急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一)
默认分类 2009-02-20 21:26:45 阅读6571 评论1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章 绪论 【练习题】 A1型题
1.急诊医学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芬兰 E.加拿大
2.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A.1972年 B.1982年 C.1979年 D.1980年 E.1986年 X型题
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A.急性心肌梗塞 B.胃穿孔 C.病毒性肝炎 D.鼻出血
E.上消化道大出血 4.急诊医疗体系包括
A.医院前的救护 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普通病房的护理
D.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E.转运途中的监护
5.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可有 A.抢救病人后及时总结救护经验 B.常去急诊室见习
C.在学习和生活中强化急救意识
D.只要肯花时间一定能练好急救技术 E.对朋友宣传急救号码
6.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现状是 A.急诊医疗
危重患者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危重患者的病情 观察和护理
病情观察的意义及对护士的要求
为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诊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 在病人的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可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 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征象,以便采取有效 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命 要求护士: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 责任心,训练有素的观察力
要做到五勤 勤巡视 勤观察 勤思考 勤询问 勤记录
什么是危重病?
发病急 病情危重 预后难预料
一、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观察的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视、触、叩、听、嗅 2.间接法:随时观察,主动观察,重点观察 观察的内容:与医生、家属的交流,阅读病例, 借助各种仪器
1、一般情况
发育与体形 饮食与营养 面容与表情 常见的典型面容
常见的典型面容
急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呼吸急 促,口唇疮疹,表情痛苦,见于急性热病,如大叶性肺炎、 疟疾等病人。 慢性病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目光暗淡, 见于慢性消耗性男如恶性肿瘤晚期、慢性肝病、结核病等病 人。 病危面容:表现为面肌消瘦,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 表情淡漠,
急危重症护理学 汇总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
二、选择题
1. 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 汇总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
二、选择题
1. 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B 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B 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C 20世纪50年代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D 世界上第一个早产儿监护中心
2、北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的时间是 A 20世纪8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 20世纪50年代初期 D 19世纪50年代初期
3、我国开始建立正式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时间是 D A 1965年 B 1973年 C 1976年 D 1980年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不包括 C A 医院前的救护 B 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 普通病房的护理
D 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E 转运途中的监护
5、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有: D A 第一目击者
C B 急救医护人员
C 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D 以上均是
6、一般情况下,救护车上应配备几名合格的急救人员: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