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想:表内乘法口诀。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够除:商写在十位上。 不够除,用前三位去除,商写在个位上。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把除数看做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四舍五入法) (2)试商时可能需要调商。
四舍法: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五入法: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则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除以24得到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
四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四(上)复习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学写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 · ○ ? △。
第一单元
1.《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中“浸透”“蕴含”两词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伟大意义: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从时间和地域两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会、人类作贡献。“心血”“辛劳”两个词也可以体会到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辛勤工作,表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读了这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4.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教师的
2017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知识点四则运算(背诵) 我要拿100得分: 一 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0的运算(默写) 我要拿100得分: 二 分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知识点运算定律(默写) 我要拿100得分: 三 分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Fp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空气
1.空气の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の程度(越大),产生の弹力 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の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の形状、都是透明の,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看得见,空气看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の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の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の气球? 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の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の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の一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用手压袋子里の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掌握ax±b=c方程的解法 2.掌握ax±bx=c方程的解法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步骤:审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
→作答
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总数和部分数关系;和倍与差倍关系;行程问
题中的关系;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等。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三、分数乘法
33
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表示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
55
3
3的是多少?
5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图文
江苏省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知识点1 数字与生活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数字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已成为人们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例如,身份证号码、学生的学籍号、火车的列次等。 知识点2 图形与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多姿多彩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还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数学知识。
知识点3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图形及制作相关图案。这类题病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包括折叠、裁剪、拼图等各种活动。 知识点4 找规律
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字或图形信息,寻求其内在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知识点5 统计知识
在进行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用来反应所了解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是统计。
第二章 有理数 2.1正数与负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正数前面可以放“+”来表示(通常省略不写)。正数可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负数前面放上“-”来表示。负数可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0属于偶数、整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图文
江苏省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知识点1 数字与生活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数字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已成为人们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例如,身份证号码、学生的学籍号、火车的列次等。 知识点2 图形与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多姿多彩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还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数学知识。
知识点3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图形及制作相关图案。这类题病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包括折叠、裁剪、拼图等各种活动。 知识点4 找规律
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字或图形信息,寻求其内在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知识点5 统计知识
在进行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用来反应所了解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是统计。
第二章 有理数 2.1正数与负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正数前面可以放“+”来表示(通常省略不写)。正数可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负数前面放上“-”来表示。负数可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0属于偶数、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