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专硕
“广播电视专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广播电视专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广播电视专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广播电视概论
一、电视纪录片的含义
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二、电视纪录片的三个必备条件:
1、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
2、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品,有艺术感染力。 三、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2、纪实性
四、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
1、利用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完整的场环境心理氛围。
2、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 3、纪实情节化
4、仍需思想性
五、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1、现实性题材 ①反映人们不常见到的现实内容,或奇特自然景观、社会民俗等。 ②、选择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社会现象,生活方式等做深度发掘。 ③、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歌颂、揭露或者阐明现实意义等。 2、历史性题材
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作较为全面、完整的回顾。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由近及远,由历史到现实,着眼于历史事件、人物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系。 六、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避免干
广播电视概论
一、电视纪录片的含义
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二、电视纪录片的三个必备条件:
1、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
2、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品,有艺术感染力。 三、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2、纪实性
四、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
1、利用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完整的场环境心理氛围。
2、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 3、纪实情节化
4、仍需思想性
五、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1、现实性题材 ①反映人们不常见到的现实内容,或奇特自然景观、社会民俗等。 ②、选择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社会现象,生活方式等做深度发掘。 ③、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歌颂、揭露或者阐明现实意义等。 2、历史性题材
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作较为全面、完整的回顾。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由近及远,由历史到现实,着眼于历史事件、人物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系。 六、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避免干
广播电视概论
2011级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1.掌握对相关概念的描述,
(1)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像的新闻传播工具。世界上很多国家将电视广播与电声广播统统归属于广播之列,共同称作广播事业。
(2)电视: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
(3)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4)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5)媒介:最早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联系人或事物;现代的基本含义是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物质。【新闻传播学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2.了解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1)NTSC:简称为N制,是1952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缩写为NTSC)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属于同时制,每秒60/1.001场,扫描线为5
广播电视概论
2011级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1.掌握对相关概念的描述,
(1)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像的新闻传播工具。世界上很多国家将电视广播与电声广播统统归属于广播之列,共同称作广播事业。
(2)电视: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
(3)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4)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5)媒介:最早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联系人或事物;现代的基本含义是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物质。【新闻传播学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2.了解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1)NTSC:简称为N制,是1952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缩写为NTSC)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属于同时制,每秒60/1.001场,扫描线为5
广播电视作业 -
举例描述广播电视媒介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方面的影响
一,政治。
1,电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治信息环境,促进了政治的社会化。每年的“两会”和“XX大”都由电视直播或者转播,将政治带入每个人的生活。
2,广播,电视促进了社会政治的民主化。每次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会通过新闻联播直接传达给民众,使民众享有知情权和部分参与权。
3,电视使现代政治生活电视化电视改变了传统政治的操作模式,使之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
二,经济。
1,广播电视对社会经济的一个最醒目的作用手段是电子广告。 2,信息服务启发,引导大众经济行为。 3,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
1,广播电视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2,电视同化了人我们的文化,消除了民族文化中地区之间的多样性。 3,电视扩大了观众的信息占有量,过大了人们的见闻经验
李磊
050420 广播电视编导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作业练习、认识实习、毕业作业、毕业实习等。课程作业练习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安排,认识实习在寒暑假中完成,毕业作业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前5周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一般安排20周,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交回毕业实习作业和毕业实习鉴定,毕业实习作业与毕业论文同时考核。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
第一章 世界电视广播发展史论
第一节 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 一.产生于人类本能需要: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 1.图像传播
2.语言传播 第一种职业的传播者:吟游诗人 3.文字传播 最早被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 4.印刷传播 5.电子传播
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
1.模仿行为的功能:模仿是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融洽;模仿有“善”的指向;
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
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模仿行为的进化 “仿拟”
第二节 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轨迹(填空或选择) 一.广播技术的发展
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 2.声音录制,存储技术的发展 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
二.电视技术的发展:图像和传播能力的双重进步 1.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图像制作和显示的理论基础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工程师史密斯,他们发现金属物质硒是一种发电体,法国科学家白克勤尔发现,给某种化学物质充电以使其发光,就可以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2.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
1875年,美国人凯瑞发明了图像分解技术,最早的摄像头
1880年,法国人勤布朗发现了眼睛扫描事物的原理——是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以完成的
1884年,德国工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
1.广播:广义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及电视广播,狭义广播指声音广播,本书以声音广播,而广播的广义以广播电视代替,在特定语汇中仍保留广义用发,如 英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语言,文字,印刷,无线电传播,计算机技术) 3.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
a.电报和电话提供了点对点的个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广播电视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b.提供了点对面的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传播可能性 c.给人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
d.提供了透视当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过程的独特视角 e.对受众接受信息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受众的接受习惯也改变了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方式。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5.美国式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第二章
1.中国广播事业与世界广播事业同时起步,我国第一座广播电视台由美国记者奥斯邦与一位游日华侨合作建立
2.中国人自己筹办广播电视台1923年
3.1927年3月19日上海新新公司的无线电台是我国国民自己办的第一座民间商业性质的广播电台
4.1940年1月5日中央短波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5.19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延安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广播事业称人民广播 6.1940
广播电视节目
1, 德国科学家海尼赫兹,1884年
2, 第一座广播电台是KDKA
3, 公认的电视之父是: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 4, 电视诞生于1900年巴黎世博会
5, 英国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电视播出的国家 6, 世界电视诞生日1936年11月2日
7, 电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嘴里叼花的女人
8, 人类第一次实况转播室外活动为伊丽莎白的加冕,BBC,1937 9, 罗斯福是电视上直接出现影像的总统。 10,三种制式:NTSC制 PAL制 SECAM制
11,世界上第一颗通讯卫星为美国1948年发射的电星一号卫星 12,广播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1. 第一位的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A. 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新闻称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 B. 电视新闻信任度较高,使其称为受众信息来源 2,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
A. 议题设置
i. 广播电视传媒议程主导政府议程
传媒发动 受众关注 政府瞩目
ii.
议题设置的两种功能
广播电视传播特点:版面小,传播快,迅速及时,在议题设置上比报纸时间
更快,议题更集中,影响更大 iii. 现象:负面报道更易行成议题 iv. 议题设置背后的控制
B 广播电视是政治参
广播电视史概要
第一章
一、电子媒介的科技基础广播电视的科技与诞生
广播电视是电子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独特的交流性质(即时性、直感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它本性上是通俗的、大众的。 第一节 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推动远距离传送的动力来源:电能
进行传播的发射和接收渠道:无线电通讯技术 对电波的编码和解码 1、电能的发现及应用
2、无线电通信的发现与发明 1895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发明家马可尼同时宣告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1901年12月,在英国的康沃尔市与加拿大的纽芬兰之间(3540公里),实现横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使无线电达到实用阶段。马可尼(左)首次成功地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首先被用于岸对船、船对岸、船对船的通讯联络。应用无线电通讯最多的是军队;在公众中,无线电最有影响的用途是海上救险。无线电用于消息传递 二、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一)广播的发明
1、收音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 2、电子管之父—德佛雷斯特 3、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 4、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 (二)电视的发明
1、电视发明的几个重要阶段
(1)硒的发现: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2)尼普柯夫 :发明机械扫描盘 (3)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