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测试题集锦
一、“读”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仍然有很多人不会读书,或是在书籍的选择上,或是在阅读的方法和速度上等等。作为小学里高年级的学生,你会“读书”了吗?
1.把你喜欢阅读的书籍写下来,推荐给大家吧!(挑选一本,简写其主要内容)
2.你会怎样去阅读一本书呢?把你读书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1.由图画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你平时是怎么做的呢?
3.“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你同意这句话吗?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每天制造的“垃圾”呢?
综合实践活动随笔(集锦22篇)
会员为你整理了“综合实践活动随笔”22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综合实践活动学教学随笔
新的教学改革中,德育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及内容,以下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德育方面的渗透:
一、从实际教学中入手
在教学中,我以自身角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使整个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受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高质量的专题研究的,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各种技能和渗透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人人参与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责任感。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腊梅花的制作》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腊梅花的图片,讲解它的历史。让学生对腊梅花有进一步的了解。再制作时采用先观察再动手操作,最后学习腊梅花的品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了腊梅花的制作,同时也学会了像腊梅花一样做人的道理。
二、在实践过程中渗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摘 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语文活动的主题,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完成语文活动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这是语文活动教学的根本。因此本文浅谈五个方面问题,即在语文活动教学中:一是要“三吃透”,二是选好项目,三是精心设计,四是分段施教,五是力求实效。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语文活动;综合实践;项目教学;有效方法
裴娣娜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更是如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正式开课始于2009年,距今仅三年时间,却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沃土”,也必将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土”。怎样才能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土”?有效方法如下: 一、要“三吃透”。 1.吃透语文教学大纲
吃透大纲就是要吃透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表述、性质分类、教学要求。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而进行的课内外、校内外多种资源相结合的语文项目教学。中职
语文教学分为基础模块、职业
找春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蓝天双语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找春天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书本的知识与大自然、与人类社会是紧密相关的。因而,在教学中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而此次以《找春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心中的春天。
二、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找春天
实施班级:三(2)班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结合“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方案,找到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文章,通过诵读、积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春天。
3.形成围绕《找春天》的主题自主收集资料,初步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明白语文即生活的道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5.整合学习资源,加强语文课程与数学课程、综合课程的沟通。
四、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讨论确定《找春天》学习内容,拟定活动步骤及注意事项。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情境素材集锦(81--10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情境素材集锦(81——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目录
81、智慧可以求生 82、赚钱智慧只需一点点 83、引水与引智 84、找问题
85、一枚硬币改写命运 86、行动起来就有收获 87、囚徒困境
88、钱币上的苍蝇——抱怨不如改变 89、两个开发商 90、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91、跨栏定律
92、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 93、成功需要积累 94、宝藏就在身边 95、成功的近道 96、错出来的成功
97、毁掉一个王朝的一枚铁钉 98、由改变态度而改变生命 99、一切皆有可能 100、人体的潜力有多大?
81、智慧可以求生
在古希腊,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绞死。
一次,好恶作剧的国王派刽子手向囚徒们宣布:“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但囚徒们的命运操纵在国王的手里,反正都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就很随意地说一句话。结果,囚徒们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 国王看到杀囚徒像玩游戏一样有趣,觉得十分开心。
在囚徒中,有一个非常聪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马晨)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秋天的诗
指导教师:马晨
工作单位:淮滨县郑营小学
秋天的诗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案例
淮滨县郑营小学 马晨
活动实施班级: 五年级一班 活动时间 :2015年3-4月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古诗文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开展 “书香润校园”的活动,倡导所有同学在小学阶段勤读优秀书籍,积淀文化底蕴;一年前,我校开始 “经典诗文诵读”,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背诵古诗的效率,成为了我校教师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五(1)班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并养成勇于探究、大胆实践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态度。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研究课题过程中,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归整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安排:
一、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秋天
综合实践活动
石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
——农村初中珍爱生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
[内容摘要] 本文就农村初中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内容上,以“珍爱自我、关心他人、善待自然”为主题内容进行探索;在途径上以珍爱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入手;在方式方法上是多样的:生命体验法、生命叙事法、艺术引领法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危险也与日俱增,学校和社会也逐步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但纵观学校教育,虽然学校安全教育天天喊,但方法指导却不够到位,学生对如何在火灾、溺水、被雷击,如何在野外、在没有外援等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他救,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不足。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蒙上太多的功利色彩,以至于漠视学生的生命。教师为了争功夺利,无休止布置给学生大量的作业,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填充器,缺乏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而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也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更不会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孩子不开心,甚至处于绝望、痛苦、孤独、无助感觉之中。学生悦纳自我的程度差,自信心不足。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产生诸如“逃避、自杀、离家出走”等的念头。
农村学
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拙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拙见
作者:洪丽巧
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17期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这几年新课改里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现鲜明的职教语文特色。本文就自己近几年来尝试的综合实践活动谈点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颁布的课改纲要是多么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性学习,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拓展性教学内容。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更是一个难点。在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现鲜明的职教语文特色。但中职学生来源复杂,与普遍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普遍语文基础差、底子薄,缺
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 题 类 别 立 项 课题立项时间 2007年6月
课 题 负 责 人 费虹琴
课 题 组 成 员 陈英姿、陈春梅、施彩亚
所在单位 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
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福州市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 陈丽晖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抽屉原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2.学情分析
“抽屉原理”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能遇到实例,但并不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抽屉原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感受到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3.教学理念
激趣是新课导入的抓手,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以“抢椅子”,让学生置身游戏中开始学习,为理解抽屉原理埋下伏笔。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探究性学习把抽屉原理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变为学生感兴趣又易于理解的内容。特别是对教材中的结论“总有、至少”等字词作了充分的阐释,帮助学生进行较好的“建模”,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模型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