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物理学史

“物理高中物理学史”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物理高中物理学史”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物理高中物理学史”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史 原子物理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史 原子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2015年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 考 物 理 学 史 总 结

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2015年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 考 物 理 学 史 总 结

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 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 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 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 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 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 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 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 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 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 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 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 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 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 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 )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

基于物理学史的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物理学史的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

作者:朱向荣

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4年第03期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新的学习方式,其主要思想是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感知科学发现的魅力,增强对科学的理解,最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以来,科学探究的理念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得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不全面的地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比较好的依托就是物理学史. 1物理学史与科学探究的关系

物理学史与科学探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真实的科学探究只有在物理学史中才能寻找到确切的轨迹.以“电磁感应定律”知识为例,电磁感应定律是由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法拉第一生贡献很多,电磁感应被认为是其最伟大的发现),其间经历着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有趣的科学探究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包括:1820年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到法拉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探究,其间还有科拉顿在跑来跑去中丢失了良机;从细节来看,法拉第的发现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2017高三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6、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二、(选修3-1):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

浅析高中物理课堂中引入物理学史的意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高中物理课堂中引入物理学史的意义

李利敏

内蒙古化德县职业中学 内蒙古 化德县 013350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关注科学结论,忽视了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发展过程及人文价值。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引入物理学史的教育,可使学生明白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把握科学的本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物理学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学史; 意义

大多情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科学结论即“是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物理概念和物理结论形成的条件或背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假设或一种解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或解释。而且知识并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是拿来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科学史教育正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入科学教育的中心。科学教育改革表达的一个共同思想是,科学的教育中应包括科学史内容。学习科学史,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历史地把握科学的本质,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物理学史作为科学史的重要部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