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七河流域
“山西省七河流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山西省七河流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山西省七河流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资源)山西省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山西省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资源
发文单位:山西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9-9-26
执行日期:1999-9-26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三章污染防治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桃河流域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桃河水质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流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桃河流域的源头、干流、支流、泉域、水库、渠道、水井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贯彻全面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桃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桃河流域的
1
水环境质量负责。
阳泉市人民政府受上一级人民政府委托,组织协调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桃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桃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把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本行政区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年度计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doc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
山 西 省 水 利 厅 二00七年十月
目 录
1流域概况 ········································································································· 1
1.1自然概况 ·························································································· 1 1.3经济社会概况················································································· 10 1.4历次规划实施情况 ········································································· 13 1.5现状存在问题·················································································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doc - 图文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
山 西 省 水 利 厅 二00七年十月
目 录
1流域概况 ········································································································· 1
1.1自然概况 ·························································································· 1 1.3经济社会概况················································································· 10 1.4历次规划实施情况 ········································································· 13 1.5现状存在问题·················································································
大丰河流域调查
关于对大丰河水资源保护的调研报告
刘贵
为了进一步落实区委2010年工作任务,在加快生态保护发展,兴区富民的伟大实践中,更加富有成效地履行职能,根据区政协常委会年初的工作安排,就如何保护、开发大丰河为调研课题,政协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牵头,与我区资源、水利、农委、环保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从8月开始,历时半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大丰河两岸的5个林场(所)、3个旅游景点、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调研。经过实地踏查,召开座谈会,走访林业开发老工人,对“开发、利用、保护好大丰河水资源”收集到了较好的建议和想法。现将调查和座谈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大丰河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一)大丰河的自然形成:大丰河发源于白山林场163林班(老白山东北向3 公里),海拔1039米的老白山之巅,有白山的西股流、北股流、丰岭的安全河、丰林北河、丰茂北河等16条支流,及数条小溪、暗泉,流经白山林场、丰岭林场、丰沟经营所、丰茂林场,全长80公里,平均宽度30米,水深1至1.5米,于区址南侧1.5公里处流入汤旺河。
(二)大丰河水运木材的历史回眸:据资料记载1941年至1945年,日本滕野组在大丰河道上修建7道水闸,日本各巨头独揽大丰河水运流送,作为掠夺木材外运的主要通道。解放
无定河流域概况
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一、基本概念
河流泥沙主要分为悬移质和推移质两类。悬移质泥沙是那些颗粒较小的泥沙,由于受紊流的向上分力作用而悬浮在水中随水流而下。推移质泥沙是那些沿着河床或接近河床运动的颗粒较大的泥沙。推移质泥沙虽然也是参与河道冲淤变化的泥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数量远比悬移质泥沙少,因此我们常说的泥沙是指悬移质泥沙。
影响河流泥沙来源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和流域下垫面因素。气候因素主要表现在降水、风力、气温等要素的变动上面。暴雨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动力,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暴雨形成的。暴雨直接冲击和侵溅地表,并形成地表径流冲刷着表层土壤,由片状侵蚀逐渐扩大为沟状侵蚀。
流域下垫面因素主要是指流域地形、植被、土壤等特性。地形起伏较大的流域,由于下渗量小和汇流速度大,土壤的侵蚀也就加大。植被情况良好的流域,其坡面侵蚀量较小,进入河流的泥沙也大为减少。流域土壤的特性和结构不同,对于各种动力侵蚀作用的反应也不同。 二、流域概况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一支较大的多沙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定边、吴旗三县交界处的白于山,由西向东流经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陕西省榆林、延安地区,于清涧县河口村汇入黄河。干流全长491.2km,全河比降为1.97‰
古代两河流域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历史
“古代两河流域”
授课日期 授课时长
0.5小时
知识定位 1.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或地图填空题。
2. 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
3. 《汉穆拉比法典》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
知识梳理 1.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古巴比伦文明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泛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6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2.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
小河流域整治方案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实施目标与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第三章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第五章 工期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六章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第七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第八章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章 成品保护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附图:
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进度计划图 施工平面图
序言
近几年来,根据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的要求,全区各地开展了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县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方式,以突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为重点,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有效结合起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更为综合、更大范围地解决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根据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县属重点治理区,必须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为与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相衔接,全面完成总体规划提出的治理
潍河流域规划 - 图文
第二章 (潍河)环境问题分析
第一节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地理位置、地质地貌
潍河流域位于鲁中地区,潍坊市中部。干流发源于临沂市沂水闲箕山,流经我市的诸城、安丘、高密、坊子、寒亭、昌邑,在昌邑下营注入渤海。干流全长246公里,在我市境内164公里。流域面积6367平方公里,在我市境内5663.5平方公里,占我面积的35.84%。
潍河流域(潍坊段)上游区域属于低山岭区,中游区域为山倾斜平原区,下游区域属于滨海平原区。流域境内有棕壤土、褐土、潮土、砂浆土、盐碱土和水稻土六大类,其中以棕壤土、褐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2、气象、水文
潍河流域(潍坊段)属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干温季明显。多年平均气温在12-13.4度,最高气温40.5度,最低气温-20.1度。多年平均降水深为621.7-775.8毫米。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无霜期为185-200天,各地相对湿度为63-72%,春季多为东和东南风,冬季多为北和西北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5-4.0米/秒,最大风速为25米/秒。
潍河流域(潍坊段)全年降水集中于夏季,约占全年降水的60-70%。年际降水变化大,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规
清江河流域综合开发
深化清姜河流域综合开发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
清姜河流域综合开发是我镇根据上级党委、政府有关精神要求,结合镇情实际所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镇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该区域主要包括沿清姜河两岸的大散关、大湾铺、太平庄、竹园沟、邵家山、蒙峪沟、夏砑壑、冯家塬、刘家槽、安沟村和与市区接壤的益门堡、茹家庄、陈家村等13个村,占全镇总村数的81%。区域土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73亩, 11534人,分别占全镇总体的85%,89%,76%。区域内有川道城中村、塬区村以及后山区村,地理条件、集体经济、村民收入等相差悬殊。以炎帝临为主的人文景观和以大散关、银洞峡为主的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宝汉公路、310国道、宝成铁路以及市区清姜路等纵横交织,贯穿南北,全部实现通村主干道路硬化,交通相对发达。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社
山西省公路学会志
山西省公路学会志
山西省公路学会志
(1979--2006)
☆ 历 史 沿 革 ☆
山西省公路学会于1979年7月在太原成立。下设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汽车运输、筑路机械四个专业委员会和学术、组织两个工作委员会,会员人数194人,挂靠在山西省交通厅,日常工作由厅科教处承担。
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理事会名单: 理 事 长:廉平
副理事长:李魁年 温秉公 刘大元 李林昌 鄂俊泰
常治华 王宝臣 祖 璠 虞文景 赵福增
秘 书 长:李文靖
副秘书长:张福祥 鄂俊泰(兼)潘建中
理 事:彭传直 王卿权 陈培寿 孟肇祥 何家珍
李 枢 冯子学 卢光权 吴焕章 陆占谨 孙成仕 欧阳述璜 张孝清 周先林 杨德垣 赵增林 邓 录 丁世福 李仁智 何 驹 王建存 方宗展 道路工程委员会名单:
挂 靠单 位:山西省公路局科研所 主 任委 员:潘建中
副主任委员:李景千 徐尤龙 孟肇祥 虞文景(兼秘书) 委 员:袁锦国 喇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