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广西北大培文学校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纲 图表导学”案

1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者:Chamslain (138********)

要点 学纲

一、儒学的复兴

(一)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

2.概况。 (二)▲程朱理学

1.“理”和“理学”的概念及理学特点;

2.理学的代表人物及理学主要观点(参见表1);

3.朱熹对教育的贡献;

4.理学的局限和影响 二、△文学艺术(参见表2) (一)文学:1.宋词 2.元曲。

(二)艺术:1.话本; 2.书法与绘画

三、科技(参

见表3)

(一)▲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二)大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 (三)农学:王祯编撰《农书》 四、少数民族

文字 (一)辽夏金元的文字创制 (二)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作用意义

一、儒学的复兴

(一)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⑴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⑵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概况: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二)程朱理学

1.什么是“理”,什么是理学?理学有何特点?

理学是两宋时期的一批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的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的理论体

新人教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难点)

1、 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北宋统一: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1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A、军事上:○

2控制军队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

3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

1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政治上:○

2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3各州又设○,实施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1取消节度使收税权,由中央掌控; C、经济上:○

2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点)

1、重文轻武的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重文轻武的措施: 各项措施的影响 (1)军事:提高文官地位,文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 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文官地位统军的指挥权。 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 面的牵制。 措施 (2)科举: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

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1.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主要措施与特点有哪些?试结合史实评价其政策得失。

2. 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有哪些影响? 3. 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改革有何异同?试就其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4. 农民的均平思想在宋代有何发展,为什么会得到发展?如何评价其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5. 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得以完成,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南移得以完成的原因何在? 6.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7. 简述以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为代表的辽、金各项政治制度的主要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8. 岳飞之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事件反映了宋代政治的哪些弊端?

9. 简述札鲁忽赤、达鲁花赤、怯薛、科差等元朝各项制度的主要内涵及其作用。

科差:元朝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三项﹕丝料、包银、俸钞。负担科差的主要是民户﹐还有医户﹑猎户等﹐军﹑站﹑僧﹑道﹑儒等户均免征。元代的科差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10. 何谓“四等级制”?试分析其实质和影响。

11. 元朝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

新人教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难点)

1、 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北宋统一: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1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A、军事上:○

2控制军队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

3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

1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政治上:○

2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3各州又设○,实施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1取消节度使收税权,由中央掌控; C、经济上:○

2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点)

1、重文轻武的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重文轻武的措施: 各项措施的影响 (1)军事:提高文官地位,文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 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文官地位统军的指挥权。 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 面的牵制。 措施 (2)科举: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13课知识点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七下6——13课知识点

第6课北宋的政治

1、宋太祖是如何建立政权的?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上:在中央:;

在地方: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

3.宋朝多任用文臣担任要职,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治国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两宋同时并立的是哪些政权?。

第1页/共7页

2、宋与辽、西夏、金议和的共同点是:。其中辽宋议和

史称____________,当时在位皇帝是_________。宋金和议划定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影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主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提示 导入示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宋元时期都城景象繁华,文化生活丰富。 一、自主学习,感知史实: (一)预习检测:

1.我国在 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北宋时,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____。到了元代,王祯发明了_____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2.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3世纪时,传入 ,之后传到_________及东南亚地区,又经 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________。

3.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由_________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_________时,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 13646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速填速记】

1、辽、北宋、西夏和金的建立 政权名称 契丹国(辽) 北宋 960年 西夏 1038年 2、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宋辽战和

①战:1004年,辽军攻宋,进抵澶州城下,寇准劝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

②和: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③意义: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2)宋夏战和

①战:西夏和北宋发生过多次战争。

②和:1044年,宋夏和议,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名师点拨: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长期对峙势均力敌的产物。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导致北宋财政困难,但它使双方获得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使宋辽经济得到发展,也为今天边疆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 3、南宋和金的对峙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建立金朝。会宁称为上京。

(2)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南宋和金的对峙

①抗金斗争: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侵扰。南宋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最为突出。 名师点拨: 宋金对峙就是两个政权并存,相对而立的意思。双方敌对状态并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单元 复习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辽、宋、西夏、金、元等政权的并立。

2.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5.以宋词为例,了解中国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列举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难点:理清本单元经济重心和民族关系发展的知识主线,学会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自主探究】

1. 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

政权 北宋与辽 战 和 影 响 北宋与西夏 南宋与金 元与南宋 2. 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发明 传播 意义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约: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19-1986.6)宋辽金元明清部分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1919-1986.6 宋辽金元明清部分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19-1986.6)宋辽金元明清部分

冯尔康 等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19-1986.6)

冯尔康等

原载《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第四编,冯尔康等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根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网页提供WORD文档整理

三、宋辽金元明清部分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哥畸郎官秀五等定户问题寄家则桓先生 汉夫 文史杂志2卷7、8期 1942.8 宋代户等考 宋晞 食货月刊3卷10期1974.1

宋代役法与户等的关系 宋晞 华冈文科学报12期1980.3

宋朝的“三大户” 王曾瑜 沈阳师院学报1979.4期

宋朝阶级结构概述 王曾瑜 社会科学战线1979.4期

汉儿、签军与金朝的民族等级 张中政 社会科学辑刊1983.3期

金元人对于汉族待遇之比较 彭振国 河南大学学报 1卷1期 1934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 蒙思明 燕京学报 专号16 1938

元代户计的划分及其政治社会地位 黄涛连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5.2期 元代户等制略论 陈高华 中国史研究1979.1期

元代的四等人制 丁国范 文史知识 1985.3期

从元朝四等级制看民族压迫的阶级实

宋金辽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已完成 1

后晋石敬瑭于下面哪一年称帝:() ? A、公元942年 ? B、公元940年 ? C、公元938年 ?

D、公元936年 我的答案:D 2

下面哪一项是后唐的都城:() ? A、安阳 ? B、洛阳 ? C、开封 ?

D、沁阳 我的答案:B 3

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可汗:() ? A、朝鲜 ? B、女真 ? C、契丹 ?

D、维吾尔族 我的答案:C 4

契丹于公元970年建国。() 我的答案:× 5

辽的全境西部到鄂霍次克海峡,东部到阿尔泰山。()我的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二)已完成 1

下面哪一位是梁的开国君主:() ? A、赵匡胤 ? B、朱温 ? C、朱元璋 ?

D、李渊 我的答案:B 2

兀欲指的是下面哪一位契丹皇帝:() ? A、耶律璟 ? B、耶律阿保机 ? C、耶律德光 ?

D、耶律阮 我的答案:D

3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出帝:() ? A、石重贵 ? B、石敬瑭 ? C、耶律璟 ?

D、李世民 我的答案:A 4

耶律德光客死于后晋的都城西安。() 我的答案:× 5

辽世宗指的是耶律阮。() 我的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三)已完成 1

靺鞨于下面哪一时期开始在史籍中出现:()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