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燕山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燕山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判断系统稳定性 -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12页第1页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判断系统稳定性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指导教师: 学号 设计题目 设 计 参 数 设 计 要 求 参 考 资 料 周次 完 成 内 容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姓名 班级 16、判断系统稳定性 z2?5z?50H(z)? 2z4?2.98z3?0.17z2?2.3418z?1.5147(1)画出零极点分布图,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2)求输入为单位阶跃序列时系统的响应,并判断系统稳定性 数字信号处理方面资料 MATLAB方面资料 前半周 后半周 收集消化资料、学习MATLAB软件,编写仿真程序、调试 进行相关参数计算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说明:1、此表一式四份,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共12页第2页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摘要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引 言
本题的题目要求为: 对给定的正规式r1、r2,已知它们的NFA分别为M1、M2(其状态转换矩阵及初态、终态信息分别保存在指定文件中)。构造一程序,由此程序构造正规式r1r2(或运算)的NFA(将其状态转换矩阵及初态、终态信息保存在指定文件中)。
程序实现前,需要两个文件存放正规式r1和r2,连接运算成功后,需要将新的正规式存放在新的文件中.故本实验共有三个文件:nfa1.txt、nfa2.txt、nfa.txt,其中nfa1.txt、nfa2.txt为实验运行前建立的,nfa.txt是运行程序后程序建立的,存放的是连接后的正规式。
本课程设计用C++编写,用到了文件的输入输出流,连接运算并
不复杂,故程序并不复杂。
一.概述
1.1设计内容
1.2 设计要求
对给定的正规式r1、r2,已知它们的NFA分别为M1、M2(其状态转换矩阵及初态、终态信息分别保存在指定文件中)。构造一程序,由此程序构造正规式r1r2(或运算)的NFA(将其状态转换矩阵及初态、终态信息保
燕山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光伏逆变并网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I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 指导教师: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设计 设 计 技 术 参 数 1、主电路设计:前级DC-DC升压变换器和后级DC-AC逆变器。 设 计 要 求 2、控制系统设计:前级升压变换提供稳定400V直流;后级逆变器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3、驱动电路设计 4、保护功能:⑴ 过流保护 ⑵ 缓冲电路 5、电气操作系统设计:⑴ 控制电路与主电路通、断电逻辑互锁; ⑵ 连接导线截面积计算与选择;⑶ 配置必要的电压、电流仪表指示。 参 考 资 料 周次 应 完 成 内 容 完成全部方案设计: 周一、二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1:用Lex设计词法分析器1
实验目的:学会用lex设计一个词法分析器。
实验内容:使用lex为下述文法语言写一个词法分析器。 实验要求:
输入为用该语言所写的源程序文件;输出为记号序列,每个记号显示为二元组(记号名,记号属性值)的形式。输出可以在屏幕上,也可以输出到文件中。不要求建立符号表。
在cygwin下用flex和gcc工具将实验调试通过,并能通过例子parser0中testcases目录下的test1.p测试例的测试。
实验参考:exam1.l和exam2.l。
语言文法:
<程序>? PROGRAM <标识符> ; <分程序>
<分程序>? <变量说明> BEGIN <语句表> END. <变量说明> ? VAR <变量说明表>;
<变量说明表>?<变量表>: <类型> | <变量表>: <类型>; <变量说明表><类型>? INTEGER | REAL
<变量表>? <变量> | <变量>, <变量表>
<语句表>? <语句> | <语句>; <语句表>
<语句>? <赋值语句> | <条件语句>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程 设 计 报 告
班 级: 计算机1308班 组长学号:20134019 组长姓名:刘鑫伟 指导教师:张俐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
1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20134019 刘鑫伟 分工:符号表,搭建框架。
组员1学号及姓名:20134010 高八一 分工:词法分析,Token。 组员2学号及姓名:20134026 肖辉 分工:文法,语法分析。
组员3学号及姓名:20134029 袁宵 分工:语义分析及四元式生成。
2
摘 要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它具有很
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由单一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今的数千种高级语言,就是因为有了编译技术。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得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它集中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成果与精华。本课设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综合,外加上扩展任务中间代码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的生成,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编译原理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编译课程设计做的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1:用Lex设计词法分析器1
实验目的:学会用lex设计一个词法分析器。
实验内容:使用lex为下述文法语言写一个词法分析器。 实验要求:
输入为用该语言所写的源程序文件;输出为记号序列,每个记号显示为二元组(记号名,记号属性值)的形式。输出可以在屏幕上,也可以输出到文件中。不要求建立符号表。
在cygwin下用flex和gcc工具将实验调试通过,并能通过例子parser0中testcases目录下的test1.p测试例的测试。
实验参考:exam1.l和exam2.l。
语言文法:
<程序>? PROGRAM <标识符> ; <分程序>
<分程序>? <变量说明> BEGIN <语句表> END. <变量说明> ? VAR <变量说明表>;
<变量说明表>?<变量表>: <类型> | <变量表>: <类型>; <变量说明表><类型>? INTEGER | REAL
<变量表>? <变量> | <变量>, <变量表>
<语句表>? <语句> | <语句>; <语句表>
<语句>? <赋值语句> | <条件语句>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计算机1308班
组长学号:20134019
组长姓名:刘鑫伟
指导教师:张俐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
1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20134019 刘鑫伟分工:符号表,搭建框架。
组员1学号及姓名:20134010 高八一分工:词法分析,Token。
组员2学号及姓名:20134026 肖辉分工:文法,语法分析。
组员3学号及姓名:20134029 袁宵分工:语义分析及四元式生成。
2
摘要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由单一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今的数千种高级语言,就是因为有了编译技术。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得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它集中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成果与精华。本课设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综合,外加上扩展任务中间代码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的生成,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编译原理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编译课程设计做的是一个简单的编译器的前端。我们用了递归下降子程序法实现这个编译器的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014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编译程序设计原理 课题名称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年 6 月 19日
1
课
湖南工程学院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程名称 编译程序设计原理 课 题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审 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 年 6月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参考选题
关于《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有关说明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中包含大量软件设计思想。大家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一些重要的算法,或设计一个完整的编译程序模型,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从所学内容中选择某个主题,抽象成一个模型,可适当进行简化。也可按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参考选题进行设计。软件开发选择C/C++语言(也可以是你熟悉的任何语言)。最后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撰写设计报告,格式要规范,内容要详尽,包括:设计题目,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要求,问题的描述及解决的方法、原理、思想、算法(流程图),设计的输入和输出形式,测试、模拟的结果(屏幕拷贝、生成结果的打印输出),总结(体会),源程序清单,等等。
大家应把该门课的课程设计当成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当成是为在大四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一次基本功训练。希望每个同学尽可能不要都选择完全一样的题目。大家可以自主选题,或选择我提供的题目,也可以把几个题目合起来做(如开发一个小的编译器)。鼓励选择有一定技术难度、有一定工作量、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评定成绩时将会给予好的成绩。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部分参考选题: 1.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构造C minus语言的编译器,要求能够编译C minus语言的程序并且生成中间代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使用flex/bison这两个重要的工具。
实验内容:
参见教材
p491 appendix A.
设计一cminus语言编译器 语言介绍。
Decaf(cminus)语言的关键字:
int while if else return void
运算符:+ - * / > < = , . != { } [ ] <= >= == () C minus语言的限制。
数字:支持10进制整数。小数可以采用科学记数法,如1E3也是合法的。 字符串:字符串内部不允许出现换行,即字符串变量必须在同一行内。
注释:C minus语言允许采用/*…*/注释,并且注释不可以嵌套,即下面的注释是不合法的: /*This is /*a valid */comment*/
程序流程图
开始 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 语法树 代码生成 类型检查 建立符号表 符号表 结束 程序的流程参照了书本TINY编译器的实例程序:语法分析器(Parser)调用词法分析器得到符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