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和苏联的区别
“苏共和苏联的区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共和苏联的区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共和苏联的区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苏共失败_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_张全景
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
·本刊特稿·
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
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
张 全 景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
片红色区域消失。对此,有人认为“共产主义不行了”,“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了”。
实际上,苏共的失败,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斯大林之后的几代领导人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恶果。
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在某些地区也并非完全没有革命形势。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认真总结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
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月革命 苏共 资本主义 教训
作者张全景(1931-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北京 100815)。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亚洲、拉
丁美洲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社会主义国家在
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具有近90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于1991年底解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也随之解体,这是当代人类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虽然这一事件已过去十几年了,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的显现出来。为什么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自愿结合、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联盟国家,会忽然分崩离析;为什么一个拥有1500多万党员、曾在国际共运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大党老党会顷刻土崩瓦解?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统一国家,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同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多民族国家和同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大党不能不认真思考并高度重视的问题。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什么?怎样才不会重蹈其覆辙?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要对其原因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诸如:经济原因说、政治原因说、军事原因说、民族原因说和历史原因说等多种观点,我认为: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人心的向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个政权也好,
1
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具有近90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于1991年底解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也随之解体,这是当代人类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虽然这一事件已过去十几年了,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的显现出来。为什么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自愿结合、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联盟国家,会忽然分崩离析;为什么一个拥有1500多万党员、曾在国际共运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大党老党会顷刻土崩瓦解?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统一国家,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同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多民族国家和同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大党不能不认真思考并高度重视的问题。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什么?怎样才不会重蹈其覆辙?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要对其原因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诸如:经济原因说、政治原因说、军事原因说、民族原因说和历史原因说等多种观点,我认为: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人心的向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个政权也好,
1
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联邦的区别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
领土范围:包含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芬兰、波兰东部、阿拉斯加州(美国)、乌克兰、摩尔多瓦。
苏维埃俄国
苏维埃俄国一般指1918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前的俄国,简称为苏俄,苏维埃俄国不是正式国名。苏维埃俄国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053,580平方公里)
领土范围:包含现在的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第一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是苏联面积最大的一级行政区,面积占苏联总面积的76%,人口约是苏联的三分之二;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首府莫斯科
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赫鲁晓夫在此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这一事件毛泽东最初的感受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揭了盖子,“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忧”的是赫鲁晓夫“捅了漏子,搞突然袭击,将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会造成混乱。”(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我亲自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鉴于对苏共二十大的上述基本看法,毛泽东开始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解放思想,破除了迷信,为毛泽东探索的起步创造了思想前提。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斯大林一直被公认为国际公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真理的化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对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完美无缺的神话,使毛泽东从多年的迷信束缚中解脱出来。破除了斯大林的迷信,也就破除了对苏联经验和模式的盲从,为毛泽东开始他的探索之路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二、明确了“以苏联为鉴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加
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赫鲁晓夫在此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这一事件毛泽东最初的感受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揭了盖子,“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忧”的是赫鲁晓夫“捅了漏子,搞突然袭击,将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会造成混乱。”(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我亲自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鉴于对苏共二十大的上述基本看法,毛泽东开始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解放思想,破除了迷信,为毛泽东探索的起步创造了思想前提。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斯大林一直被公认为国际公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真理的化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对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完美无缺的神话,使毛泽东从多年的迷信束缚中解脱出来。破除了斯大林的迷信,也就破除了对苏联经验和模式的盲从,为毛泽东开始他的探索之路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二、明确了“以苏联为鉴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加
美国苏联学的起源
美国苏联学的起源
郭金月
【内容提要】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关键词】 美国 苏联学 俄国研究
【作者简介】 郭金月,198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访问学者。(上海 20006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对苏联的系统研究在美国开始兴起。对于二战前还奉行孤立主义,对外界“漠不关心”的美国来说,如此大规模地研究某一地区或一个国家,这在其历史上还没有先例。然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研究实力堪称世界第一的美国苏联研究界,对于19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留下了无可挽回的沉痛教训。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教训;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是一个有7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在20世纪末突然地四分五裂,由社会主义迅速蜕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跌入低潮。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方面的。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僵化、经济衰退。
第一,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在革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苏东剧变对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经历的最大变数就是苏东剧变的影响,中国在开放国门以后面临残酷的国际环境,敲响了中国未雨绸缪的警钟:对于国际环境显著变化必须增加忧患意识,海湾战争、科索天战争已经说明中国虽然在逐步崛起,但中国仍然是世界的追时者,面临着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烦恼。
改革开放要求中国走出国门,深重的历史教训使中医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崛起必该会遇到众多新问题、新挑战,尤其是同边环境桃衅的不断升级。中国并不是一个岛国,但我们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南中国海、钓鱼岛是中国崛起所面对的两个关键点,捍卫海洋领士. 走向深海是中国崛起的正确选择。同时, 如们应对周边演习、国际反华势力抬头的趋势、老调重弹的人权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冷战在苏联解体以后已经谢幕,但冷战思维还是在西方有停止的迹象,和平演变依然是西方国家用来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非暴力手段。这种非暴力手段无时不在侵蚀我们的思想阵地,其起到的作用往往比常规武装入侵的效果明显、隐蔽性强,因而当务之急是加强党员忧患意识和反演变意识:
苏联亡党,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也是不能忽视的。和平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苏联的氢弹是独立研制的吗
苏联的氢弹
苏联的氢弹是独立研制的吗?
首先,要定义一下本文中的―氢弹‖和―独立研制‖。氢弹是对热核武器的通俗称谓,指的是点燃轻核聚变并自持燃烧释能的核武器。独立研制,指的是依靠自身的力量突破武器的物理原理并制造、试验核装置成功。因此,助爆裂变武器不是氢弹;从公开文献中学习和分析其他国家大气核试验降尘都与独立研制并不矛盾,而外国的主动援助与依靠间谍手段获得核技术(包括走私核材料和设备)则不是独立研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于苏联氢弹的研制过程知之甚少,不过苏联官方一直宣称苏联的氢弹完全是独立研制的。直到1990年8月,在苏联《自然》(Природа)杂志上才出现了两篇介绍当年氢弹研制历史的文章。同年,被称为―苏联氢弹之父‖的Sakharov也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但这些文章和书对氢弹突破的过程都叙述得非常简略。苏联解体后,当年的档案部分解密,越来越多的回忆和研究文章公开出版。
1996年5月,在Dubna召开了一次回顾苏联核武器研制历史的会议。同年,俄罗斯核科学家Goncharov, G. A.发表了他在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比较详细的叙述了苏联氢弹的研制历史:American and Soviet H-bomb development progr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