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简答题
“城市规划原理简答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城市规划原理简答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原理简答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化工原理简答题
沉降
1.流化床的压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mA?p(?p??)g
可知,流化床的压降等于单位界面床内固体的表观重量(即重量浮力),它与气速无关而始终保持定值。
2.因某种原因使进入降尘室的含尘气体温度升高,若气体质量及含尘情况不变,降尘室出口气体的含尘量将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处于斯托克斯区时,含尘量升高;处于牛顿定律区时,含尘量降低 处于斯托克斯区时,温度改变主要通过粘度的变化而影响沉降速度。因为气体年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沉降速度减小;处于牛顿定律区时,沉降速度与粘度无关,与?有一定关系,温度升高,气体?降低,沉降速度增大。
3.简述旋风分离器性能指标中分割直径dpc的概念
通常将经过旋风分离器后能被除下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直径dpc,某些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分割直径可小至3~10?m
4.什么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当一个小颗粒在静止气流中降落时,颗粒受到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重力大于浮力,颗粒就受到一个向下的合力(它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的作用而加速降落。随着降落速度的增加,颗粒与空气的摩擦阻力相应增大,当阻力增大到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时,颗粒所受的合力为零,因而加速度为零,此后颗粒即以加速度为零时的瞬时速度等
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城市规划体系(1)
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城市规划体系(1)
城市规划体系 大纲要求:
1、掌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编制三个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编制提供法定依据。
(一)城市规划法律体系 概念: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组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法规体系有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纵向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横向分为基本法和配套法两个方面。
1、法律法规:国家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体系:包括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行政法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或办法为基础,还有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组成。有立法权的城市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法规。
地方法规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相互衔接、协调
2、行政法规: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关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行政法规。
3、技术法规: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专业性的标准和规范,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的是保障专业技术工作科学、规范,符合质量要求。
(二)
城市规划实务答题技巧
如何做实务题 **实务答题中应注意的事项 大家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
1。认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包括图面标识、图例、风玫瑰、比例尺、地形条件、河道水
流方向、符号等。
2。实务评析的基本思路。记住无论哪类题目都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出题者的目的不是靠偏题、怪题难为考生,“考点”往往出在对基本要领认识的错误,没按基本内容完成、违背编制过程或不符合规划审批或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等等。因此对题目理解后
把对应规划设计的基本要领在脑中回顾一下,这对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3。判断考题类型。一般考题类型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小区规划、管理法规等,判断好题型后再针对相应的要领对
题目进行分析、解答。以往除城镇体系规划外,全部是必考类型。
4。答题必须全面。例如题目要求“全面评析方案”,一般要叙述考题的优点和问题两部分。如果是“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则首先找出问题,并记住一定针对每个问题都要说明解决方法。有的考生往往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满足要求,但到后来就忘记了提出解决
措施,这样则不能得全分,因此一定要答全。
5。由于以往考试中答题原则是“答对给分,答错不扣分”,因此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妨多答点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
城市规划原理专题
1、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以你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2、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4、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5、试比较城市规划各层面规划类型在内容和深度上的不同?
6、城市用地评价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在你所居住的城市中,对城市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或工程要素是什么?
7、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要素是什么?如果你所居住的城市需要进一步发展,主导方向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8、选取2-3个你感兴趣的城市,比较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等方面的异同,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9、你所知道的国外城市战略性规划有哪些?比较他们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在内容上的区别?
10、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是如何确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与城市设计相衔接? 11、建设生态城市的相关技术要求如何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
12、居住区规划结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的居住区? 13、如何确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与布局方式,未来居住区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布局将产生哪些新的趋势?
14、城市居住区更新规划中应
城市规划原理总结
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 (一)城市规划内涵
1、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先预定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2、规划=政策,是指去实现某些目的的一系列的决定和行动。政策包括目标、手段和结果(预期或实际)。 (二)城市规划概念
1、空间规划,泛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组织制定的各项规划所形成的规划网络的总称。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土地使用及其关联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平衡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包容性发展的总体目标。
2、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3、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4、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5、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三)城市规划对象
1、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
2、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自动控制原理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47、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48、系统校正: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49、主导极点:如果系统闭环极点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据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其他闭环零点,则它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50、香农定理:要求离散频谱各分量不出现重叠,即要求采样角频率满足如下关系: ωs≥2ωmax 。
51、状态转移矩阵:?(t)?eAt,描述系统从某一初始时刻向任一时刻的转移。
52、峰值时间:系统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为峰值时间。 53、动态结构图:把系统中所有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填在系统原理方块图的方块中,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以拉氏变换来表示,从而得到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就称为动态结构图。
54、根轨迹的渐近线:当开环极点数 n 大于开环零点数 m 时,系统有n-m 条根轨迹终止于 S 平面的无穷远处,且它们交于实轴上的一点,这 n-m 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
55、脉冲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离散时间信号
考研化工原理常见简答题
化工原理简答题
1、操作中的吸收塔,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试定性分析气体出塔浓度y2、液体出塔浓度x1的变化趋势。(可画图说明:NOG不变条件下,x1只能变小)
L、G不变,?HOG不变、NOG不变;又m不变,故 1/A 不变。由吸收因数法可知 设x1不变或变大,可见均与NOG不变相矛盾。因此,x1必变小。
2、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若回流液由饱和液体改为冷液时,其塔顶产品组成有何变化?为什么?
3、提高干燥时气流速度而使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大时; xC值将会变大还是变
小? 从干燥机理加以分析。
4、叙述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
6、试推导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并在y-x的相图上表示出来?
7、叙述双膜理论的论点? 。
8、叙述湿空气的性能参数?
9、何谓理论板?为什么说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一块理论块? 。
10、何谓塔的漏液现象?如何防止? 。
13.在精馏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有回流及再沸器?
14.何谓干燥速率?干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受什么控制? 15.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为什么?
16.湿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用干燥操作分为?按除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 1、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答
2、压
自动控制原理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47、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48、系统校正: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49、主导极点:如果系统闭环极点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据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其他闭环零点,则它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50、香农定理:要求离散频谱各分量不出现重叠,即要求采样角频率满足如下关系: ωs≥2ωmax 。
51、状态转移矩阵:?(t)?eAt,描述系统从某一初始时刻向任一时刻的转移。
52、峰值时间:系统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为峰值时间。 53、动态结构图:把系统中所有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填在系统原理方块图的方块中,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以拉氏变换来表示,从而得到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就称为动态结构图。
54、根轨迹的渐近线:当开环极点数 n 大于开环零点数 m 时,系统有n-m 条根轨迹终止于 S 平面的无穷远处,且它们交于实轴上的一点,这 n-m 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
55、脉冲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离散时间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