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试卷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试卷”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试卷”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试卷”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
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2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总共48分。)
1、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砖敲碎后,碎砖的密度将变小
B、铁的密度比木块大,指的是铁的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
C、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米3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2、深圳是全国七大缺水城市之一,80%的饮用水来自东江。从东江调水到深圳市各大水库改变
了水循环的哪一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和地下径流
3.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 4千克/米3
C. 6千克/米3
D. 8千克/米3
4. 平时所说的“棉花比铁轻”,它的实质是()
A.棉花的质量比铁小
B.棉花的体积比铁大
C.棉花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D.棉花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5.甲乙两个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1∶2
B.2∶1
C.1∶4
D.4∶1
6.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最新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S∶32 Cu∶64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Na2SO4 B、AlO C、ZnCl2 D、K2O
2、冰融化成水时,发生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小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4、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 )、( )、( )物质作为( )传播.在( )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 有关.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
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 )
A.17米 B.大于17米
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
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练习答案: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 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
2.声音在15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相对原子质量:S∶32 Ca∶40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2、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水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分子 C、同一种元素 D、无法确定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 )、( )、( )物质作为( )传播.在( )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 有关.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
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 )
A.17米 B.大于17米
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
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练习答案: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 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
2.声音在15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复习提纲_浙教版
第一单元复习一、符号
分析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得出结论: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分析电流表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 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分析时间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3、用符号可以避免由 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 1、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 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 的事物或过程 2、类型: 物体的复制品 事物变化的过程 图片 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2、古咏梅诗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来。”请为此句中“暗香来”建立一个模型。
三、水的三态变化
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 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 间隙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宏 观状态的改变。
四、物质: 1、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二氧化碳是由氧和碳元素组成 2、微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五、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1、原子直 接构成物质 (单质) 金属:Cu、Ba、Zn固态非金属:C、P、S 稀有气体:He、Ne、Ar
2、原子是由元素符号表示的3Ag Fe 铁原子_____,三个银原子_____。
3、原子的结构 发现史:道尔顿(实心球模 型)→汤姆森(西瓜模型)→ 卢瑟福(行星模型)→
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S∶32 Cu∶64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 ) A、H2O 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 C、电流I D、沙盘中的校园 2、冰融化成水时,发生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小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4、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分式》提升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分式》提升卷
一、选择题(24分)
a?bx?35?y3a?b11、下列各式:,,,(x2?1),,(a?y)中,是分式的
?42xa?bm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x?12、要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是( )
2x?11111A. x?; B. x??; C. x??; D. x?;
222213、对于分式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x?1A.
121?11x?11x?1?; B. ??2?; C. ; D. ; 2x?1xx?1x?3x?1x?1x?1(x?1)4、下列计算一定正确的是( )
A. (3x?2)0?1; B. ?0?0; C. (a2?1)0?1; D. (x2?2)0?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1111; C. ?2?; D. 2a?3?3; 10005252a6、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假设某一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
A. (?0.1)?2?100; B. ?10?3?飞机后反射,又被雷达接收,两个过程共用了5.24?10?5秒,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一章期末复习
D、F ,属于纯 例1: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有 A、B、C、E、G ,属于单质的 A、C , 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B、E、G,属于氧化物的有 E、G 。 A、液氧 B、水 C、红磷 D、汽水 E、氯酸钾 F、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固体剩余物; G、含硫50%的二氧化硫 解决该问题需要什么知识呢?
例2.硫酸(H2SO4)由 组成,由 构成, 每个硫酸分子由 构成。10个硫酸分子 与 个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你知道该题涉及到哪些知识吗
例3:材料:A.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B.氢氧化钠 固体极易溶于水C.它又叫火碱、烧碱和苛性钠D.它暴露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E.它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F.它能跟盐酸、胆矾等多种物质发 生反应G.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上述材料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 ,叙述化学性质的 有 ,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 为 ,固体氢氧化钠应 保存,其原因 是 。
你知道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吗? 你知道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吗?
例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 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3Fe+2O2 点燃 Fe3
浙教版新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 每周一练(3)
(第一章综合测试)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下面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场是有方向的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磁体S极 C.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 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 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4.小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 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