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等家庭诸多方面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小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只有我们积极地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的家庭教育,才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11-02
小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人群,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有计划、有条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重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只有深刻认识到家庭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家庭因素,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小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在和睦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导了小学生情感教育训练。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摘要:探讨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降低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提
供依据。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的家
庭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分析出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
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改善家庭环境可能增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充
分体现了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 措施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现在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
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
“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 ]。小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而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家
庭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庭因素及其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在个体心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等一些方面。我们要正确看待教师对学生心理影响。
关键字:教师 学生 心理健康
一个学生处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成长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能说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要去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或差的原因笼统的归于教师。当然,一个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会带给学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则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也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自身的性格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因素就不一一在此陈述,下面主要说说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一些方面。
1、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课堂是传授知识给孩子们的地方,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主导者引导着整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会让孩子们看在眼里,如果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则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充分吸收到课堂知识,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感情,很容易让学生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学生也对学习抱有高度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兴
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心理健康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这个陌生的知识领域里,很多知识点在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家庭更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幼儿心理健康受环境特别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质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家长之间和幼儿园之间是否要求统一等,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家庭影响 教育方式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不少来自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在这里我主要重点分析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一)家庭的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文类别:教育论文
科 别:
题 目: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姓名:雷自建
作者单位:阳东县阳东中学
联系电话:
写作时间:
13751608903 2009年12月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个心理互动团体,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链条上的有机环节,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意志品质、人际交往方式、认知方式、自我意识等都要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这种影响源于四方面: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态度及家庭成员的期望值。其影响之深远强烈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词】:家庭教育 青少年心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我真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指出:“六岁以前,家庭生活影响一个人毕生的人格。”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心理互动团体,父母或长辈群体是孩子的第一任心理辅导员,是孩子的第一批心理互动对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父母或长辈群体组成的互动团体中,从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受到父母的感染和影响。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指导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2.脑力激荡:“脑力激荡”是美国奥斯本博士提出的一种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它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荡,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出创新思维。
3.专栏咨询:专栏咨询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4.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5.情感: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则规范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小学生态度的特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1)对教师的态度 (2)对作业的态度 (3)对分数的态度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有哪些阶段?
答: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3.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
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
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
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
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
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 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 全班交流。
4、 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 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2.脑力激荡:“脑力激荡”是美国奥斯本博士提出的一种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它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荡,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出创新思维。
3.专栏咨询:专栏咨询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4.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5.情感: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则规范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小学生态度的特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1)对教师的态度 (2)对作业的态度 (3)对分数的态度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有哪些阶段?
答: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3.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
[ 2010-2-2 16:33:00 | By: 天高云淡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
教学内容:“太好了!”——良好心态的培养 教学设计:
人的心态,能把人推向成功,也能把人引向失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便有什么样的人生。它能“把地狱变成天堂”,也能“把天堂变成地狱”。这便是“心理力量”。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心理品质教育应放在首位,心理健康的人常说“太好了!”,心理有病的人爱说:“太糟了!”,面对失败和困境,要具有“太好了!”的良好心态。 教学目的:
1、了解不同心态对人生的影响。
2、学习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向人生中的失败和困境,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教学方式:
1、讲述与咨询 2、角色扮演 3、模拟练习 课前准备:
1、课前发放纸条,进行课前咨询(每人一份):
你遇到过什么让你认为不顺利、不顺心的事吗?小至丢失一支笔,大至受到老师批评、考试失败等,请你把它写出来。
事件: 当时“我”想 (做)
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探讨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的方法、对策等。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影响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并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必须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努力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美满幸福。 现代社会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均有相当比例的人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呼吁大家重视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说明家庭教育对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希望家长们能够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 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概述
重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