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军精神
“传承铁军精神”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传承铁军精神”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传承铁军精神”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传承铁军精神 打造铁军团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承铁军精神 打造铁军团队
作者:杨永丽 王莉 王靓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04期
在西部钻探公司“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持续深入推进中,吐哈钻井固井工程公司传承多年来形成的“铁军文化”,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精细管理,提升管理能力,以创新驱动发展,“铁军管理”工作方法创造了好的业绩,干部员工精气神足,保持和颂扬了吐哈钻井“固井铁军”的名号。
一、“铁军管理”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吐哈油田勘探深入,长裸眼、低压、低渗透储层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对固井质量要求年年提高,渤海、金塔等施工队伍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新老员工更替,对固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标准。在研判形势基础上,我们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力创特色”的基层建设思路,依据“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突出“铁军精神”,因情制宜,提出并实施了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以抢前抓早取胜的“铁军管理”方法和以高超技能、顽强毅力、协作团队和铁的纪律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二、“铁军管理”实施具体做法
(一)凸显铁军作风,队伍管理铸品牌。
一
铁军精神
篇一:“铁军”和“铁军精神”的历史渊源
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被称为“铁军”,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铸就的革命精神,又被称为“铁军精神”。那么,“铁军”和“铁军精神”的由来和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呢?
从《新四军军歌》谈起
要知道铁军和铁军精神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就要从庄严雄壮、节奏有力的《新四军军歌》谈起。《新四军军歌》诞生于1939年。那年2月23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到达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24日,新四军举行联欢晚会,欢迎周副恩来,会场设在军部大礼堂(陈家祠堂)。会场上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各单位之间互相拉歌,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从江南前线回来的陈毅也被大家拉出来唱歌。陈毅作为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的老同学、老战友,毫不推辞地用法语高唱一曲《马赛曲》:“前进,前进,祖国的儿女,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发誓向敌人复仇;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之而战斗??”激昂慷慨的歌声以及战士们的掌声,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创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机形势下,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
但是,我们自己的《马赛曲》呢?什么时候才
传承雷锋精神
传承雷锋精神
激扬青春风采
初二八班雷锋活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初二八班学雷锋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2013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1周年纪念年,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为雷锋题词5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及策划这次团日活动。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引导着亿万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文明道德风尚,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重要精神力量。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不断表明,雷锋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精神支撑。新世纪新阶段,深刻认识和大力发扬雷锋精神,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全体人民进一步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活动目的
1. 是为了加强同学们对雷
论传承民族精神
20[键入文字]
论传承民族精神 20114301 朱嘉慧
论传承民族精神
摘要: 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
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受各国文化的冲击思想也趋于多样化。但精神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所以传承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 传承
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共同文化精髓,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品质的升华。
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国文化的冲击,我国的精神现状堪忧。在科技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物质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美德,使人们逐渐忽略了对精神世界和民族精神维护,所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刻不容缓。
一、 为什么要传承民族精神?
1、 从哲学角度来看
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它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民族精神适应相应的民族及其发展,无论在历史还是未来都有利于民族的发展。
1
20[键入文字]
论传承民族精神 20114301 朱嘉慧
每个民族都自己的民族精神,它可以把民
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近代史论文: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2015级金融学 姓名:杜玉莹
长征精神内涵与传承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
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长征征途中培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这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教育塑造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内涵 自强不息 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1.坚定的共产主义
传承红色精神,彰显时代风采
传承红色精神,彰显时代风采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党旗颂”红歌会
九十年的光辉历程,无论多少优美的歌曲,也唱不尽我们对党对祖国的衷肠;九十年的风雨沧桑,不管多么绚丽的诗行,也说不尽党和祖国对我们的分量。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来临之际,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举办了“‘党旗颂’红歌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5月29日下午,东八舞池党旗飘扬。在离比赛还有近两个小时的时候,许多同学就已经到达舞池,在各自规划的区域,排起了方阵。
18:20,各参赛队伍就绪,在学院代表的带领下,互相拉歌。震天的歌声在舞池上空久久回荡。
此时,嘉宾及评委老师入场。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蒋志强部长、团委何涛书记、团委艾倩羽副书记、学生处李菊芬副处长、生科学院党委侯大斌书记、制造学院党委肖素梅副书记、经管学院党委胡树林副书记、法学院党委廖成中副书记、生科学院党委王昕副书记莅临红歌会现场。
18:40,在经管学院同学激情洋溢的开场舞过后,“党旗颂”红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一号代表队法学一队,为大家合唱《爱我中华》。激扬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力量。接着,经管一队的同学一曲激情澎湃的《站起来
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
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
——记党日活动重庆红色之旅 宜昌市夷陵区委办公室 曹格林
重庆,一座红色之城。
曾经,无数英雄儿女战斗于山水之间,无数英雄故事从这里传遍神州大地。火红的七月,怀着对红色大地的无限憧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景仰,我们出发了。
渣滓洞——信仰的力量
渡长江,过利川,入万州,穿越无数个隧道,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开进了重庆这座革命底蕴深厚的城市。来不及欣赏山城的繁华,一大早,便开始了此次红色寻访的第一站——渣滓洞。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后来被军统特务改设为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渣滓洞三面靠山,前临深沟,四周电网密布,由唯一一条不起眼的公路与外界联系。原以为,它会有多么庞大的规模,才不负其恶名,但其实仅分内外两院,俨然几间民房,面积不足五百平方米,在丛林的掩隐下,十分隐蔽。即便如此,听讲解员说,共产党员江竹筠、黄绍辉、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禁于此,最高峰曾关押革命人士达七百余人。就在重庆解放前三日,国民党特务对囚禁于此的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
- 1 -
杀,溃逃时还放火烧牢房,仅有15人脱险,让人扼腕叹息、悲愤不已。
走进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
传承精神力量
传承精神力量 提升学校品质
作者:王淦昌中… 点击数:1469 更新时间:2011-10-25
王淦昌中学更名10年来,以“依托名人、创办名校”为目标,弘扬王淦昌精神,改革优化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品质,为学校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内化与行动
学校对王淦昌精神作了深入解读,概括为八个字:献身科学、报效祖国;具体为四句话: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献身科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志存高远;质朴谦虚、淡泊名利。并把它作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校训。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编写了《王淦昌先生生平》《无尽的追问》《大师之风》等著作,传播大师生平,弘扬大师精神,使王老精神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校要求教师以“勤勉”作为学习的体现,在工作中落实“五勤”:勤观察、勤记录、勤反思、勤沟通、勤创新;要求学生以“勤奋”作为学习的表达,在课内外做到“四勤”:勤学、勤思、勤问、勤实践。十年中,学校教师把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作为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好每一班岗,教好每一位学生,没有怨言,从不计较,把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最大的心愿,把王老精神作为最大的激励;十年中,历届学生们把“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作为最大的心愿,在课堂里、校园中
我是长征精神传承人
我是长征精神传承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7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70年前的今天,伟大的工农红军用自己的血汗在中国大地上写下了一部史无前例而又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长
征。
长征,历史上举世无双的革命壮举,它挽救了
传承雷锋精神,从我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我做起
他不是功勋卓越的将领,却有将领般坦然的心胸;他不是伟大民族的领袖,却有领袖般刚强的内心;他不是智力超群的学者,却有学者般钉子的精神;他不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却有农民般勤俭的习惯。
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雷锋。虽然他只活了二十几个春秋,但他留给我们的是百年的启迪,千年的楷模,他的精神万古长青。雷锋二字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在我们身边就有活雷锋。在2008年5月12日那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许多武警官兵、志愿者纷纷来到四川汶川。武警官兵、志愿者纷纷进行救人、助人的工作。他们每当救起一个人,脸上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当帮助了一个人,心中便无比高兴。我想:那些援助物资的人,心中也会是同等的高兴吧!
哦!这就是雷锋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甘心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吧!雷锋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雷锋无处不在。
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会就下起了大雨,我被眼前的雨困住了,只好在校门口等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这时,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大姐姐说:走吧!我送你回家!我几番推辞,但禁不住大姐姐的劝说,只好和大姐姐一起回家。当我回到家后,站在门口,我忽然发现大姐姐右半边衣服全湿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可她已经走远了,望着她那可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