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高中必修一
“历史笔记高中必修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历史笔记高中必修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历史笔记高中必修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
总体特征:早期政治制度,带有原始性(血缘色彩浓厚)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夏朝)
——经济上私有制→政治权力也变为私有(“家天下”) 2.中央官制:相、卿士
3.地方:侯、伯(臣服、方国→松散) 二.西周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
周天子分封土地、人民给诸侯;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拱卫王室(服从、镇守、作战、贡赋、朝觐) ③影响:
积极:开发、扩大、趋向严密→加强统治
消极:地方独立性(官员、武装、赋役)→西周后期遭破坏 2.宗法制
①目的: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解决矛盾→统治秩序 ②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世袭制、分封制的规则) ③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 ④作用:贵族特权、垄断→稳定、团结
第2课: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提示:从第2课至第4课,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强化)一.春秋战国
1.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 2.春秋:诸侯争霸
3.战国:兼并战争、变法
4.秦朝统一——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1.核心:皇帝制度(独尊、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官制:三公(分工、配合、
如影随形必修3历史笔记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含义:(1)百家:虚指当时的十个学派 (2)争鸣:相互批判、相互融合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私田瓦解,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3)阶级:“士”阶层活跃和崛起
(4)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
3.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4.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 形成中国的儒学体系,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思想:“仁” 与 “礼” (2)民本思想:“以德治民”
(3)教育思想:①教育方式:首创私学
②教学主张:“有教无类” ③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2.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1)孟子:①政治主张: “仁政”
②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③人 性 论: “性本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
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民主“传贤”:
(1)含义: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 (2)禹的功绩:①治水有功;②部落联盟中威望高;③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说明:《戴冠冕的夏禹》图画, “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此图已不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形象,而是表示其帝王身分。
2、夏商的政治制度:
(1)中央:王位世袭制形成、相卿等设立;
相卿士等设立: 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
(2)地方:封侯、伯。
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
官员 职责或义务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1)分封制:(周武王首创;周公旦推行。)
含义: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相、卿士 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侯、伯 纳贡
高中必修一历史专题九2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1光荣革命的时间 光荣革命的时间 光荣革命的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 3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5世界第一部资本主义宪法是哪一部 世界第一部资本主义宪法是哪一部 6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体特征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
回顾: 冷战” 回顾: “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① 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② 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双方势均力敌, ③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 ④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有哪些? 新兴力量有哪些? 它们的崛起会改变原先的国际力量 对比吗? 对比吗?
欧洲人
高中历史 时间表 必修一必修二
时间表 手打
历史 必修一
近代中国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P24
1841年 三元里抗英P29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P24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P24
1894-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P24
1894年 黄海海战P31
1895年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P32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4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P50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P51
民国时期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成立P51
2月 宣统帝退位P53
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部资产阶级宪法P52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P54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P55
1922年 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纲领P55
1924-1927年 国民革命P55 56
北伐战争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 P57
9月 秋收起义P57
革命失败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P56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10-1936.10 红军长征
1935年 共产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
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分封制③主要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⑤影响:
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高中历史导学案人民版
(必修一)
编辑:字祺芳
QQ:435011274
2011年8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编号01
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学习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国家的起源:
1、时间:
2、推动因素:
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
传说禹的儿子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
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夏政治形式的特点?
(2)商的政治形式:
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制;
2、和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
合作探究:通过教材总结我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或手段有哪些?传说与历史的区别?我们应如何看待传说?
(二)西周的政治形式: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的统治
(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子
定期并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编号01
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学习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国家的起源:
1、时间:
2、推动因素:
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
传说禹的儿子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
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⑶商的政治形式:
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制;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 -
班级姓名
2、和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
(二)西周的政治形式: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的统治
(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子
定期并提供和。
(5)评价:
积极:
消极:
2、宗法制:
(1)目的:
(2)含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 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的过程。
美国
苏联 苏联 日本 西欧
中国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 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 不结盟 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 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 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原因 进程 影响扩大 欧盟的 盟旗、盟歌、 铭言、庆典 日、货币、 欧盟大厦、 主要机构、 主要体制等 简介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 表现 影响日本经济的崛起
1970 年日 本大 阪世 界博 鉴览 会上 的太 阳神 塔, 象征 着本 日本 经济 的重 新崛 起
三位发起人他们分别是?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印度总理 尼赫鲁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含义
原因、标志、发展影响不结盟运动第13次首 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
1、含义
思考?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 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 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 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 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历史笔记必修二专题五
必修二
专题五
第一节 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寻金热”的兴起。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商路,引起商业危机。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
1.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学说的客观原因 2.造船航海技术发展→相信地圆学说的主观原因
3.葡萄牙、西班牙的支持——最早开辟 主要原因:最早完成中央集权 三.概况
四.影响
A.对欧: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 2.进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3.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
B.对世:打破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节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荷兰 1.有利条件
1),地处大西洋沿岸
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摆脱了西班牙统治
3).资本主义经济发达,造船业、对外经济贸易发达 4).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2.殖民扩张
1).17世纪上半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2).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