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
“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
2、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
第3课 土地改革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 图文
豆丁教育百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 2、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第1课 国的成中国人立 民站起来了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西藏和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平解放 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第3课 地改革法》 土地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革命。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科目名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开发教师:杨灵芝 杨建民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中国历史》 ◆授课时间:31——36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杨灵芝 杨建民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八年级1——6班
课程目标: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学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初中承上启下的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掌握历史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了初步的理解。
2017— 2018年(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7— 2018年(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 , 杨坚 (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长安 。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 ,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 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 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 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②隋朝国 家统一。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年 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 洛阳 为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七年级生物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科目名称: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43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获得有关生命活动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体结构层次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4.获得有关绿色植物一生、绿色植物的生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等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
(1课时)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1课时)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课时)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课时)
第2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
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
中国历史现代部分时间年表 八年级下册
最全 最完整 最实用
中国历史现代部分时间年表新 民 主 主 义 向 社 会 主 义 过 渡 时
八年级下册
1949 年 9 月
建国前夕 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政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岸提出要武力解放台湾。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政治: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53 年 期 1949— 1956
建国后军事:相继建立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外交: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军事: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空军部队已拥有三千多架飞机。科技:开始发展人造卫星。 10 月 1 日 政治: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开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军事: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外交:签《中苏友好盟约》 ,还中国三亿美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 政治: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廿世纪 50 年代 政治:编制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河南安阳县开始。 工业:年底鞍山钢铁导工业基地建成投产 。 1950 年 军事:7 月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朝美援朝战争胜利。 外交:中国和印
(完整word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
沪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整理
U1P1
1: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可数名词,y改i加es转换复数 (转复数)hobby-hobbies (转复数)library-libraries (转复数)story-stories
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可数名词,直接加s (转复数)boy-boys (转复数)toy-toys
(转复数)monkey-monkeys
2:以o结尾无生命,复数加s (转复数)photo-photos (转复数)radio-radios (转复数)kilo-kilos
以o结尾有生命,复数加es (转复数)tomato-tomatoes (转复数)potato-potatoes (转复数)hero-heroes
3:打招呼,问候(v):greet 招呼,问候(n):greeting
4:发动机,引擎(n):engine 工程师(n):engineer
例句: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My ambition is to be an engineer
5:拥有(v):own 拥有者(n):owner
例句:杰克拥有一辆汽车。Jack owns a car
例句:他是这辆车的拥有者。He is the owner of the car
6:物理(n):ph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人物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