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策略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策略
1.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课程之中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并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是:①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②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③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用这种精神去设计幼儿园课程,把这些精神渗透于课程之中,既是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思想,又是重要的组织策略。
2.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是对幼儿园除了游戏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称。如何使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许多幼教实践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1)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
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原稿
2016-2017学年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征求意见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希望项目幼儿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与情境,借助《指南》,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其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且有意义。 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反思意识,提高教育决策的有效性 要求: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
作者:费永红
来源:《江西教育C》2016年第12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这也就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础,将游戏巧妙融入课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自主选择,促进晨间活动游戏化
中国有句古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就是从晨间活动开始的,教师要充分重视晨间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和开展室内外结合的晨间活动。让幼儿每天一入园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为一天的园内生活奠定基础。
在室内,教师可以让幼儿擦拭自己的桌椅,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可以根据季节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创意角”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发挥自身的想象,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可以在“种植角”让幼儿给自己种植的花草浇水、除草,让幼儿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又培养了观察能力。
在室外,活动的设计更注重趣味性。教师可以将走、跑、跳、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将游戏真正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得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最终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我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绿化面积209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2600平方米,本学期共9个班,每个活动室设计都是融教学、游戏、生活于一体。幼儿园内环境清新优雅,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优势分析
(1)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
我园地处我县西南的偏远乡镇----恒济镇,我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芦絮飘荡、荷藕万亩------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孩子们的游戏创造了条件。大自然既是孩子的游乐场,又是孩子们的聚宝盆、百宝箱。比如:竹子、稻草、渔网、芦柴、葫芦-------都是最好的游戏素材。就拿竹子来说吧,可以做成竹梯、竹凳、小推车、跷跷板、平衡木等等,孩子们可以将这些玩具玩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出来。 (2)有着一群吃苦耐劳的队伍
我园现有教职工35人,园长2名,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将游戏真正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得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最终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我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绿化面积209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2600平方米,本学期共9个班,每个活动室设计都是融教学、游戏、生活于一体。幼儿园内环境清新优雅,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优势分析
(1)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
我园地处我县西南的偏远乡镇----恒济镇,我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芦絮飘荡、荷藕万亩------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孩子们的游戏创造了条件。大自然既是孩子的游乐场,又是孩子们的聚宝盆、百宝箱。比如:竹子、稻草、渔网、芦柴、葫芦-------都是最好的游戏素材。就拿竹子来说吧,可以做成竹梯、竹凳、小推车、跷跷板、平衡木等等,孩子们可以将这些玩具玩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出来。 (2)有着一群吃苦耐劳的队伍
我园现有教职工35人,园长2名,专
《幼儿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音乐活动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研究。像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等儿童音乐教育理论都是以游戏方式为基础,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和周围世界互动、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对其运动器官的发展,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能真正满足幼儿对音乐元素学习的需要,将游戏做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气息、获得音乐知识;在学习中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孩子们得到的不单单是美的体会,更是在智力、身体、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多年来,我园始终坚持“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的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活动游戏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与低效化等问题。关注游戏的外在形式忽视游戏的基本精神;注重教师自身的教育意图忽视幼儿的需求与能力差异;注重游戏的情境性忽视挑战性与创新性等等。我认为,导致上述问题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的制定简单、教学
内容的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策略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策略
发布者:烘烘老师 www.chinajiaoan.cn 阅读:1751 次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
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一、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游戏性,电可用来描述和定义活动,这时,游戏性就成为活动的客观特征,活动可以被分为游戏性强或弱的活动”(刘焱,1999)。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指活动的客观特征),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游戏化课程充分利用游戏因素,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2.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为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幼儿园教育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备受关注,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以及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幼儿的
课程游戏化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文献综述
良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诚然,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即提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要“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因此,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教育部2012 年12 月颁布实施的(以下简称《指南》)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强调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也正如《指南》“说明”所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将教育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需要我们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进行积极而适宜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主动参与并创造生活,发展幼儿的自主性、
基于活力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活力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探索
作者:阮邡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3期
摘 要:本文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下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技术》课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内容,以“网页美化”为例,指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希望能够对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教育教学当中,广泛应用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逐步形成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信息素养在科学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新型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依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