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齐桓公

“管仲齐桓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管仲齐桓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管仲齐桓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齐桓公失地的诚信故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齐桓公即位后,亲率大军伐鲁。以报鲁庄公扶持公子纠争位之仇,鲁军节节败退,齐国大军长驱直入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臣服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答应了鲁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会盟。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鲁庄公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然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安乐,假使您不听微臣之言,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曹刿说。

  现在鲁庄公是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他听完此言,只好爽快地说:“那好吧,我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如此这般地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了笑逐颜开,连声说:“好,好,好!”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暗藏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时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等他们很长时间了。

  鲁庄公到达色会盟地点之后乘齐桓公不备,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剩下五十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这和跟你拼命一样都是死,就让我死在你面前吧!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

管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管仲简介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1]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2]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3]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二、管仲故事--管仲选才

选贤任能一定要坚持正直原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才,齐桓公并没有不十分明确标准。

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一见养马

人就关心地询问:“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养马人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事都不是轻松!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养马人回答说:“以前我也养过马,依我看,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为什么

管仲列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史记选读 浦培根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4、珍惜同学情谊,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司马迁的家世、经历、志向、抱负和创作《史记》的始末。

2、分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条件、目的。 教学难点 1、课文中一些词句的翻译。

2、管仲的民本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

管仲列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课题:《管仲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汇、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分析,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朗读、分析,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自主学习】 模块一、情境引读 (一) 文学常识

管仲 ,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以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管仲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

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典故】桓公拜相

“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

管仲的小故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上管仲无疑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的人物,他在齐国担任相国的时候,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迅速富强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管仲的小故事,欢迎来参考!

  管仲的身份有很多,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历史上管仲相齐,辅助齐桓公公子小白,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是精明强干的商人,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赚得衣钵满盆。家财万贯是个成功的商人,高居相位又是一个成功的丞相。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连孔夫子都感叹道,要不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我们恐怕都要成为,蛮人统治披散头发的老百姓了。

  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功绩卓著,扶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开创了自周统一以来,中原少有的安定团结局面。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 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

扁鹊见蔡桓公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扁鹊见蔡桓公

PIV4.0云讲义打造高效课堂 扁鹊见蔡桓公

1、(2015中考海淀二模)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言选段,完成第(1)4-(4)7题。

1.唐代医学家、药物学家孙思邈(581-682)幼时看到很多穷人死于疾病,于是立志行医,刻苦钻研医术,二十来岁就成了名医。他关心病人疾苦,医德高尚。 2.孙思邈精通各科医学。他用针灸和按摩治好了头颈肿大、危在旦夕的刺史,还在临床实践中冲破前人365个穴位的定规,发现了止痛的“阿是穴”。 3.他常常亲自上山采药,炮制药材,并经由临床实践发现采药的季节、地点和处理方法都对疗效有影响。他还常到民间收集药方,并都记录下来 4.很多山里人得了“夜盲症”,白天能看见,晚上啥也看不清,而有钱人很少得这种病。经过研究,孙思邈让病人多吃动物肝脏,治好了夜盲症。原来动物肝脏里有很多患者缺少的维生素。 5. 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与医治脚气病的人。他发现有钱人易得脚气病而穷人不会,就在比较贫富两种人的饮食后,把粗粮中的糠麸拿给病人吃,治好了脚气病。 6.孙思邈不忘初心,笃志医学;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终于编写成《千金要方》一书。全书30卷,为中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影响到

《管仲列传》公开课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獐沟中学教学案 高二语文组

《管仲列传》导学提纲

主备人:李彩霞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通过朗读、分析,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学习重点】

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学习难点】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课前准备】

完成预习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题: 一、了解作者

搜集有关管仲的故事。

二、对照注解,了解文章的大意。 (一)实词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之。 (1)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 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

扁鹊见蔡桓公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扁鹊 见 蔡桓公,立 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 不 治 将恐 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 出, 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 我 没有病。”扁鹊走后,

桓侯曰:“医之 好治 不病 以 为 功!” 桓侯说:“医生(总是这样)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 居 十日,扁鹊复 见, 曰:“君之病 在 肌肤,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

不治将 益 深。” 桓侯不 应 。扁鹊 出, 桓侯又 不悦。 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 居 十日,扁鹊复 见, 曰:“君之病 在 肠胃,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

不治 将益 深。” 桓侯又不 应。 扁鹊 出, 桓侯又 不悦。 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 扁鹊走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案

濮水柔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文言文的字词句翻译。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古今异义的词语。

2、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寓言蕴含的道理: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教学难点:

准确翻译重点字词及难句。

教学方法:

情趣导学法 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幻灯机、图片、道具

教材解读:

第一课时

一、简介韩非及《韩非子》

1、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孤愤》、《五蠹》、《储说》、《说林》、《说难》等篇。

2、《韩非子》代表了法家思想。

3、文化常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4、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人,著名的民间医生,是中医传统诊断的奠基人。四疹法:望、闻、问、切。

二、检查预习学案

1.读课文。

2.注停顿和读音。

四、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

五、疏通字词。

步骤:1、出示句子。

2、学生逐字逐句来翻译句子。

3、其他学生指正并翻译。

4、老师归纳,指出重难点的字词。

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疗将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