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连加(西师大版)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连加 (西师大版)教案
连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2 页例 1 及第 43 页课堂活动第 1, 3 题。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的过程, 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 探讨连加计算的方法, 能正确地计算 10 以内的连加计算。
3. 进一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初步学习用连加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体会连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 学具准备】 学具盒、 多媒体课件、 装钱的信封。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孩子们, 今天老师特别邀请了一些小动物来教室里和我们一起玩。 你们欢迎吗? 现在掌声请出第一位嘉宾。 (视频显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 小猴子:
嗨, 大家好! 听说
倍的认识导学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课时一:倍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乘法口诀表。 2、 情境创设,引出概念。
师:同学们,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现在请看黑板。 第一行: 第二行:
师:你看老师画的圆想到了什么?第二行有几个这样的“2”? 导入倍的概念。
二、 自主学习
看第5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胡萝卜有( )根,红萝卜有( )根,我们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 2、圈一圈,白萝卜有( )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倍。3、想一想:12里面有( )个4,所以说12是4的( )倍,有( 是3的( )倍。
4、第一行:画12个三角形第二行:画三个三角形 问:第一行的三角形是第二行三角形的几倍? 三、拓展提升
1、 有4个正方形,圆圈的个数是正方形的7倍,圆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建南镇乐福隆基希望小学---柳仁坤
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被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的设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先来认识“份”,份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由份引出新概念倍,,接着跟老师说,自己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动手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实时点播,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反思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地发展。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识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鼓励学生想办法求简单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汇总学生的想法,
小三数学西师大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教师提问:
(1)我们侧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用什么单位?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 2 )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 3)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做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扇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科书第14页的例3,例3是扇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圆与涂色部分)的关系,认识圆心角、弧、扇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扇形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扇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科书第14页的例3,例3是扇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圆与涂色部分)的关系,认识圆心角、弧、扇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东南西北 3教案 西师大版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会看简单的路线图(4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准备:
例3的挂图,洋洋的模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49页例3的挂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对话语)。 ①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4个方向? ②说一说,大象园、天鹅湖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 ③说一说,狮子山、长颈鹿园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
[点评:这里采用变换例题图的方式,既复习了旧知,又使学习内容前后发生联系,达到有效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目的。]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教师:愉快的星期天到了,洋洋去动物园玩。她看完了狗熊后,想要去看长颈鹿,但不知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当当小导游,告诉她该怎么走吗?(教师将洋洋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倍数与因数倍数因数教案西师大版.doc
倍数、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认识这些数吗?(板书:0,1,2,3,4,5……)
生笑并读出这些数。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学生:自然数。
教师: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板书: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学生: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教学例1
教师: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思考。
教师:你是如何安排的呢?
学生:排成4排,每排9人。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安排来写个算式。
生1:4×9=36。
生2:36÷4=9。
(板书两个算式)
教师: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
2017—2018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数的认识(二)精品教案
复习数的认识(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复习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会正确
判断。
2、进一步掌握质因数的概念,会正确分解质因数。 3、会正确、熟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区别;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复习数的认识,一起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我们比比看。 (二)交流、归纳 1、复习奇数与偶数
(1)说一说什么是偶数和奇数? 学生口答后,课件强调。 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2)口答100以内的奇数和偶数。
2、复习质数与合数
(1)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 学生口答后,课件强调。
非0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2)出示100以内的质数,在书上的表中圈出。 3、辨析;
(1)奇数都是质数。
学生讨论,强调9是奇数也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
学生讨论,2是偶数也是质数。 4、复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课件出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生读。 (2)介
数学《倍的认识》优秀试讲稿
数学《倍的认识》优秀试讲稿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老师想问大家,你们都见过小白兔吗?喜不喜欢呢?
老师听到好多同学说属兔,还有的同学说爷爷奶奶家里就有小白兔,经常会看到小白兔拔萝卜的场景,特别开心!
看来同学们了解小白兔,而且还知道小白兔会拔萝卜。
好,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小白兔在拔萝卜,还有的小黑兔在吃萝卜,对吧!
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谁能告诉老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好多同学都举手了,请第三排手举的最高的这位同学你来说说看,我看到有三种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和红萝卜,好棒,请坐,三种萝卜同学们都认识,那么其他同学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有没有要补充的;靠窗户那位同学你来说,好,请坐,他说他看到了2根胡萝卜,6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他数的对不对呢,同学们你们结果跟他一样吗?都一样,非常好。
现在要给小白兔分萝卜了,如果老师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同学们现在想想你能不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的形式来表示?
跟着老师一起数数:一个2根,2个2根,3个2根,对,有的同学说就是3个2根,你们很聪明哦,红萝卜可以用3个2根来表示,同样可以用“倍”语言进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