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福清市江镜玉桂小学 郭英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可以说,“中华不振”是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可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 作业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

2.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向少年周恩来学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公开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导入新课

师:(课题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子生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着周恩来成长的脚步,学习课文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还要回到那一天上修身课。 (模拟课文所述场景,教师担任文中“魏校长”,学生担任文中“学生”。) 师: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预设:学生踊跃回答。) 生1:“为明理而读书。” 生2:“为做官而读书。”

生3:“为挣钱而读书。” 生4:“为吃饭而读书。”??

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重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词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2009年的国庆,是我们祖国60年华诞在迎国庆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重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词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2009年的国庆,是我们祖国60年华诞在迎国庆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5课

学科:小学语文 设计人:杲振洪 所在省市:北京市 区县:朝阳区

学校:呼家楼中心小学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单元主题,继续在阅读中学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任务。 本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全文紧紧贯”中华不振”这一重点难点,把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前因和后果表述得清晰而又生动。他的追问和疑惑不解让我感受到他对“中华不振”的关注;他勇闯租界探个究竟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他对“中华不振”真正的领悟和理解以及内心无比的愤怒、震惊、甚至无奈之情,于是才有了他深入的思考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原来少年恩来在那一刻起就已经把个人的学习与奋斗与祖国的安危紧紧相连,着实令人敬佩! 学生情况: 对周恩来总理学生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新中国的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1【导入】 1齐读课题,问: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当时多大?在哪儿读书? ⑵周恩来读书时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板书:中华不振

⑶课文写了周恩来在沈阳读书时的哪几件事? 2、这三件事,你能分别用个词语来概括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目的是结合名人的、孩子的,以前的、现在的……各种类型的成长故事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在了解别人的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语文园地则照应了综合性这一思想,提出了写一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写一写对于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等习作要求。落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它记叙了周恩来12岁时到沈阳读书,看到中国人在租界内受到外国人欺负而无处说理的现象,从而明白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而下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描写,有利于学生学习透过文字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但是本文所讲述的社会背景离学生比较远,尤其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对1910年的中国社会状况可以说跟古代一样遥远,他们对于那个时期的了解可能都不如对恐龙了解得多,因此,很难体会中华不振以及不振的原因,这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就可以落实到两方面,一是读懂文章,通过文字及资料直指重点“中华不振”,感受周恩来的爱国之情,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目的是结合名人的、孩子的,以前的、现在的……各种类型的成长故事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在了解别人的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语文园地则照应了综合性这一思想,提出了写一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写一写对于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等习作要求。落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它记叙了周恩来12岁时到沈阳读书,看到中国人在租界内受到外国人欺负而无处说理的现象,从而明白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而下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描写,有利于学生学习透过文字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但是本文所讲述的社会背景离学生比较远,尤其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对1910年的中国社会状况可以说跟古代一样遥远,他们对于那个时期的了解可能都不如对恐龙了解得多,因此,很难体会中华不振以及不振的原因,这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就可以落实到两方面,一是读懂文章,通过文字及资料直指重点“中华不振”,感受周恩来的爱国之情,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课始铺垫,用“情”搜集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生平事迹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形象。 2.出示CAI课件,播放《你是这样的人》乐曲,边看有关周总理工作的图片师边深情朗诵:

在这里

我要歌颂一个人 歌颂智慧和精力

歌颂马蹄莲的纯洁和质朴

在民族迷失了道路的地方 他以一个微笑 解开了人民的疑惑

他以神奇的魅力征服过所有的人 他以革命家的力量和战士的热情 使贫困的土地上开满了花朵 他的心脏和脉搏

在人民的躯体里从没有停止过跳动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说----是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伟人啊! 你说----让我们一起来歌颂这位为人民服务的可爱的人吧!

4.诗中所歌颂的就是把毕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我们人生的楷模——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从小志气高,在他12岁时就许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课题。

5. 理解课题。

读了课题,结合课文理解\崛起\的意思,

请你来说----恩,富强\\繁荣\\昌盛,为了中华的繁荣富强而读书,真不错! 你来----你觉得是振兴中华的意思. 同学们说得很好,\崛起\就是\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