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劳动经济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劳动经济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基础工程》浅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ak=170kPa。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
fa= fak+ηdγ m (d-0.5)=170+1.0×18×(1.2-0.5)=182.6kPa
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
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
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kN/m3,fak=280kPa。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a= fak+ηdγ m (d-0.5) =280+4.4×18×(1-0.5)=319.6kPa
=18γ
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k=150kN/m。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0.91,fak=130kPa,Es1=8.1M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22章
一、
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
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
a.不一致。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如果他
热工基础第二版 课后答案(全) 张学学
第二章
思考题
绝热刚 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充满整个容器。问:⑴ 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⑵ 空气是否作出了功? ⑶ 能否在坐
标图上表示此过程?为什么?
答:(1)空气向真空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的热力学能不变。 (2)空气对外不做功。
(3)不能在坐标图上表示此过程,因为不是准静态过程。
2.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 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作功。
错,比如气体向真空中的绝热自由膨胀,对外不作功。 ⑵ 气体被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对,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是不可能自压缩的,要想压缩体积,必须借助于外功。
⑶ 气体膨胀时必须对其加热。
错,比如气体向真空中的绝热自由膨胀,不用对其加热。 ⑷ 气体边膨胀边放热是可能的。
对,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k时,可以实现边膨胀边放热。 ⑸ 气体边被压缩边吸入热量是不可能的。
错,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k时,可以实现边压缩边吸热。 ⑹ 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这种情况不可能。
错,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1,小于k时,可实现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
4. “任何没有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对外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习题 一
1.1 解释名词:① 测量;② 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
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答案
清华大学第二版编译原理答案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 1 章引论 第 1 题
解释下列术语: (1)编译程序 (2)源程序 (3)目标程序
(4)编译程序的前端 (5)后端 (6)遍 答案:
(1) 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 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 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 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 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 目标机无关。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 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 号表管理等工作。
(5) 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 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 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第 2 题
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 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
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
数理方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曲线论
§1 向量函数
1. 证明本节命题3、命题5中未加证明的结论。 略
2. 求证常向量的微商等于零向量。 证:设
,
为常向量,因为
所以 3. 证明
。 证毕
证:
证毕
4. 利用向量函数的泰勒公式证明:如果向量在某一区间内所有的点其微商为零,则此向量在该区间上是常向量。 证:设
,
为定义在区间上的向量函数,因为 ,
和
在区间上可导。所以,
在区间上可导当且仅当数量函数
,根据数量函数的Lagrange中值定理,有
其中,
,
介于与之间。从而
上式为向量函数的0阶Taylor公式,其中区间上处处有
,从而
证毕 5. 证明
具有固定方向的充要条件是
具有固定方向,则
。 可表示为
,。
,其中,于是
因为
,故
,从而
为某个数
,则在区间上处处有
,于是
。
。如果在
证:必要性:设其中
为某个数量函数,为单位常向量,于是
,可设
,令
充分性:如果量函数,
为单位向量,因为
为常向量,于是, 6. 证明
,即具有固定方向。 证毕
平行于固定平面的充要条件是。
,对
证:必要性:设平行于固定平面,则存在一个常向量,使得
和
,从而,,和
此式连续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习 题 1
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公称尺寸愈好。(×) 2.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有争议,第一版答案为×) 4. 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 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μm,配合公差为41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1.2 填空
1. 国标规定的基本偏差孔、轴各有 28 个,其中H为 基准孔 的基本偏差代号, 其基本偏差为 EI ,且偏差值为 0 ;h为 基准轴 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 es ,且偏差值为 0 。
2. 国标规定有 基准孔 和 基准轴 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 基准孔 ,以减少 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 ,降低生产成本。
3. 国标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 级,其中最高级为 IT01,最低级为 IT18级,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 IT5_—IT12 。
4. 配合种类分为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和 过盈配合 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
数控技术第二版 课后答案
数控技术第二版 章 节 练 习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1数控机床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答:数控机床由输入装置、CNC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的机械部件构成。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输入-译码-刀具补偿-插补-位置控制和机床加工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基本功能
答:组成: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输入输出设备:实现程序编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以及显示、存储和打印
数控装置:接受来自输入设备的程序和数据,并按输入信息的要求完成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伺服系统:接受数控装置的指令,驱动机床执行机构运动的驱动部件。
测量反馈装置:检测速度和位移,并将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机床本体: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
1.3.什么是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三者如何区别? 答:(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特点:只与运动速度有关,而与运动轨迹无关。如:数控钻床、数控镗床和数控冲床等。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特点:a.既要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准确定位,又要控制两相关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路线。b.通常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功能,以及主轴转速控制功能。
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著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 思考题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 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课后及补
东大土木10级工程硕士QQ群专用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课后及补充习题 解答
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
1. 资金的时间价值 习题(P27):
13. 某企业获得8万元贷款,偿还期4年,年利率为10%,试就以下4种还款方式,分别计算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4年还款总额及还款额的现值和终值:
⑴ 每年年末还2万元本金和所欠利息;
⑵ 每年末只还所欠利息,本金在第4年末一次还清; ⑶ 每年末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 ⑷ 第4年末一次还清本金和利息。 【解】
⑴ 利息:第1年末8000元,第2年末6000元,第3年末4000元,第4年末2000元。 ∴ 4年还款总额=20000×4 +(8000+6000+4000+2000)=100000元
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第1年末28000元,第2年末26000元,第3年末24000元,第4年末22000元. 还款额的现值
P = 28000(P/F,10%,1)+ 26000(P/F,10%,2)+ 24000(P/F,10%,3)
+ 22000(P/F,10%,4) = 80000元
还款额的终值F = 80000(F / P,10%,4)=117128元。 ⑵ 利息:每年还利息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