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200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0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0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图文
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
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图文
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 修订稿(2014年2月19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组 2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正对社会和经 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 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 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而社会 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 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 本素养之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和思维方 式变革的同时,对每一位当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 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 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讲座
张少华
一、简要介绍旧版科学课标
我手里拿的这本科学课程标准是2001版的,到现在已使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历程进行一下回顾,以前叫教学大纲,课程也不叫科学,而是叫自然,后来改叫科学。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掀开了科学教学改革的新篇章。2004年教育部组织了专家组,对颁布的课标进行修订。2006年教育部再次组织专家,重新对各科标准进行修订。2011年教育部组织课程专家组与课标修订组成员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第八稿。目前还处于修订阶段,我们所使用的还是2001版的课标。所以我只能以2001版的科学课程标准来介绍,因为它是最原始的课标,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叫课程目标,第三个部分是标准的主体部分,它叫做内容标准;第四个部分是课程实施建议,最后是附录。
第一部分:前言,简要地说明了标准产生的背景、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教学基本理念以及设计思路。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规定了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指出:科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0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音乐课程标准习题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临沂四小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改革始于何时?
2000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美术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我们小学 美术教师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美术课 堂研究得到推进。2001确立《义务教育美
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再加10年美术新课 程改革衙课堂教学的洗礼,美术老师对课 堂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2
年秋季开式使用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出现了改革浪潮,以 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答21世纪的要求。
美术发生了变化美术教育的情景发生了变化 美术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之后的变化教师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 学生的变化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教师的变化:
第一,教师能够从人的素质 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了美术课 程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教师能够将美术课程 放在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实 施。 第三,教师对美术教学方式 和方法的选择更具有主动性 和自觉性。 第四,教师对美术教材内容 的选择、组织和拓展更主动 和自觉,甚至成为校本课程 的编制者。 第五,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想 方设法选择和拓展美术教学 资源。 第六,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 多样的美术评价方法。 第
义务教育品社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 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
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
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4 一、课程性质... 4 二、课程基本理念...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5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6 一、总目标... 6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7 (二)过程与方法... 7 (三)知识与技能... 8 二、学段目标... 8 (一)1~2年级... 8 (二)3~6年级... 8 (三)7~9年级... 9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9 一、感受与欣赏... 9 (一)音乐表现要素... 10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0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10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1 二、表现... 11 (一)演唱 (二)演奏... 12
(三)综合性艺术表演... 12 (四)识读乐潜... 13 三、创造... 13
(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13 (二)即兴编创 (三)创作实践... 14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4 (一)音乐与社会生活 (二)音乐与姊妹艺术... 14
(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5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5 一、教学建议... 15
(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关于教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word版
义务教育
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