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诗30首

“咏物言志诗30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咏物言志诗30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咏物言志诗30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诗歌鉴赏

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
写作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
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
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
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
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
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
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
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
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卜算子·咏

30诗五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30诗五首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设想

古诗节奏明快,很适合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意的品味融合在朗读过程中。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题破山寺后禅院》《登飞来峰》 一、导入

以古诗文背诵比赛入题 二、诵读赏析

1.结合自己的了解,谈谈对曹操的评价

补充说明:曹操,字孟德,汉魏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汉末混乱的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维护汉王朝的旗号下,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人。

2.补充材料

碣石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互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4.出示习题,检验理解程度。

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它描写的具体景物是 它们具有 的特点。

2)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

30诗五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30诗五首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设想

古诗节奏明快,很适合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意的品味融合在朗读过程中。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题破山寺后禅院》《登飞来峰》 一、导入

以古诗文背诵比赛入题 二、诵读赏析

1.结合自己的了解,谈谈对曹操的评价

补充说明:曹操,字孟德,汉魏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汉末混乱的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维护汉王朝的旗号下,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人。

2.补充材料

碣石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互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4.出示习题,检验理解程度。

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它描写的具体景物是 它们具有 的特点。

2)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

咏物诗四首精华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粤教版选修1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 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 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粤教版选修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咏物诗的概念以及咏物诗的特点。 (2)了解咏物诗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托物言志。 (3) 能进行有关的鉴赏,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咏物诗的学习,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了解 诗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接受精神的熏陶。

粤教版选修1

咏物诗的特点 :1、 形似。 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 精神品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粤教版选修1

如何鉴赏咏物诗步骤:1、分析意象。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分析情感。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联 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 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分析手法。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粤教版选修1

作者: 顾况(?~约806后),唐代诗人。 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 (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 至贞元二年(786),

咏物诗鉴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咏物诗 鉴赏

一、咏物诗概念:

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物”引发了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的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诗人还能“困物而兴怀”。因此,没有生活中的万物,便不会有咏物诗;而优秀的咏物诗,又给物以美感和生命。将“物”与“诗”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是诗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二、常见咏物诗的特点: 1、形式特点:

a、标题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

b、形似 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

c、神似 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2、内容特点:

(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如郭震之《莲花》,其以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比拟将莲花之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 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 碧玉盘中弄水晶。 (2)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借物喻人)。如韩愈之《芍药》,其诗比拟生动,借物抒情,表

谈谈咏物诗鉴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谈谈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

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古诗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然而要做到领会咏物诗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我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如何鉴赏咏物诗?在谈鉴赏要诀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咏物诗的形式。咏物诗诸体皆具,从四言五言七言到杂言体,从古体诗到近体诗,从乐府歌行到律诗绝句,都有大量咏物作品传于世。从咏物的不同方式来区分,咏物诗则可分为比体咏物诗(又称感物诗)、赋体咏物诗(又称吟物诗)两大类。前者以托物言志为主,后者以描摹物态为主。还有人将那种堆砌典故而成的咏物诗单独列为一类:事类咏物诗。我们学生所接触的绝大部分是“比体咏物诗”。“比体咏物诗”多为托物寓志之作,即“略貌取神、因物喻志”。这种咏物诗大量地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往往对所咏之物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要通过咏物来写人,如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峰。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刘桢颇有骨鲠之气,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指导预习,掌握的基本字词。 3、品味鉴赏诗歌。 二、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一)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 代伟大的 诗人,字 , 号 ,有“

”美誉,与杜甫并称为“

”。其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雄奇豪放,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2、王安石(1021-1086),字 ,晚号 ,世人称 公、 先生,

(朝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为: 、 、苏洵、 、苏辙、

、王安石、曾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小学生咏物诗积累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生咏物诗积累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曲项向天歌。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天苍苍,野茫茫, 白毛浮绿水, 鱼戏莲叶北。 风吹草低见牛羊。 红掌拨清波。

4、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唐)李峤 (唐)贺知章 ( 唐)王之涣 (唐)王之涣

解落三秋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 黄河远上白云间, 白日依山尽, 能开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入海流。 过江千尺浪, 不知细叶谁裁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欲穷千里目, 入竹万竿斜。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摘要]“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志”的训诂及“诗言志”产生的时代确认是学者们绕不开的问题。此两者也是大部分学者展开不同阐释的依据。同时,由于汉学的国际化,“诗言志”渐成为研究中国诗歌的元问题,许多外国学者也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

[关键词]诗言志 亚洲 北美 一、亚洲文化圈关于“诗言志”的理解 (一)文化空间说

李春青在其著作《诗与意识形态》中提出,诗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诗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是独特的文化空间之“结构性因果关系”的产物。诗能够成为普遍性的言说方式需要有言说者、听者、传播方式与渠道及评价系统等,需要形成一种以诗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空间或者特殊“场域”。

基于此,他提出了“诗言志”的含义不应一概而定,而应根据时代不同有具体的含义:一是“诗”与“志”或“识”通,是指“记忆”或“记录”。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西周之初甚至更早就只能是这种含义。二是“赋诗”意义上的“诗以言志”之义。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就极有可能是这种含义。三是后人通常的理解。如果此说产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赋诗普遍出现之前,则可能是这种含义。

无论“诗言志”产生于何时,至此到了战国中叶这种说法已经被

普遍理解为我们所理解的那

原创精品教案 咏物诗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咏物诗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回顾。 1、引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2、回顾

(1)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前半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