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
“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很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利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共性:
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国家除外)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起他法律严格。
A,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方机关。 B,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制定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 3,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很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利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 ◎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B,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 普通法是将宪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为可操作规则,目的是促成宪法规范的落实和实现。
◎ 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法制体系的构建和运作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共性: 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国家除外)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中国宪法学详细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很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利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 ◎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B,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 普通法是将宪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为可操作规则,目的是促成宪法规范的落实和实现。
◎ 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法制体系的构建和运作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共性: 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国家除外)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精华打印版)
政法干警民法学
《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精华版)
第一篇:民法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含义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实质意义的民法:指作为部门法的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也就是私法的全部,狭义指在民商分立的国家商法以外的私法。
2、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指以一定体例编篡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我国民商合一,是广义民法,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
二、民法的历史沿革:
分为古代民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
1、古代民法的典型代表是罗马法。
2、近代民法是在继受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了大陆法和英美法两大法系。大陆法系推行法典化,又称民法法系,英美法以判例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又称判例法系。近代法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
3、资本主义现代民法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22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始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我国近代民法始于清末,1907年清政府开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完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法典,该法典
宪法学笔记(精华内容)
第一章 宪法总论
1.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由一个或几个宪法性文件构成的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习惯的宪法。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3.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解释的程序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法律,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美国宪法属于典型的刚性宪法。
4.柔性宪法:是指无论是制定、修改、解释程序还是法律效力都与一般的普通法律一样的宪法。英国宪法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5.宪法修正案:是指在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把依照特定程序通过的修正内容按前后顺序分条附于宪法原文之后。
6.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解释既是使宪法规范适应社会实际的一种方法,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手段和措施。
7.宪法习惯:是由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管理国家事务
中国宪法学汇总一
中国宪法学汇总一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1. 宪法: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
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几种反映,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 2.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
1) 都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 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3) 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 其内容都是有利于统治的物质生活条件 3.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 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2) 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i. ii.
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明任何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抵触,抵触者无效
3) 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4. 在我国,宪法修正案只能由全国人大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 5. 宪法修改的要点:
1) 谁有权提出 2) 谁通过 3) 谁颁布 6. 宪法的本质属性:
1)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 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3)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7. 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民主宪政理论 8. 英国宪法产生及其特点:
产生:通过逐步限制王权
宪法学
宪法学 一、
名词解释
1、 宪法典
现代国家从一种有逻辑、有系统的法律文书集中表现对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自身尊严承认和尊重的法律形式。 2、 国家性质
指以一定的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宪法实施和宪法解释等所表现出来的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根本法的方式对自己国家属性的确定和维护。 3、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
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的财产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财产。 4、 狭义的议会制
称之为议会内阁制或者责任内阁制,指由议会的多数党或者政党联盟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体。 5、 平等权
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所有的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平等的旅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相应的对国家机关也提出了要求,在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对于公民的惩罚和保护都应该是一视同仁,不可区别对待。 6、 宪法惯例
指宪法文本和宪法制度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先发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7、 人民
指那些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阶级和社会集团。 8、 国家形式
一国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9、行政区划
指国家按照
宪法学试卷
宪法学试卷(二)
一、判断对错题(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错的打“×”,对的打“√”。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美国历史上,1816年的英民地产充公案确立了美国国内的横向违宪审查制度。
2.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违宪审查模式是复合审查模式。
3.狭义的宪法监督的范畴中,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宪法规定的特定机关。 4.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两者有内在联系,但作为一种制度,违宪审查也有别于宪法监督。
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宪法监督对象比违宪审查对象要宽泛。 5.依照宪法学界的通说,宪法监督的客体是法律行为。
6.事后审查是很多国家采用的宪法监督方式。它包括两种情况,其中起诉审查的种类中没有宪法控诉这项制度。
7.在美国,根据审查的事项不同,违宪审查可分为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 8.在世界范围内的宪政实践中,主要存在哪些比较固定的违宪审查的制度模式普通法院审
宪法学重点
第一章 宪法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国家司法考试)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2.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 )(国家司法考试)
A.1830年法国宪法 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 C.1889年日本宪法 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3.一般认为,近代意义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核心价值是( )。 A.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B.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确认国家的经济制度 4.系统阐述“分权学说”的学者是( )。 A.英国的洛克 B.法国的卢梭 C.法国的孟德斯鸠 D.中国的康有为 5.“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未保障的地方,就没有宪法。”此语出自( )。 A.美国:《独立宣言》 B.法国《人权宣言》 C.联合国《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笔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管理的国有小砖厂出售,小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 A.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B.市经济贸易局 C.市人民政府 D.区人民政府 2、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A.由该部门的本级政府决定
B.由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决定 C.由申请人自由选择
D.由本级政府与上一级主管部门协商决定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 )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A.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
4、某公司效益很好,许多外单位职工都想调入,纷纷找市劳动局说情。市劳动局未征得该公司的同意,强行将20名外单位职工调入该公司。该公司不服,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此案应如何处理?( )
A.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