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
“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版】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二《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觅渡,觅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瞿秋白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真我的精神。
3学习作者熟练运用对比、衬托,假设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瞿秋白的人物形象,领悟他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课前预习
1教师大屏幕展示生字生词,学生回答。 字音
瞿qú 翟zhái 焘tāo 濂lián 飨xiǎng 熠熠闪光yì 祠堂cí 装帧zhēn(帧,幅,指字画等) 孑(jié)然一身 孑然, <书>形容孤单 字形
深邃 李逵 润格 润笔 余暇 噩梦 2学生介绍作者。
3同学们对瞿秋白有哪些了解?
学生依据课前查阅资料回答(大屏幕展示各个时期瞿秋白照片) 二、课文讲析
1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身份: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的知识分子;画家、书法家、名医??
文中依据:
才华出众(第3段):可以成为金石学家、翻译家、文学家、 视死如归(第4段):谢绝劝降,为革命献身主意已决,从容
北京市高中语文现当代小说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 小团圆媳妇之死
一、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1.小说中老胡家的人物关系。
2.“小团圆媳妇”她为什么才12岁?
3.小团圆媳妇究竟得了什么病?
4.婆婆为什么要给自家儿媳当众用开水洗澡?
5.什么是跳大神,经常打鼓是怎么回事?
6.小团圆媳妇的辫子掉了是怎么回事?
二、词语解释。
1.老胡家既然有“大孙子媳妇”,为什么二孙子媳妇被称为“小团圆媳
妇”?
2.老胡家经常打鼓、跳大神是怎么回事?
三、聚焦“小团圆媳妇”——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者。
(一)
小团圆媳妇躺在炕上,黑忽忽的,笑呵呵的。我给她一个玻璃球,又
给她一片碗碟,她说这碗碟很好看,她拿在眼睛前照一照。她说这玻璃球也很好玩,她用手指甲弹着。她看一看她的婆婆不在旁边,她就起来了,她想要坐起来在炕上弹这玻璃球。
经人家指指点点的,我才看见了。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
她天天牵马到井边上去饮水,我看见她好几回,中间没有什么人介绍,她看看我就笑了,我看看她也笑了。我问她十几岁?她说:“十二岁。”
我说不对。
“你十四岁的,人家都说你十四岁。”
她说:“他们看我长得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小说选读错斩崔宁教案鲁人版选修
鲁人版高二《中国古代小说选读》《错斩崔宁》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话本的特点,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
体会宋元说话艺人特有的叙述技巧,体会作者与人物的语言特点,理解文章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本文揭露的封建官吏滥施刑罚、胡乱判案、草菅人命的罪恶 重点
小说曲折巧妙故事情节的把握 学法建议
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体会话本小说的叙述技巧,体会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靠情节来完成的特点。
文题背景
宋代的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说唐代传奇是知识分子的文学,那么话本则是地地道道的市民文学,多写市民人物,表现市井生活。
话本以爱憎分明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指责了昏官恶吏,对人民遭受的痛苦和迫害予以同情,话本开辟了中国小说的新纪元,鲁迅把话本的出现称作“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错斩崔宁》故事来源于民间,作者不详。最初被人编入明人编撰的《京本通俗小说》(即《宋人词话》)第十五卷。冯梦龙把它编入《醒世恒言》,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除个别字以外,内容大体相同。
积累整合 识记字音
乖蹇(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历程,简述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状况、代表作家及作品。 关键词: 简述 中国 当代 小说 发展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中国当代小说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当代小说可以划分为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小说(1949-1966)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结束,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民欢欣鼓舞,干劲冲天……这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建国初期的小说主要着力于艺术地再现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
革命斗争历史题材包括了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以及伸延到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长篇方面,反映解放战争的小说,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写西北战场沙家店等战役;吴强的《红日》,描写茉芜、孟良崮战役;曲波的《林海雪原》描写东北的一支抗敌小分队的传奇性抗匪斗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描写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白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项脊志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学习目轩1.体标本文笔墨清会而情意缠绵淡动 人写的作特色 。.2学习本善文从日常琐事中于选 富有特征的生活取细节来写抒感情的技 巧
。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项脊,轩书斋名,是个一有一只丈方见的 室斗。给书斋这取一个名样呢字据? 说有重双意:思是说一它窄小如在,脊颈之 间一是因作者;祖归远道隆在曾江太苏仓的 脊项住过,泾怀有追宗意义远。“”志即“”记是,代记古叙事物 、发感抒情的一文体。种
《故脊项志轩》又《作项轩记》,脊是归有光 情抒文散的表代作 也,一篇是借记物以叙事 抒的情文名散.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作有光归:字甫熙号,川震 明代昆,人山。 他幼自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 利不3,岁5中才举,后人 连续8考次进不第。于是士居迁嘉定安亭 江,在那里上讲二学十余年 他的学生。多,很他称“震 为川生”先到。6岁0中进士,才授县 职。令
由于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为官直正,不上级与 吏和官地豪方绅流同污合3年, 明后升实为降顺德通判,管专马政, 受委屈。颇由后大士高拱学保 荐南为京仆寺丞,留掌太阁内 敕房,制《修宗实录世,上任 一年后,病》故。
高二语文选修《项脊轩志》
在文学 ,上博览群
高二语文选修《学写现代诗》
《学写现代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
2.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用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抒写生活感悟。
3.通过诗歌欣赏与写作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对诗歌的欣赏、感悟、点评中领悟诗歌创作的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2.如何用优美的意境、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诗歌写作技法进行诗歌创作。 学情分析
1、诗歌离学生的生活存在较大距离,学生与诗歌存在隔膜; 2、学生对诗歌的表达形式存在神秘感,从心理上就远离了诗歌; 3、学生缺乏诗歌创作的训练,不能享受诗意表达的快乐; 4、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切入口,诗歌写作处在困境当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诗意融融的氛围。
烛光里的妈妈 毛阿敏
妈妈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2015年高中语文《唐打猎》知能优化演练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
2015年高中语文《唐打猎》知能优化演练 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
说选读》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 .知:主持,执掌 B.甫新婚而戕于虎 .
戕:音qiānɡ,残杀,杀害,文中指凶残地吃掉 C.乃遣吏持币往 .币:当时通行的钱币 D.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
哂:音shěn,讥笑(理解为“微笑”也可)
解析:选C。“币”,古时多指礼品、礼物,如丝织品、玉、毛皮、马等。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至?行且.A.?
?臣死且不避?.
?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B.??郑袖,外欺于张仪?故内惑于.?醒?汝呼之.C.?
?侧首让之?.
?毛帚扫之不瞬?其目以.?D.
?故以羊易之?.
解析:选A。且:①将要;②尚且。B项,都表被动。C项,它,代老虎。D项,都是介词,用。
3.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它们省略的成分、内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乃遣吏持币往
B.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C.大失望,姑命具食 D.乃厚赠遣之
解析:选B。“归”“行”前面都省略了主语,“归”前省略的主语是“吏”,“行”前省略的主语是“艺至精者二人”;A、C、D三句
中国现当代习题
1. 年9月, 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2.《新青年》杂志第1卷原名《 》。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和“拥护 (科学)。” 4. 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 》和 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5.在文学革命中, 提出的“八事”和陈独秀提出的“ ”,成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6.“学衡派”得名于1912年1月在 创刊的《 》杂志。 7.《甲寅》由章士钊主编,1914年创刊于 。 8.《 》和《 》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后以现实题材创作的两部小说集。 9.1912年1月成立于 的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0.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共同发起成立的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改革后的《 》。
11.以文学研究会为中心,以 、 、许地山、王统照、庐隐等为代表的“ ”,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小说流派。
12. 的小说,在题材上,教育界的生活占有很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考试重点
1左联: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的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它不是一个纯文学流派,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为对抗国民党文化围剿而成立的革命文学组织。出版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成立后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2普罗文学。1928年到1930年得文学革命,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心态。
3京派: 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朱光潜、沈从文、废名、萧乾等。主要阵地有《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文学杂志》。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政治意识淡化,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追求典雅、纯正的文学趣味,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4海派:指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出现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的文学流派,张资平、叶灵风等属于第一代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为第二代,张爱玲为第三代。
5社会剖析派小说:指30年代出现的以茅盾为代表的一批注重社会剖析的小说流派。他们以马克思注意科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并发展了五四“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强调对社会现
高二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高二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 借助联想和想象 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 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语: 一段春江 一处风月
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 一千多年过去了
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 等待我们的感知
如果你的微笑里有春江月夜的光华 有悠悠的白云
有游子思妇的幽怨缠绵......那么 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 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 你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 懂得从容 懂得感激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
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
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 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目标展示:播放课件 1、通过意象 借助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