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第一册教案
“数学必修第一册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数学必修第一册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学必修第一册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册教案
第1课 认识”我的电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Windows 98窗口,了解窗口的组成。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初步认识菜单命令。
(4)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导学生练习打开计算机,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师:这时我们发现桌面上打开了一个长方形区域,我们称这个长方形区域为窗口(板书课题:第2课 认识Windows 98窗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和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
1.窗口的组成
同学们,我们知道桌面上的长方形区域叫作窗口(出示幻灯片:教材中的窗口图片,无文字说明),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板书:窗口的组成) (教师演示讲解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窗口的第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里显示窗口的名称(幻灯片:出现文字说明“标题栏”)当前我们打开的是“我的电脑”窗口,所以标题栏里显示“我的电脑”字样;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单栏(幻灯片:出现文字说明“菜单栏”),菜单栏中列出了各种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栏(幻灯片:出现文字说明“工具栏”)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钮;最下面的是状态栏(幻灯片:出现文字说明“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窗
职高数学教案__第一册
科目:数学教案 (第一册)
1
初中知识复习(1-4)
第一节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重点:和(差)的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及应用,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试根法 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 乘法公式
引入:回顾初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从项的角度变化)那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呢?(a?b?c)?a?b?c?2ab?2bc?2ac (从指数的角度变化)看看和与差的立方公式是什么?如(a?b)??, 能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吗?(平方―――立方)
32222(a?b)3?(a?b)2(a?b)???a3?3a2b?3ab2?b3···················①
那(a?b)??呢,同理可推。那能否不重复推导,直接从①式看出结果?将(a?b)中的b换成-b即可。(?b?R)▲这种代换的思想很常用,但要清楚什么时候才可以代换
33(a?b)3?a3?3a2b?3ab2?b3············符号的记忆,和――差 从代换的角度看
问:能推导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吗?即( )( )=a?b
由①可知,a?b?(a?b)?(3ab?3ab)???(a?b)(a?ab?b)······
职高数学教案__第一册
科目:数学教案 (第一册)
1
初中知识复习(1-4)
第一节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重点:和(差)的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及应用,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试根法 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 乘法公式
引入:回顾初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从项的角度变化)那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呢?(a?b?c)?a?b?c?2ab?2bc?2ac (从指数的角度变化)看看和与差的立方公式是什么?如(a?b)??, 能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吗?(平方―――立方)
32222(a?b)3?(a?b)2(a?b)???a3?3a2b?3ab2?b3···················①
那(a?b)??呢,同理可推。那能否不重复推导,直接从①式看出结果?将(a?b)中的b换成-b即可。(?b?R)▲这种代换的思想很常用,但要清楚什么时候才可以代换
33(a?b)3?a3?3a2b?3ab2?b3············符号的记忆,和――差 从代换的角度看
问:能推导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吗?即( )( )=a?b
由①可知,a?b?(a?b)?(3ab?3ab)???(a?b)(a?ab?b)······
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仅供交流
必修上册知识点
1. 生物科学
概念: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
⑴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物质基础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结构基础 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人、动物、植物、真菌
⑵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结果:使生物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意义: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⑶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概念: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 判断条件:①存在外界刺激;②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
意义: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应激性是适应的基础) ⑷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多数生物:受精
第一册
第一册
第一单元 贝贝亮相
一、自己我介绍
二、儿歌 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三、 发音训练
a
单韵母
爸爸
喇叭
绕口令训练: 小华和胖娃
小华和胖娃, 两人种花又种瓜, 小华会种花不会种瓜, 胖娃会种瓜不会种花, 小华教胖娃种花, 胖娃教小华种瓜。
四、幼儿礼仪
(一)入校 离校
早入校 不迟到 见老师 先问好 小朋友 也问到 别家人 不忘掉 离校时 互道别 先老师 后同学
见爸妈 要问好 亲一亲 更乖巧
五、 故事表演
[懂礼貌的小兔]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鸟在树上叫着:“热呀,热呀!”美丽的小白兔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哼着歌,蹦蹦跳跳地上了桥。它要到对面去采蘑菇。
就在这时候,它看见对面的山羊伯伯也准备要过桥。小桥很窄,只能一个人过桥。小白兔看见了,停下脚步,大声说:“山羊伯伯您先过桥吧!”说完,它就从桥上退了下来。山羊伯伯戴着眼镜,拄着拐杖在桥上慢慢地走着。山羊
第一册生物教案 - 图文
高中生物教案
第一册
季 明 驻马店二高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的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识记)。 2.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B:识记)。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识记)。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四、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不论是非生物体还是生物体,它们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各种生物的原生质,现在已经查明了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提出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表,通过讨论、分析,回答思考题。
思考题:
1.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元素?
2.不同的生物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同种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含量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1.大量元素 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
中专语文第一册教案合集
一 创造宣言
陶行知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 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三,作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新课程一下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
一、生活中的数
1、杨喜燕
课题数铅笔第1 课时(设计者:杨喜燕)
课标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 、体会数位的意义。
3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生答)
师:到底有几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
(独立思考)--(小组操作)
汇报:共有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 ,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100"是个几位数?(初步了解数位)
2、数实物
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有几个小男孩?怎么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先想再数,数的时候不盲目.
教学过程
(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汇报交流数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新课程一下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
一、生活中的数
1、杨喜燕
课题数铅笔第1 课时(设计者:杨喜燕)
课标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 、体会数位的意义。
3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生答)
师:到底有几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
(独立思考)--(小组操作)
汇报:共有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
,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100"是个几位数?(初步了解数位)
2、数实物
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有几个小男孩?怎么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先想再数,数的时候不盲目.
教学过程
(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汇报交流数数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
课题:海底世界——数数
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3页
主备人:姚明刚2007 9 5
教案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案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b5E2RGbCAP 教案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p1EanqFDPw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DXDiTa9E3d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