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期中语文文言文资料
“九上期中语文文言文资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上期中语文文言文资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上期中语文文言文资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九上期中文言文练习 201511
九上期中文言文练习201511
一、2012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2-14题。
一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
选自《岳阳楼记》)
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朝晖夕阴 晖: (2)云归而岩穴暝 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2)佳木秀而繁阴 翻译: 14.阅读两个选段,回答问题。(3分)
(1)第①段中作者详细描写洞庭湖“胜状”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2)从第②段文字来看,作者“乐亦无穷”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2013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个选段,完成第12-1
九上期中文言文练习 201511
九上期中文言文练习201511
一、2012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2-14题。
一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
选自《岳阳楼记》)
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朝晖夕阴 晖: (2)云归而岩穴暝 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2)佳木秀而繁阴 翻译: 14.阅读两个选段,回答问题。(3分)
(1)第①段中作者详细描写洞庭湖“胜状”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2)从第②段文字来看,作者“乐亦无穷”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2013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个选段,完成第12-1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
小升初语文常考十篇短篇文言文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
语文版九上语文文言文复习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 整理制作
语文版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试卷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现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__________(2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中文言文考点大全
篇一: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总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1、贰
①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①没有(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精微 微言大义(成语) ⑤微服暗访:乔装
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鄙 (边 境 界 封 疆 藩篱 )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左右)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问候悦,死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3、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勿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4、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高考语文文言文临考突破13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临考突破13
(二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5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蒡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语文文言文《朝三暮四》
篇一: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朝三暮四》优秀教案(精品)
《朝三暮四》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
1.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2.文言字词积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寓言故事,体会其含义,明白其道理。
2.熟读短小的文言文,结合注释读懂其大意。
教学重点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
讲授法、指导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与课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朝三暮四》。
1.结合预习,讲一讲《朝三暮四》这则寓言故事。
2.了解庄子。
二、新课学习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词拼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说明“曰”“皆
2016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学案
姓名: 班级: 文言文断句导学
文言文断句方法
步骤: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规律一: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①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翻译: ②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 ③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