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现代文学史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 1. 理论指导

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胡适和陈独秀。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1917.1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1917.2

人的文学:用人道主义为主,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人的文学。 ⑴ 个人的文学,“生物本能”、“内面生活”

⑵ 人生的文学,主张“以普通的文学,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 二、五四文学思潮的论争

1. 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 1919年《新潮》 《新青年》VS《荆生》、《国故》 2. 与《甲寅》派的论争 1925年 《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

3. 与《学衡》派的论争 1922年1月 《学衡》派代表人物:胡先啸、梅光迪、吴宓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1. 文学研究会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 时间:1921年1月 地点:北京 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许地山、郑振铎等12人。

共同态度: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文学和游戏文学,被称为“为人生派”。

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特色,它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2. 创造社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 时间:1921.7 代表人物:郭沫若

现代文学史下册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本科现代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文学史(下册)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 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1、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和新时期

(1976~?)三个历史时期。

2、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

(1)意义: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只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确定了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3、 建国初的三次大的文艺批判运动:

(1) 关于电影《武训传》(编导:孙瑜)的讨论。 影响: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批判的文艺运动斗争的先河。

(2) 对《红楼梦研究》(俞平伯)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影响:由学术探讨扩大到政治问题,由古典文学研究扩大到社会意识

形态问题,由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意在清除所谓社会生活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

现代文学史下册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本科现代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文学史(下册)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 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1、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和新时期

(1976~?)三个历史时期。

2、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

(1)意义: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只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确定了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3、 建国初的三次大的文艺批判运动:

(1) 关于电影《武训传》(编导:孙瑜)的讨论。 影响: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批判的文艺运动斗争的先河。

(2) 对《红楼梦研究》(俞平伯)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影响:由学术探讨扩大到政治问题,由古典文学研究扩大到社会意识

形态问题,由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意在清除所谓社会生活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考核办法

考试大纲 现代部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100课时 学分:6学分

一、考试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识记内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新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 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林(纾)蔡(元培)之争 《学衡》派 《甲寅》派 易卜生主义 “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浅草—沉钟社 新月社 湖畔诗社 进化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思考题: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现代文学史 选择题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

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2、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 文学创作的开端。

3、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分别收入《呐喊》和《彷徨》。 4、鲁迅的《故事新编》一共有八篇分别是《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5、《野草》中的散文陆续发表在《语丝》上加上出版前写的《题辞》共24篇。 6、《朝花夕拾》共计l0篇写于l926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 l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7、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有王敬熙《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杨振声的《渔家》《贞女》叶绍钧的《春游》《这也是 一个人》俞平伯的《花匠》。

8、台湾新文学小说早期代表有追风的《她要往何处》无知的《神秘的自制岛》柳裳君的《犬羊祸》云萍生的《月下》。

9、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是追风的《她要往何处》。 10、叶绍钧是中国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 b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18年 D. 1921年 2.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b

A. 《京报副刊》 B. 《晨报副刊》 C. 《学灯》 D. 《新青年》 3.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a A. 春柳社 B. 民众戏剧社 C. 戏剧协社 D. 春阳社 4.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c

A. 1919年 B. 1920年 C. 1921年

现代文学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章 戏 剧

第一节 概述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 “文明戏”: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形式.辛亥革命前夕,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演新剧热潮。这时的新剧,人们称之为“文明戏”或“文明新戏”。文明戏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受日本新派剧和西欧话剧影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采用现代舞台装置。它没有完整的剧本,而以“幕表”作脚本,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话剧,但在演剧形式上已具备了现代话剧的雏形。 二)“文明戏”的特点:

1、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 2、形式上具有对传统剧的彻底否定。 二、“五四”初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洋式新剧和国剧运动的不同选择 一)《新青年》发动的旧剧评议

1、对传统旧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 ;

2、提倡写实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的社会功用。 二)译介外国戏剧理论和作品的热潮 1918年《新青年》“易卜生专号”: 翻译作品:罗家伦、胡适《傀儡家庭》《国民公敌》等。 理论文章:胡适《易卜生主义》 三、“五四”以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 一)“爱美剧”的提倡与戏剧团体的产生 ? 1、“爱美剧”的提倡

? “爱美的”(Amateur)是法语音译,意译为“业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现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与学习导引

绪 论

【教学目标】

理解“现代文学”这一概念;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性质;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主要历史阶段(历史分期)及中国现代文学在各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格局、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与阶段性特征。 难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质及其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 【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过程

从从属于新民主义革命到具备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建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般分期 1917—1927年 新文学的生长期 1927—1937年 新文学的发展期 1937—1949年 新文学的调整期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1.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2.坚持为人生的方向。 3.多样化的风格。 四、本课学习方法

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1917—1927年)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兴起及其历史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文学的背景

1

三、外国文学的逐渐引进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

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 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现代文学史 选择题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

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2、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 文学创作的开端。

3、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分别收入《呐喊》和《彷徨》。 4、鲁迅的《故事新编》一共有八篇分别是《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5、《野草》中的散文陆续发表在《语丝》上加上出版前写的《题辞》共24篇。 6、《朝花夕拾》共计l0篇写于l926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 l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7、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有王敬熙《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杨振声的《渔家》《贞女》叶绍钧的《春游》《这也是 一个人》俞平伯的《花匠》。

8、台湾新文学小说早期代表有追风的《她要往何处》无知的《神秘的自制岛》柳裳君的《犬羊祸》云萍生的《月下》。

9、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是追风的《她要往何处》。 10、叶绍钧是中国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考研书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名词解释

双簧戏:

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4、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

1、 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2、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3、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

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