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西南师大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西南师大版 (含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附加题单独20分)
题 一 号 得 分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附加题 总分
同学们,一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
1、照样子填数。
2、10个一是( ),2个十是( )。 3、先看图,再填空。
第 1 页 共 10 页
4、在○里填上“+”或“-”。
9○3=12 12○2=10 10○6=4 13○10=3 10○4=14 7○0=7
8○8=16 9○9=0 6○9=15 8○2=6 13○7=6 14○4=10
5、先找出规律,再填一填。
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每题5分)
1、小明折了9只纸飞机,比小军少折3只,小军折了几只纸飞机?
答:小军折了( )只纸飞机。 2、看图列算式。
第 2 页 共 10 页
3、一本故事书,我昨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附加题单独20分)
题 一 号 得 分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附加题 总分
同学们,一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
1、量一量,填一填。
1、用尺量数学课本的长约是( )厘米,量数学课本的宽约是( )厘米。 2、用尺量美术课本的长约是( )厘米,量美术课本的宽约是( )厘米。 3、走10步,大约走了( )米;蹦两下,大约蹦了( )米。
4、你自己的文具盒的长约是( )厘米,宽约是( )厘米,高约是( )厘米。 5、量一量爸爸或妈妈的肩宽( )厘米,腰围( )厘米。 2、想一想,填一填。
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3、10个一是( ),2个十是( )。
4、11个人排队,亮亮排在第8在它前面有( )人,在他后面有( )人。
第 1 页 共 9 页
5、18厘米+17厘米=( )厘米。
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
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小学三年级属第二学段,具
体到下册教材,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本期认识并会写常用汉字247个,能使用硬笔熟
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字典、词典。
(二)阅读 课内阅读:
1.读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2.理解: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3.标点符号: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4.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小学一年级数学-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捆小棒 精品
课题 《捆小棒》 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 课标内容 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位这个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本节课的学习对数的认识和对数位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1、 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2、 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操作法 演示法 小棒,计数器。 激趣引人新课 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着重理解一捆和一根的不同,都是1,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理解数位的概念。这里要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数位 的理解,同时培养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
2022-2022年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 统计》精选专
2018-2019年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 统计》精选专题试卷【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在一只高8cm,底面积9.42cm2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水,把这些水倒入高为24cm,底面积是6.28cm2的圆柱形容器内,需连续倒()次,才能把圆柱形容器装满.
A.2B.3C.6D.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利用圆柱容器的容积除以圆锥容器的容积,即可求出需要倒几次,由此利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
解:6.28×24÷(×9.42×8),
=6.28×24×3÷9.42÷8,
=6(次),
答:需要倒6次.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计算应用以及利用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2.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已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那么圆柱的底面积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
A.3:2B.1:1C.2:1D.1: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圆锥的体积是V,则圆柱的体积是2V,圆柱的高是h,则圆锥的高是3h,由此利用圆柱与圆锥的体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个别人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1 -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前后
小 学 精 品 学 案
前后
【教学目标】
1.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第几”,用序数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能过说出生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第几”,用序数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1.课件(赛跑,赛车)
2.根据情境,做5只小动物和4辆车的图片,能够在黑板上自由移动。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练习(做成卡片形式,学生答完之后直接粘贴在黑板上,为下面的学习环节做准备)
5+2 8-0 4+2 1+2 1+9 一、导入情景
师:同学们,教室里的座位有前有后;乘车时排队上车也有前有后;赛跑时有跑在前面的,也有落在后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前后的知识。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我一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前后
小 学 精 品 学 案
前后
【教学目标】
1.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第几”,用序数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能过说出生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第几”,用序数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在“赛跑”、“赛车”的具体情境中,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1.课件(赛跑,赛车)
2.根据情境,做5只小动物和4辆车的图片,能够在黑板上自由移动。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练习(做成卡片形式,学生答完之后直接粘贴在黑板上,为下面的学习环节做准备)
5+2 8-0 4+2 1+2 1+9 一、导入情景
师:同学们,教室里的座位有前有后;乘车时排队上车也有前有后;赛跑时有跑在前面的,也有落在后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前后的知识。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我一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3套 -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思维训练1
一、 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6 = 15, + 12 = 35 ,
= 12 — = 25 —
13套
= 8 , = 11 ,
=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一7=5 o+△=17 (2)☆+☆=12 ☆一△=6
△=( ) o=( ) ☆=( ) △=( ) (3)△一4=11 o+△=16 (4)☆+☆=24 ☆一△=6
△=( ) o=( ) ☆=( ) △=( ) (5)5+o=12 △+o=10 (6)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7)5+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说课
稿
一、把握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
2、教材地位:分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本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材通过一个信息窗“乱七八糟的房间”引出“怎样整理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4、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教学难点:学会将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6、教具准备:课件、学具袋(分别装图片、豆子)